同仁分享自己的治疗方案,而且是毫不保留的把自己的多年的经验拿出来,这种奉献,这种勇气是永远值得称赞值得鼓励的。当然,这种方案可能也存在一些瑕疵,最为大家诟病的就是大剂量超剂量用药,往往是招致一片围攻,其实这个问题未必不存在自己的身上,只不过是药物不同罢了。我在这方面也讲过一些不太理智的话,在这里对被我攻击的同仁说声对不起。
任何一种药物,药典都规定了它的使用剂量,治疗范围,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等,这是药物应用的指导性指标。我们在应用药物的时候,是否遵从了药典的规定?是不是必须遵从这些指标?要不要根据临床实际进行适当的调整?应该由谁来调整?有人头孢曲松用到四克,青霉素钠用到两千万单位,庆大霉素用到四十万单位-------疗效据说是很好,安全性也不错,至少应用的人还没发生医疗事件。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看?我们知道,在一定的范围内,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效是呈正相关的,安全性也是有保障的。如果超出了药典的规定,这种正相关是否还存在?安全性是否还能得到保障?是不是任何一种药物剂量和疗效都呈正相关?药物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我们该如何取舍?药物的近期治疗作用和远期毒副作用该如何选择?面对患者对药物疗效的不切实际的期望,面对患者对药物剂量不断加大的诉求,我们该怎么办?在医患关系越来越恶略的今天,在生存空间也来越狭窄的当下,我们是墨守成规遵从药典的规定,还是追求疗效任意扩大药物的使用剂量?这是一些应该引起我们深思的问题。
讲一个我临床遇到的真实病例。记得刚从医的时候,遇到一位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患者,应用了头孢菌素和双黄连注射液的组合,九几年双黄连的使用说明书也没有现在这么详尽,加之自己盲目的相信中药的安全性,双黄连的剂量加大到三十毫升,结果输了十几分钟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呼吸急促,喘憋,我急忙进行了抗过敏治疗,急送医院,在车上一面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一面安慰患者家属,其实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快到医院时,患者症状缓解了。我的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在医院观察了一夜,患者病情稳定后出院。这是我的惨痛教训,如果那位患者挂了,我的医学生涯也就早早的夭折了,而对患者来讲那将是更加惨痛的结果。那次事件之后,我不再相信中药是安全的,也不再敢任意加大药物的剂量。
作为一位基层医务工作者,希望我们在应用药物的时候,都要把“对因,疗效,疗程”作为指导原则。対因是根本,有是病则用是药,疗效是依据,疗程是疾病痊愈的保障,三者缺一不可。我们是医生,医的是人,人才是我们医疗行为的根本,一切都要以人为本。规范应该牢记我们心中,超规范用药的医疗风险对我们来说是不可预测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规范就是我们的盾,失去了盾的保护,我们就成了众矢之的。
切记,不要让自己一生的功绩毁于一次不应有的医疗事件!
|
|
|
|
|
共 1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5-3-29 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