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宋代翰林医官王惟一制造了针灸铜人后,"针入水出"成了针灸基本功。表面上看确实无可非议,找准穴位没有错呀。可在我看来,这恰恰是针灸没落的开端,因为活生生的穴位在他们手里全变成死的东西了。
人是活的,患病的人当然也是活的,可你治病时却找死穴位,这对吗?
我们都知道“不能执死方治活人”,可“守死穴治活人”不也是“五十步笑一百步”吗?
这就像打靶一样,明明是活动靶,你却“以不变应万变”,你能应得过来吗?哪怕你第一枪是十环,只要靶在动,你的枪不动,后面你只能枪枪落空或射中率明显下降。
穴位在我的眼里绝对不是一个死的、固定了的点,而是具有生命力的、充满灵性的、能给病患带来健康和快乐的点(区)。真正有效的穴位应该是随病人病的变化而变,具有四维特性的治疗点(区)。
其实真正明白了“病穴相应”理论的人是不难理解“穴位”的。明白了“病穴相应”的理论,也就知道不存在所谓的“正经”或“奇经”之说;同样,也不存在所谓的“正穴”或“奇穴”之别。我不同意那种认为奇穴仅仅是对正穴的补充一说,我的理解是:奇穴恰恰是对所谓正穴的突破。更确切地讲本就不应该有正穴与奇穴之分!
我曾经多次说过“学习和临床应用针灸的三个层次: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不同的人,理解就不同。换句话说:看穴位是穴位;看穴位不是穴位;看穴位还是穴位。请仔细品一品,千万别以为我是在玩文字游戏。
当医生在给人治病时,你若把穴位看成是一个固定了的、死的点时,由于病人是活的,病也是随时、随你的治疗而变化的,也就是活的,那你就有可能永远找不准这个特效治疗点(区),治病时自然就会束手无策,治好治不好都是稀里糊涂的。
反之,若你能遵循“病穴相应”的理论,把穴位看成是活的,并且你能按我所述的方法去做的话,那你一定能找到、找对、找准那个特效治疗点(区)。
病变,你的治疗点(区)也变,且你能找到它变化的规律,那么这个所谓活的点(区),最后不仅没有让你一筹莫展,反而成了一个相对固定了的、很容易找到的治疗点(区),治病的疗效就会提高很多。这个特效治疗点(区)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穴位。
当你把它(穴位)看成是“死的或称之为固定的点”时,在治病过程中它就一定是“活”的,你就无法或难以把握它;反之你把它看成是”活的“,并能知道它的活动规律的话,则在治病过程中,它是可把握的,也就是“死的或固定的”点或区。这也就是《黄帝内经》中为何要反复强调揣穴的道理所在。
认识上的差别就这么一点点,但治病的疗效却会相差甚远,这是针灸的秘诀之一。
就“病穴相应”这一理论而言,其最基本的内容应包含以下几点:
1)人身无处是穴、人身处处是穴;
2)无病无穴反应,有病就一定能找到所对应的穴;
3)病变穴移;
4)病愈穴消;
5)“以骨为准,以痛为腧”
6)病性定穴性,穴性呈病性
当然病穴相应的内涵和外延远比这几点丰富得多!
要真正理解“以骨为准,以痛为腧” (我这里所指的“痛”不仅仅单指压痛,还应包括肤色变化、条索、结节甚至包括特殊情况下的钙化点等各类反应点,是广义的痛,并且一般来说这里所指的”痛“主要也不是指病灶处的痛)。
在长期的教学和临床实践中我发现很多人学习或者从事了一辈子针灸,却始终处在死记穴位的极为尴尬境地,遇到疑难杂症不知从何下手,且临床疗效不尽如人意。
我们从一个病案来看看“病穴相应”理论的威力:
病人是一位老太太,一天她牵着她家的小狗在溜达,忽遇一条大狗扑来,老太太跌倒后左边腘窝即有一个大的肿块。
老太太先后找多伦多的几个中医看过,针灸、膏药均用过,但效不佳,疼痛和肿块改善不大。
她儿子陪她找我治疗时,我就在其右肘处按“病穴相应”的理论方法摸到了一个很小的类似于肿块的东西,并扎了一针(刃针,透过这个小肿块刺到骨膜),当时病人就说腘窝处不疼了(但她很奇怪我为什么没有像别的医生那样扎她的膝盖或腿)。第二天,左边腘窝处的那个肿块基本消除了。自此,老太太成了我的粉丝,并介绍了不少病人给我。
从这个病案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的启示,在临床上我特别会注意病灶点(区)与对应治疗点(区)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病穴相应”的关系)。
在这里我们不仅仅要注意根据“阴阳、相对、平衡、反应”的空间找点原则,还应该特别注意“病”与反应点在其性质上的关系问题。比如,病灶是一个肿块的话,一般对应治疗点也会是一个肿块(但往往要比病灶处的肿块小很多)。那么我们在对应治疗点扎针的话,就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因此,穴位不仅仅是灵活的,而且是可以掌握的,临床的疗效也会得到提高。
一旦理解了“病穴相应“的理论,不仅仅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提高,对一些针灸理论和观点的理解也会清晰很多,比如大家所熟知的”阿是穴“问题。
1)阿是穴的定义和由来
一般教材里是这样定义阿是穴的:阿是穴,穴位分类名,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它们是既无具体名称(所有的穴点都称阿是穴),又无固定位置(无论何处的穴点均称阿是),主治功用也不十分明确。
