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374

脐疗配药大全

张岩 于 2015-8-27 21:46 发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7 21: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敷脐疗法简称“脐疗”,是将药物放在脐中(神阙穴),上面用胶布或纱布等覆盖固定,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说明

1.根据病情选定方药。

2.将选定的药物研细末,或作散剂用,或用调和剂调匀作膏剂用。如为新鲜湿润药物,可直接捣如泥,作膏剂用。

3.将患者脐部洗净擦干,然后将配制好的药粉或药膏置入脐中,然后用脐布或纱布垫敷盖固定。

4.根据病情,或l-2天换药二次,或3-5天换药1次。

举例:取食盐适量炒热,用棉布包裹,敷脐,并轻缓揉动,对小孩及妇女腹痛有非常明显的疗效。

禁忌证

本法无绝对禁忌证,但敷脐的药物一定要与疾病相符合。

注意事项

1.明确疾病,辨证施治,正确选用和配制敷脐药物。

2.敷脐后如局部有皮疹痒痛,应暂停3-5天;如出现局部溃疡,应停止敷脐,改用其他疗法。

3.敷脐疗法主要靠局部吸收产生治疗作用,治疗效果较慢,对于一些全身性疾病如免疫疾病的调节则更慢, 需治疗一段方可产生治疗效果,早期更换治疗方案是不科学的。

4.此法对有些病收效较慢,可配合药物内服、针灸、推拿等疗法同时治疗,以提高疗效。
脐疗
细菌性痢疾
1方
[药物]苦参8克
[制法]烘干,研为细末,用温开水调成糊状或制成饼。
[用法]敷脐上,盖以纱布,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

2方
[药物]大蒜适量
[制法]捣烂成泥状。
[用法]治泄泻暴痢或小儿下痢,贴脐上,或贴两足心。

3方
[药物]艾绒适量
[制法]制成艾柱。
[用法]灸脐中稍稍二三百壮,治一切痢。

4方
[药物]吴茱萸适量
[制法]研末。
[用法]敷脐,治寒痢。

急性肠炎
1方
[药物]伤湿止痛膏
[制法]剪成1.5×1.5(厘米)大。
[用法]将选穴处皮肤以酒精洗净擦干后贴上药膏。贴穴:神阙、天枢、气海、大肠俞、足三里,合并急性胃炎可加贴中脘,药膏保留两天以后取掉。皮肤对药膏过敏者不宜用。

2方
[药物]葱白、生姜、食盐各适量
[制法]切碎或捣烂,炒热。
[用法]敷脐。用于急性胃肠炎。

内科病症
感冒
1方
[药物]葱白30克,生姜30克,食盐6克,白酒适量。
[制法]共捣烂如泥
[用法]纱布包敷脐上,热水袋熨之至汗出。时间不少于30分钟。用于风寒感冒。再盖被子,喝热水,取微汗。

2方
[药物]桑菊感冒片或银翘解毒片适量
[制法]研细末,水调或姜汁调膏。
[用法]敷脐,胶布固定。用于风热感冒。

3方
[药物]葱白30克,连翘15克
[制法]共捣烂。
[用法]用纱布包好敷脐上,等到将要出汗时,急喝白开水一杯,以加速出汗。用于风热感冒。

中暑
1方
[药物]仁丹15克
[制法]研粉,温水调糊。
[用法]填脐内,外用胶布固定。用于中暑。

2方
[药物]食盐、艾绒各适量
[制法]食盐研细末,艾绒做成艾柱。
[用法]将食盐填满脐部,上置艾柱灸之。用于中暑汗出脉绝者,在急救时应用。

支气管炎
1方
[药物]防风、黄芪、肉桂各等分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神阙穴,趁湿撒药粉0.5克于穴位上,外贴胶布44(厘米)固定,胶布过敏者改用面纱外贴,绷带固定。每隔3天换药1次,5~7次为一疗程,可连续用2~4疗程。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的预防和治疗,孕妇慎用。

2方
[药物]五倍子、五味子或米壳适量。
[制法]蜜或生姜汁调糁膏。
[用法]贴脐,用于久嗽不止。

支气管哮喘
1方(拔火罐法)
[用法]于脐部拔火罐,每次10~30分钟,以脐部轻度充血为度,1~3天1次。

2方
[药物]麻黄、杏仁、甘草各等分葱白头3根
[制法]前3味药碾成细末,同葱白头共捣烂如泥。
[用法]敷贴脐孔,盖上不透水的油纸或塑料薄膜,胶布固定,半天取下,下午再敷,1天2次。用于因风寒、饮食等外因引起的哮喘。

肺炎
1方
[药物]葱白、艾叶各6克
[用法]共捣烂,包脐眼。另取一份,在虎口上刺出微血后将药包上,烧退即去药。用于小儿肺炎。

2方
[药物]白毛夏枯草、青蒿各31克
[制法]共捣烂。
[用法]包脐眼,热退后去药。用于小儿肺炎。

呕吐
1方
[药物]吴茱萸适量
[制法]烘干,研为细末,用醋调成膏。
[用法]敷神阙穴。

2方
[药物]大黄、丁香、甘草各等分
[制法]混合粉碎为末,过筛,撒布于一张黑膏药中间。
[用法]敷神阙穴,1日1换。用于胃中有热,食后即呕吐者。

3方
[药物]生姜、半夏各适量
[制法]半夏研细末,与生姜共捣烂,或半夏末用生姜汁调成膏。
[用法]敷脐。用于寒性呕吐。

4方
[药物]吴萸、姜半夏各30克
[用法]研末,每用适量,姜汁调膏贴脐,胶布固定,1日1换。尤宜内耳眩晕引起的呕吐。

呃逆(膈肌痉挛)(三味止呃散)
[药物]芒硝、朱砂、胡椒各适量
[制法]共研细末,分装备用。
[用法]外敷于肚脐。

胃痛
1方
[药物]艾叶适量
[制法]揉碎成艾绒,连同碎末,用酒炒热。
[用法]纱布包裹,敷神阙穴,直至痛缓为止(外加暖水袋熨之更妙)。用于胃痛偏寒者。

2方
[药物]仙人掌适量
[制法]去刺捣烂,纱布包裹。
用法]敷神阙穴,胶布固定。适用于热性胃痛。
胃下垂
1方
[药物]蓖麻仁10克,五倍子5克
[制法]共捣烂如泥状。
[用法]敷神阙穴,纱布包裹,每天早、中、晚各热熨1次,每四天换药1次。孕妇和吐血者忌用。

2方(艾灸神阙法)
[药物]艾条1支,生姜1片
[制法]将生姜片上插数孔。
[用法] 用艾条悬起灸之。每日1次,每次30分钟。最好与每天上午9时左右灸之。

鼓胀
1方(葱白合剂)
[药物]新鲜葱白10根,芒硝10克。
[制法]共捣成泥。
[用法]敷神阙穴,上盖塑料薄膜及纱布,用橡皮膏固定。1日1次。敷药前宜先用酒精棉球擦净脐部污垢,,以利药物吸收;
天冷时宜将葱白合剂加温后再敷。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腹水。

2方
[药物]吴茱萸15克
[制法]研末,炒热。
[用法]敷肚脐。

3方
[药物]芒硝60克,大葱120克(连根带叶用,不可用水洗)
[制法]共捣烂如泥状,用纱布包好,放锅内慢火烘热。
[用法]敷于脐下将肚脐盖住,再温熨上面觉腹内气转动为度。用后鼓胀松,腹痛止,大小便通利为有效,如未见效,可继续用。用于腹胀如鼓,内有积水,大小便不通。

4方
[药物]皮硝60克,肉桂6克
[制法]肉桂研成粉,与皮硝和匀。
[用法]敷脐。对减少肝硬化腹水有一定效果。

腹痛
1方
[药物]荜菝
[制法]研细末,酒水各半煎干,搓成饼数个。
[用法]外敷神阙穴。用于虚寒性腹痛。

2方
[药物]白芷60克,小麦面15克
[制法]白芷研为细末,过筛;和白面调均匀,用醋调成膏,纱布包裹。
[用法]敷神阙穴。用于绕脐腹绞痛。

3方
[药物]艾绒、生食盐各适量
[制法]把艾绒与食盐炒透热。
[用法]填满脐眼,外加纱布包扎固定,每日2次。一切风寒所致的腹中冷疼等症。

4方
[药物]风油精
[用法]将风油精数滴滴入肚脐眼,外用伤湿止痛膏或胶布固定。用于受凉饮冷引起的寒性腹痛及胃痛,效果极佳。

腹胀
1方(厚积散)
[药物]厚朴、枳壳各1克
[制法]研为细末(或用姜汁、黄酒调)
[用法]敷脐,每周换药1次。用于各种腹胀。

[备注]肝胃不和者加香附0.5克,脾胃虚寒者加用生姜汁调膏;寒邪腹胀加用生姜汁、葱汁调膏;郁证腹胀加柴胡0.5克;痰饮腹胀加香附、半夏、茯苓各0.5克,生姜汁调膏。
2方
[药物]芒硝10~20克,小茴香1.5~3克
[制法]共研为细末,过筛,纱布包裹。
[用法]敷神阙穴,胶布固定。待大肠通便,腹胀即减或消失。

3方
[药物]枳实30克,厚朴30克,生大黄10克,芒硝10克,冰片10克
[制法]研细末
[用法]姜汁或酒调膏贴脐。另:蒸脐法、脐疗袋。
腹泻
1方(伤湿止痛膏贴脐法)
[药物]伤湿止痛膏1贴(或用麝香虎骨膏)
[用法]贴脐部,12~24小时更换1次。用于腹泻。

2方
[药物]白胡椒5克,五倍子10克。
[用法]研末,白酒或姜汁调膏,二日一换。

3方(久泻膏)
生黄芪、炒白术、补骨脂、五倍子、乌梅肉各30克,木香、黄连、肉桂、米壳、冰片各10克。
[用法]研末,姜汁调膏贴脐。用于慢性腹泻(过敏性结肠炎属脾虚者尤宜)。