大家可以看出教材基本上把阿是穴定义为“三无产品”----无具体名称、无固定位置、无明确主治功能。对此,我唯有感慨万千:本是人身之特效穴,埋没千百年,旷世之奇冤。
就阿是穴的由来,教材通常有两个讲法:
相传在古时有中医为病人治病,但一直不得其法。有一次无意中按到病者某处,病者的痛症得到舒缓。医者於是在该处周围摸索,病者呼喊“啊... 是这里,是这里了。”医者加以针灸,果然使病情转好。於是把这一个特别的穴位命名为“阿是穴”。
根据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里提及:“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 即得便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借验,故云阿是穴也。”也就是说,用针之时未必一定要扎在穴位上。若有效的话,扎在合适的地方,如果能够达到效果的话就可以。这些特殊的痛点就称之为“阿是穴”。
很明显,这里把“阿是穴”剔除出了所谓正统的穴位。
2)“反阿是穴”论点的提出
近些年来,有学者提出了“反阿是穴”的论点,并据此撰写了《反阿是穴疗法》一书。
我无意在这里进一步展开对“反阿是穴”论点的讨论,因为在我看来,其实所谓的“反阿是穴”本质上就是“阿是穴”的一种特殊情况。
3)我对阿是穴的认识
依照“病穴相应”的理论,其实所谓的“阿是穴”就是穴位的一种,并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针对具体疾病的特效穴!把这一类真正能治疗疾病的特效穴无辜剔除出穴位大家庭是毫无道理的,也是十分不公平的。
网球肘难治吗?有些难,可你试过在其对侧的膝盖附近找到所谓的“阿是穴”吗?一旦你找对了,你还会说难治吗?
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病穴相应“的理论,我再举一个治疗足跟痛的例子。
足跟痛是一种常见病,通常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
在中医众多治疗足跟痛的方法中,以针灸治疗简单、快捷、效佳。其中扎对侧大陵穴在临床上被反复验证为一种较好的方法,有些港台的针灸书则让人扎手掌的某点(见下图左边图中所圈的点)。
就扎大陵穴而言,国内的书籍或教学中有人知道是扎对侧的大陵穴,有人不知道,干脆两个都扎。疗效确实是有的,但为什么不稳定?常常时好时坏。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患者足跟痛的具体部位有时是不相同的,仅仅死守扎大陵穴就一定能取得好疗效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故在治疗足跟痛时,穴位一定要随着病灶位的不同而调整,不能死守大陵穴。否则有时效果很显著,有时则令人失望。但若你了解和掌握了“病穴相应”的原理后,你就会很明确地根据病灶点找到具体的对应治疗点(穴位)。这个治疗点(区)可能正好是在大陵穴的位置上,也可能在其前后左右,但你心中十分有底!
具体方法是(请参照上图中右边的照片):
1)按左脚足跟疼找右手;右脚足跟疼找左手的原则找点;
2)找到足跟疼的地方,按足大脚趾对应手大姆指,足小脚趾对应手小指确定左右点,按整个足跟对应那三角的高来确定上下点;
3)用酒精棉擦拭,看红点或红块(就我的临床经验来说,有些病人无法擦出很明显的反应点);
4)或找压痛点;
5)或找条索或结节(因有些有压痛,有些并无压痛)。
找到了这个具体的对应治疗点(区)后,进针并让患者跺脚,一、二分钟后皆能获良效。
对于不会扎针的人来说,患者自己或让人用手指(或小木槌)按压对侧手腕处的反应点(穴位)并用疼痛的足跟跺地若干下(莫惧),也同样可以治疗足跟痛。
因此,足跟疼也罢,肩关节周围炎也罢,颈椎病也罢,其实都不难治!
只要大家理解了“病穴相应”的理论,就一定能找到真正有些的治疗点(区),也就是治疗这个病的特效穴位。
有关穴位的问题大家可以进一步思考下列几点:
1)正常情况下,按"八字治疗法”的“阴阳、相对、平衡、反应”之原则,你可以找到病的对应治疗点(区);
2)特殊情况下,你可能在”八字治疗法“所说的对应区找不到反应点,这是为什么呢?按"病穴相应”的法则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呀!但我们若真正了解了"病穴相应“的法则及“八字治疗法”的精髓,则不难理解这事。
通道!!!
想一想,万一通道不通的话,你怎么可以想当然地在那个地方找到你想看到的反应点?或进一步,你再想想那反应点是怎么产生的?
3)那个你想看到的反应点你没看到,但你若仔细再检查的话,你会发现病人身上别处是有反应点的!
4)我治疗过一些癌症病人,若去直接找对应区的反应点,有些病人会让人失望的!因为没有反应点!但若仔细再检查,会发现病人身上别的地方有反应点,有的病人还有蜘蛛痣!
5)一般来说,只要还能在对应区内找到反应点,这病相对不难治。否则的话,一定要多动脑筋,要多花时间先把病人身上的那些点分批处理一下,再进行下一步的治疗为好。
本文为北美中华国医学院院长杜建华先生的投稿,由中医书友会首发 |
|
|
|
|
共 3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5-6-12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