4方(针脐中四边穴法)
[用法]脐中四边穴即脐之上下左右各开1寸处,共4穴,患者平卧,选用28号或30号针,以四穴上下左右为序进针,成人一般针3~5分深,小儿针2~3分深,不留针。急性泄泻每日针1次,慢性泄泻隔日1次。

5方(肾泻散)
[药物]吴茱萸、补骨脂、五味子、生硫磺各30克,带根须葱白10根
[制法]葱白切碎,余药共为粗末。
[用法]将上药放铁锅内,加黄酒适量,纱布包裹,热熨神阙穴,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1剂药可用3天。
用于五更泻属脾肾阳虚者。

便秘
1方
[药物]肉苁蓉适量
[制法]制成粗末,炒热,布包。
[用法]敷脐。用于虚秘。

2方
[药物]杏仁 葱白 盐各适量
[制法]研成膏状。
[用法]涂脐上,并涂手心。用于大便不通。

3方
[药物]芒硝60克,川大黄30克,枳实20克,厚朴20克,牙皂角20克,冰片10克
[制法]研细末。
[用法]A.蜜调膏贴脐,胶布固定,二日一换。B.蒸脐法(熏脐法),每周1~2次。C.制成脐疗袋,1~2个月换药1次。

4方
[药物]大戟3克,大枣3~5个
[制法]大戟研为细末,大枣煮熟,去皮核,共捣成膏,纱布包裹。
[用法]敷神阙穴,外用胶布固定。用于冷秘。

5方
[药物]皮硝6克,皂角1.5克
[制法] 将皮硝用水化开,入皂角碎末共捣烂成饼状。
[用法]敷脐。用于热秘。

黄疸
1方
[药物]砂仁30克,白糖50克,明矾10克,鲫鱼1条
[制法]共捣烂成泥状。
[用法]敷神阙穴,并敷至阳穴。

2方
[药物]干姜 白芥子各适量
[制法]共研细末
[用法]敷脐,以口中有辣味去之。用于阴黄。

脾肿大
1方(皮巴膏)
[药物]皮硝6克,生栀子、巴豆、杏仁 葱根各7个,独头蒜1个,白面1撮,白酒1盅
[制法]共捣烂,调匀,加酵母适量,涂纱布上。
[用法]敷脐中,固定,1昼夜取下,1周后再敷。一般敷3~5次。

水肿
1方
[药物]大蒜适量
[制法]捣烂。
[用法]敷脐部则消。用于下焦水气。

2方
[药物]甘遂、甘草各31克
[制法]将甘遂研末,水调。
[用法]涂脐部。另用甘草水煎服,每日一剂。用于水肿。

3方(理中散加味)
[药物]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硫黄 白矾各等分
[制法]烘干,研为细末,过筛;取药粉适量,开水调成膏,纱布包裹。
[用法]敷神阙穴,再覆盖塑料薄膜、纱布,胶布固定。适用于皮肾阳虚型水肿。

大小便不通
1方
[药物]葱白适量
[制法]和饭,捣成饼状。
[用法]敷于脐中。用于大小便不通。

2方
[药物]食盐适量
[制法]放锅内炒热,分装在两个布袋内。
[用法]轮换敷脐部,冷则再炒再熨,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连熨2~3日。用于大小便不通。

癃闭(尿潴留)
1方(古通关法)
[药物]白矾、食盐各5克。
[制法]研末。
[用法]先用牛皮纸圈成筒状(高3~5cm),放肚脐上,将药填入,用冷水滴入药中,觉冷透腹内,小便即通。

2方
[药物]麝香1克,葱白10根。
[制法]将葱白切碎捣烂如泥状。
[用法]先将麝香放脐内,再敷上葱白,再加艾灸或热敷效果更好。

3方
[药物]鲜青蒿250克
[制法]捣烂(注意勿让汁水流掉)。
[用法]旋即敷于脐部,外盖25*30cm薄膜,胶布固定,一般多在1小时内排尿。

4方
[药物]肉桂、车前子各适量
[制法]共为细末。
[用法]敷脐中。用于小便不通属寒者。

5方
[药物]大蒜1枚,山栀8个
[制法]共捣烂。
[用法]敷脐上。用于外伤后尿潴留。

6方
[药物]葱白半斤
[制法]切碎,炒热,布包。
[用法]熨脐部。用于产后或妊娠合并尿潴留者。

肾炎
1方
[药物]生姜2片,大蒜3瓣,青葱3支
[制法]同捣烂,温热。
[用法]敷脐上,1昼夜敷3次。用于肾炎,可使小便通畅。

2方
[药物]甘草 甘遂各等分
[制法]研细末,用凡士林调匀。
[用法]贴于肚脐上。用于慢性肾炎,可利水消肿。

尿路感染
1方
[药物]葱白(带须,去土,勿洗)5根,萹蓄3克,大黄2克,木通2克,瞿麦6克
[制法]共捣烂如膏,备用。
[用法]取药膏如枣大一块,放于脐上,上盖纱布,再用胶布固定,1日1换。用于尿路感染。

2方
[药物]白酒、明矾各适量
[制法]选透明的明矾1块,放在酒杯里研磨5分钟。
[用法]用时以手指蘸矾酒,在患者脐部研约15分钟,用于尿道炎小便不利,使用30多年有效。

泌尿系结石
1方
[药物]大葱白1斤,食盐少许
[制法]混合捣融,纱布包裹。
[用法]敷神阙穴,并敷小肠俞、膀胱俞穴。

2方
[药物]滑石、硝石、生乳香、琥珀、小茴香各30克,冰片15克
[制法]共研细末,瓶储备用。
[用法]每用3克,温开水调成稠膏状,外敷脐部,麝香壮骨膏固定,上加艾条悬灸30分钟,每日1次,2天换药1次。

淋证
1方(隔盐灸脐法)
[用法] 以细盐填脐中,以艾柱或艾条灸之。

2方
[药物]独蒜1枚,山栀子7枚,盐少许
[制法]3物共捣如泥。
[用法]贴脐上。用于血淋。

小便频数
1方
[药物]肉桂6克,丁香6克
[制法]共研细末,用黄酒调为糊状。
[用法]贴脐部,每日换药1次。用于寒性小便频数。

2方
[药物]益智仁、炮姜、炙甘草、肉桂各30克
[制法]共研细末,贮瓶内备用。
[用法]每用5克,加葱白(带根须)1段,共捣成饼状,敷脐部,上用热水袋热敷30~60分钟,24小时换药1次。用于小便频数。

小便失禁
1方
[药物]附子、干姜、赤石脂各适量
[制法]共研细末,调成膏状。
[用法]涂贴脐部。用于膀胱虚,小便不禁。

2方
[药物]五味子、枳壳、肉桂、附子各30克
[制法]研细末,瓶贮备用。
[用法]每用3克,津唾调膏,敷脐,麝香壮骨膏固定,上加艾条悬灸30分钟,每日1次,24~48小时换药1次。用于小便失禁。

遗尿
1方(艾柱灸神阙法)
[用法]先用凡士林涂脐中,再用麻纸盖于穴上,纸中央(即穴中央)放二分后的小颗粒青盐,然后用压舌板压平放置大艾柱灸之(艾柱下阔3~5公分,高5分,呈圆锥形)。

2方
[药物]五倍子适量
[制法]研为细末,用开水调成膏。
[用法]敷神阙穴。

3方
[药物]煅龙骨适量
[制法]研为细末,醋调成膏。
[用法]敷脐。
遗精
1方(龙倍散)
[药物]煅龙骨、五倍子各适量
[制法]共研为细末。
[用法]取适量药末水调涂满脐眼,上面加肤疾宁膏覆盖,2天换药1次。适用于无梦遗精。

2方
[药物]五倍子10克,白芷5克
[制法]共烘脆研为极细粉末,用醋及水各等分调成面团状。
[用法]临睡前敷肚脐,外用消毒纱布盖以橡皮膏固定,1日1换,连敷3-5日。用于遗精。

阳痿
1方
[药物]小茴香、炮姜各5克
[制法]研末,加食盐少许,用少许人乳汁(或用蜂蜜或鸡血代)调和。
[用法]敷肚脐,外用胶布贴紧,5~7天换药1次。

2方(按揉肚脐法)
[用法]取仰卧位,临睡前让患者用食指按压肚脐5分钟,每晚1次,1个月为1疗程。

3方
[药物]白蒺藜30克、细辛30克、生硫磺30克、吴茱萸15克、穿山甲10克、制马钱子10克、冰片5克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每用3克津调敷脐,并敷曲骨穴,胶布固定,2日1换,上用热水袋熨之。

早泄
1方(蜂白散)
[药物]露蜂房、白芷各10克
[制法]烘干发脆,共研细末,醋调成面团状。
[用法]临睡前敷肚脐上,外用纱布盖上,橡皮膏固定,1~2日1次,连续3~5次。

2方(振阳散)
[药物]人参60 克,鹿茸60克,当归300克,巴戟天600克,附子600克,肉桂600克,公丁香300克,仙灵脾600克 肉苁蓉600克,娱蚣150克,麝香14克
[制法]先将磨香研末分放待用,再将余药混合研末备用。
[用法]操作时嘱患者仰卧位,脐部神阙穴用75%酒精常规消毒后,以温开水调面粉成面圈状(周长12cm,直径3cm),将面圈绕脐1周,后将麝香末约0.02克纳人脐中,再取上药末填满脐孔(5-8克),用艾炷(艾炷底盘直径与面圈内径相同,约1.2 cm,高约1.5cm)施灸20壮。每次艾灸2小时,灸后胶布固封脐中药末2天。3天治疗1次,30天(10次)为一疗程。

腰痛
1方(隔姜灸脐法)
[用法]于神阙穴上,放一穿孔的鲜姜片,然后放置黄豆大小艾柱灸之,连续50~90壮,隔日1次。用于急性腰痛。

2方
[药物]生姜500克(捣取汁),水胶30克
[制法]共煎成膏,厚纸摊。
[用法]贴脐眼,甚效。

高血压病
1方脐疗粉)
[药物]吴茱萸 川芎各等分
[制法]混合研为细面,密贮备用。
[用法]将神阙穴用酒精棉球擦干净,取药粉5~10克纳入脐中,上盖用麝香壮骨膏固定,3天换敷1次,1月为1疗程。

自汗、盗汗
1方
[药物]五倍子适量
[制法]研为细末,或用水调成膏状。
[用法]敷脐中,1次用药2~5克,1~2日一换。用于自汗、盗汗。

2方
[药物]五倍子2份,五味子1份
[制法]共研细末
[用法]取末10克,温开水调成小饼状,外敷脐窝部,用布包好固定,连敷3~4次。用于虚汗症。

3方
[药物]煅龙牡、五倍子各10克,朱砂2克
[用法]研末,醋调贴脐。

痹症
1方(隔盐灸脐法)
[用法]在肚脐上铺盐使平,约如钢板厚,用似黄豆大小艾柱,视患者壮弱与病情轻重,酌灸5~30壮不等,或更多些。也可用艾条薰灸10~30分钟,但疗效较差,可隔日一薰,或每日薰灸1次,灸后皮肤若起水泡,可用消毒针头刺破放水,外涂龙胆紫,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感染。

2方(针脐周三穴法)
[用法]选天枢(双)、阴交、水分穴,简称脐周三穴。毫针刺,平调法提插捻转。天枢穴要求针感放射至腹股沟,阴交穴放射至阴器,水分穴放散到胃脘和脐下,留针15分钟,每日或隔日针1次,6次为1疗程,连续3疗程。

高热
1方
[药物]五倍子、首乌、白矾各3克
[制法]共为末。
[用法]包脐眼。
2方
[药物]黄连、牛黄各适量
[制法]研细末,调湿。
[用法]敷脐。用于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高热,有较好的退热效果。

内科杂症
1方(治结胸灸法)
[药物]巴豆14枚,黄连(和皮用)7寸
[制法]捣细,用津唾和成膏。
[用法]填入脐心,以艾灸其上,腹中有声,其病去矣。不拘壮数,度去为度,才灸了,便以温汤浸手帕拭之,恐生疮也。
治阴毒伤寒,关格不通,腹胀喘促,四肢厥冷,亦依此灸之,气通可治。

2方(隔盐灸神阙法)
[药物]食盐 艾绒各适量
[制法]食盐研细末,艾绒制成艾柱。
[用法]将盐填满脐部,上置艾柱灸之。用于伤寒阴证。

3方(四温散)
[药物]上桂、细辛、干姜、公丁香
[制法]研细末。
[用法]置满脐眼,上盖姜片,艾柱灸之。用于少阴伤寒。

4方
[药物]葱白适量
[制法]炒热
[用法]熨脐。用于脱阳危症(大吐大泻后,四肢厥冷,不省人事,或与女子交后,小腹肾痛,外肾搐缩,冷汗出厥逆)。

妇产科病症
月经不调
1方(调经糊)
[药物]乳香、没药、白芍、川牛膝、丹参、山楂、广木香、红花各15克,冰片18克
[制法]共研细末,以姜汁或黄酒适量调成糊。
[用法]分贴神阙、子宫穴,外用纱布、胶布固定,2日一换。用于月经不调,经前腹痛者,疗效满意。

2方(活血调经散)
[药物]桃仁、红花、当归、香附、肉桂 白芍 吴茱萸 小茴香 郁金 枳壳 乌药 五灵脂 蚕砂 蒲黄 熟地各等分
[制法]研细末,酒调成膏状。
[用法]敷脐,外盖纱布,胶布固定,2日一换。用于月经过少。

3方
[药物]党参10克,白术7克,干姜5克,炙甘草3克,硫黄25克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将肚脐用温毛巾擦净,取药粉200毫克填脐内,复盖一软纸片,再加棉花,外用白胶布固封,5天换药1次。用于月经过多属脾肾阳虚者。
痛经
1方
[药物]冠心苏合丸或苏合香丸
[制法]研细,加适量醋调成稠糊状。
[用法]取适量敷于脐部,然后用伤湿止痛膏固定,加灸效果更好。

2方
[药物]肉桂10克,吴茱萸20克,茴香20克
[制法]共研细末,用白酒适量,炒热。
[用法]乘热(以不烫皮肤为度)敷于脐部,然后用胶布固定,每月行经前敷3日即效。用于寒凝气滞之痛经。

3方(乳没散)
[药物]乳香、没药各等分
[制法]研细末,水调为药饼。
[用法]贴脐,胶布固定。用于痛经。

4方
[药物]生盐半斤,白酒适量
[制法]将生盐放锅内炒热,入白酒和匀,再炒片刻,用布包好。
[用法]乘热熨于肚脐、小腹部,每日3次,每次20~30分钟,连熨数日,以愈为度。用于气血淤滞型痛经

5方
[药物]食盐、葱白、生姜各适量
[制法]共捣烂,炒热。
[用法]熨脐部。

闭经
(通经散)
[药物]五灵脂、生蒲黄各30克,桃仁、大黄、生乳香、生没药各15克,麝香少许
[制法]除麝香外,余药共研细末,贮装备用。
[用法]麝香先放脐内,用面粉水调围脐一周,上置生姜或槐树白皮一块,用艾柱灸之,1岁1壮,1~3日1次。

不孕症
[药物]:五灵脂、白芷各250克,川椒、熟附子各100克,食盐50克,冰片10克
[制法]:除冰片另研外,余药共研细末,密储备用。
[用法]:用时取面粉适量,谁调成条状,圈于脐周,先放少许冰片于神阙穴内,再放入余药,以填满为度,上隔生姜薄片一块,以大艾炷灸之,随年壮,每日1次。用于宫寒不孕。

崩漏
[药物]益智仁,沙苑子各20克,焦艾叶30克
[制法]前两味烘干,研为细末,过筛,取药末适量,用艾叶浓煎汁,熬调成膏。
[用法]敷脐部,纱布包裹,胶布固定,1日换药一次,直至血止。

带下
1方
[药物]食盐、艾叶各适量
[制法]共炒热,布包。
[用法]乘热熨脐部,用于白带。

2方
[药物]芡实30克,桑螵蛸30克,白芷20克
[制法]共研细末,用米醋调成糊状。
[用法]取适量敷于脐部,胶布固定,每日更换1次,连用5~7天。用于肾气不足而致的带下。

3方
[药物]党参12克,炒白术15克,干姜10克,炙甘草3克,炮附子10克,补骨脂12克
[制法]研细末,贮备。
[用法]取适量敷脐,胶布固定,5天换药一次。用于脾肾虚弱之带下病。

子宫脱垂
1方
[药物]蓖麻仁10克
[制法]醋炒研细,以等量热饭捣和成饼状。
[用法]敷脐部布带固定,每日敷1次,以子宫复位,疗效巩固为度。

2方
[药物]杜仲30克,枳壳30克,蓖麻子30克
[制法]共研细末,醋调糊状。
[用法]取适量敷脐部,每日一换,连用5~7天。用于肾虚失固、胞宫失系所致的子宫脱垂。
外科病症
急性乳腺炎
[药物]蒲公英、野菊花各适量
[制法]捣碎。
[用法]敷脐部。用于急性乳腺炎。

乳腺增生病
(乳脐散)
[药物] 蒲公英、木香、当归、白芷、薄荷、栀子各30克,地丁、瓜蒌、黄芪、郁金各18克,麝香4克
[制法]将上药研末,备用。
[用法]每次用药前,用75%酒精消毒脐部,待晾干后把乳脐散0.4克倾于脐部,随后用干棉球轻压散剂上按摩片刻,即用4×4厘米大小的普通医用胶布密封紧贴脐上,每3天换药1次,8次为一疗程,一般治疗3个疗程。

[备注]早孕、功血或不明原因月经过多者忌用。
肠梗阻
1方
[药物]麝香1克
[用法]放脐内,胶布或麝香壮骨膏固定,再加艾条灸之。

2方
[药物]丁香30~60克
[制法]研成细末,加75%酒精调和,对酒精过敏者,可用开水调和。
[用法]敷于脐及脐周,直径约6~8厘米,纱布用塑料薄膜覆盖,周围胶布固定,以减少酒精挥发,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绷带固定。用于麻痹型肠梗阻

3方
[药物]大葱、胡椒、枯矾
[制法]共捣烂。
[用法]热敷脐腹部。用于单纯性肠梗阻。

前列腺肥大
1方
[药物]大葱白5个,白矾9克
[制法]将白矾研为细末,再混入葱白,捣成糊状。
[用法]用1块2寸方形塑料薄膜,将药全部撒在膜上,敷于肚脐。

2方
[药物]葱白10根
[制法]捣烂,分为3等份,锅内加热。
[用法]交替熨脐。用于前列腺肥大小便困难。

慢性前列腺炎
(贴脐散)
[药物]麝香0.15克,白胡椒7粒
[制法]白胡椒研成细粉,瓶装密封备用。
[用法]脐部温水擦净,先将麝香粉倒入,再放入胡椒粉,上盖一张圆白纸(以盖住肚脐为度),外用胶布固定,每隔7~10天换药1次,10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休息5~7天,连用6个疗程。

肠痈(急性阑尾炎)
(灸脐四边穴法)
[药物]艾绒适量
[制法]制成艾柱。
[用法]离脐上下左右各半寸放艾柱灸之,以腹痛减轻或消失为度,连用数次。

术后腹胀
1方
[药物]莱菔子(去壳)1勺、麝香回阳膏1张
[用法]将麝香回阳膏放入温开水中浸泡1分钟,然后取出捏成薄片,再将莱菔子放入膏药中心,敷贴于神阙穴处。一般2小时取效。

2方(桂萸膏)
[药物]肉桂、吴萸各10克
[用法]研细末,将凡士林加热调药成膏状。取药膏适量涂于纱布中央(约2cm见方),稍烘热后对准脐部贴敷,一般术毕即贴,24小时换药1次。平均23小时排气;对照组平均41小时排气;平均提前18小时。
其他病症
荨麻疹
(神阙穴拔火罐法)
[用法](1)法:患者仰卧,将酒精棉球着火迅速投入罐内,随即取出,乘势将罐扣在脐部(神阙穴),待3~5分钟后将火罐取下。连续拔罐3次为1次,1日1次,3次为1疗程。
(2)法:准备玻璃罐头瓶1个以及大于脐眼的塑料瓶盖1个,酒精棉球若干。治疗时用1枚大头针扎入塑料盖,将酒精棉球插到大头针尖上点燃,立即将玻璃瓶罩在上面,待吸力不紧后取下,连续拔3次。每日1次,3天为1疗程。

口疮
[药物]细辛;或吴茱萸
[制法]烘干,研为细末,用甘油或陈醋调成膏。
[用法]敷神阙穴,外用胶布固定。

养生保健方
彭祖接命丹
[功用]暖丹田,助两肾,添脑髓,却病久固,返老还童,延年益寿
[药物]大附子1个(重约69或48克),甘草60克,甘遂60克,麝香0.9克,烧酒2斤。
[制法]先将大附子切成薄片,用纱布包裹,再将甘草、甘遂共捶碎。然后将上3味药放入烧酒中共浸半日,用文武火煮,以酒干为度,旋即取起附子待用,并把甘草、甘遂去掉不用。最后把附子片与麝香共捶千下至极融烂程度,做成2个药丸,阴干,备用。
[用法]临用时取一个药丸填脐内,7天换药1次

太乙真人熏脐法
[功用]补诸虚百损,益寿延年。通治劳伤失血,及阴虚遗精、白浊、阳痿、精神倦怠、痰火、妇女赤白带、子宫冷等
[药物]麝香、龙骨、虎骨、蛇骨、附子、木香、丁香、乳香、没药、雄黄、朱砂、灵脂、夜明砂、胡椒、小茴香、青盐、两头尖各等份
[制法]上药除麝香另研外,余药共研细末。
[用法]以麝填脐眼,荞麦面圈脐外,填药盖槐皮,艾灸之,汗出病已。慎风寒,戒油腻、生冷、酒色等。如畏灸者,可加艾和药装袋铺腹上,熨斗熨之,逼药气入肚,但令温暖即止亦效。

车前子系车前科草本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成熟种子。全草都供药甩。
车前具有五大功效特点:1.有明显的祛疾止咳效用;2.有渗湿止泻作用;3.有清热利水通淋之效;4.能清肝明目;5.有消炎解毒之力。此外,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所以其临床应用较广,不仅能治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及循环系统的疾病,还能冶疗妇、儿、外、五官等科的疾病。将车前子磨成粉(利用一台家用多功能研磨机即可完成),每天晚上入睡之前和早晨起床后各冲服1杯,每次用一匙车前子粉即可。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用法用量】 9~15g,入煎剂宜包煎。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备注】用于湿热下注、小便淋沥涩痛等症,常与木通、滑石等配伍应用。对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也具有显著功效,为临床所常用,主要用于实症;如肾虚水肿,可配熟地、肉桂、附子、牛膝等同用。治湿热泄泻,症情轻者,可以单味使用,较重者可配茯苓、猪苓、泽泻、苡仁等同用。用于目赤肿痛或眼目昏花,如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者,可与菊花、决明子、青箱子等同用;如肝肾不足所致的眼目昏花、迎风流泪,可与熟地、菟丝子等同用。用于肺热咳嗽较宜,可与杏仁、桔梗、苏子等化痰止咳药同用。

小儿高热
1方
[药物]葱白200克,石膏粉30克
[制法]葱白去根洗净捣烂成泥,加入石膏和匀。
[用法]外敷神阙穴,上盖消毒纱布,每日2次;待厥回后再以清热解毒药内服。用于小儿肺炎、麻疹肺炎所致的高热喘息,四肢厥逆。

2方
[药物]生石膏12克,银花9克,板兰根9克,鲜西瓜皮15克
[制法]将上药共捣烂如泥,拌匀。
[用法]填于患者肚脐上,每日换药2~3次,连续填脐2~3日。

小儿感冒
1方
[药物]杏仁、桃仁、白前、前胡各5克,薄荷、牛蒡子、冰片各3克
[制法]共研细末,用蜜或白开水调膏。
[用法]每次用3克,纱布包裹,外敷神阙穴,麝香壮骨膏固定,24小时换药1次。用于小儿感冒后咳嗽。

2方
[药物]葱白12克,连翘9克
[制法]将上二味药共捣烂如泥。
[用法]填于患者脐部,每日换药2次,连用数日,以愈为度。

小儿哮喘
1方
[药物]麻黄、杏仁、甘草各等份,葱白头3根
[制法]前3味碾成细末,入葱白头捣烂如泥。
[用法]敷贴脐孔,上盖油纸或塑料薄膜,胶布固定,半天取下,下午再敷,1日2次。用于风寒、饮食等外因所致的喘急。如感冒、流感初起发热时,本法亦有退烧作用。

2方(灸脐下一指处法)
[用法]小儿气喘如风,潮热火蒸,因饮食受风呛乳,离脐下一指用艾火三炷即安。

小儿积滞
[药物]生栀子9克
[制法]研细末,加飞面少许,鸡蛋白调成3个饼。
[用法]分敷在脐部及两足心。用于食积。

小儿腹泻
1方
[药物]艾条一根
[用法]对准脐中,距离3~5厘米,可用手放于脐周测试温度,注意勿烫伤皮肤,温和灸5~10分钟(或以局部发红为度),每日1~3次。

2方(止泻散)(丁桂散)
[药物]肉桂、白大川、干姜各30克;或丁香、肉桂各等量
[制法]研细末,备用。
[用法]每用3~5克,用藿香正气水或生姜汁调成厚糊状,放肚脐上,用伤湿止痛膏封盖,用于小儿腹泻。

3方(桂术散)
[药物]肉桂、白术各等量
[制法]研细末,备用。
[用法]用唾液调和,封脐,24小时换药1次;同时可配合艾灸足三里。用于脾虚泄泻。

4方
[药物]芒硝20克
[制法]研细末。
[用法] 敷脐,纱布固定,每日2次,3日为一疗程;夹有寒湿者加丁桂散3克,夹有湿热者加三黄粉5克。用于伤食泄泻。

5方
[药物]云南白药1克
[制法]用60~70%酒精调成糊状。
[用法] 敷于脐窝并用风湿膏或麝香虎骨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3~4天为1疗程。用于婴幼儿秋冬季腹泻。

6方
[药物]苍术15克,吴茱萸15克,丁香3克,胡椒1克
[制法]研细末,备用。
[用法] 取适量用香油调成糊状,摊敷脐部,纱布或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1次。用于婴幼儿腹泻。

[药物]马齿苋适量
[制法]捣烂。
[用法] 敷脐,用于小儿热泻。

小儿腹胀
1方
[药物]火硝3克
[制法]研细末。
[用法]用膏药1张贴脐部,或用布袋放火硝固定腹部,体弱者禁用。用于小儿腹胀。

2方
[药物]赤小豆、白蔹、豆豉各9克
[制法]共研成细末,用于小腹胀。
[用法]敷脐上。用于小儿腹胀。

小儿腹痛
1方
[药物]生葱头250克
[制法]捣烂,炒熟。
[用法]敷肚脐处。用于小儿虚寒性腹痛。

2方
[药物]艾叶30克,白酒适量
[制法]将艾叶制成艾绒,用白酒湿润,制成饼状。
[用法]贴于脐部,每日1~2次。

小儿便秘
[药物]大黄粉10克
[制法]用适量的酒调成糊状。
[用法]涂于脐部,用纱布覆盖固定,再用热水袋热敷10分钟,每日1次。用于小儿乳食积滞之便秘。

小儿遗尿
[药物]黑胡椒适量
[制法]研成粉末
[用法]每晚睡前将胡椒粉放在肚脐窝中,以填满为度,然后用伤湿止痛膏固定,24小时后去掉或更换,7次为1疗程。用于非器质性小儿遗尿症,一般用药1~3个疗程可愈。

小儿汗症
[药物]龙骨、牡蛎各30克,大麦芽50克
[制法]共研细末,搅匀。
[用法]每以药粉5克,洒于脐部,包扎固定,12小时换药1次。用于小儿自汗盗汗。

点评

赵明亮 不错,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5-10-25 20:55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14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6-5-15 13:20

发表于 2015-8-27 22: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学习了 不错 收藏  脐疗的药方你具体都用过吗  效果如何

点评

张岩 腹痛 腹泻 妇科炎症 肺炎 咳喘 前列腺炎 老师你也可以适当的加些西药里 效果会更为明显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 15:18
张岩 没有全都用过 但是有几个效果特别好的 明显的 老师可以试试用下 中药透皮技术 是我们乡村医生发展的一个趋势!我建议 都可以掌握这个技术 因为它可以免去打针而带来的不良反应 和输液反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31 14:41
发表于 2015-8-28 05: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8-28 10: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8-28 12: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8-29 13: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8-30 09: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31 14: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濮阳-孙红甫 发表于 2015-8-27 22:21
谢谢分享 学习了 不错 收藏  脐疗的药方你具体都用过吗  效果如何

没有全都用过 但是有几个效果特别好的 明显的 老师可以试试用下 中药透皮技术 是我们乡村医生发展的一个趋势!我建议 都可以掌握这个技术 因为它可以免去打针而带来的不良反应 和输液反应!

点评

河南孙红甫 中药透皮技术 是我们乡村医生发展的一个趋势,张岩老师说的对,我是特喜欢外用贴附治疗疾病,就是不知道找资料,谢谢分享。即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也易接受无痛苦。张岩老师你说的有几个效果特别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31 22:06
发表于 2015-8-31 22: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岩 发表于 2015-8-31 14:41
没有全都用过 但是有几个效果特别好的 明显的 老师可以试试用下 中药透皮技术 是我们乡村医生发展的一个 ...

中药透皮技术 是我们乡村医生发展的一个趋势,张岩老师说的对,我是特喜欢外用贴附治疗疾病,就是不知道找资料,谢谢分享。即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也易接受无痛苦。张岩老师你说的有几个效果特别好的是哪几个请指点。

本版积分规则

本文内容不够精彩,我要自己发布

发布新帖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62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