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粥”,在中国民间,“米油”甚至是用作婴儿和重病患者的养护饮食……
粥,不仅仅是在于它的“营养成分”
”
过去都是食用当地当季出产的新鲜物产,以及“青黄不接”时未经或经过处置、可以久存的食品。
现在,因为交通和物产的丰富,人们可以享用更多非时非地的食物。
这固然是好事、却也含着隐患。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还有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说法。
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一些旧有的饮食习惯被认定是不健康、甚至有害的,比如喜食腌制食品、烫食等对癌症发生的影响。
但其实多数饮食习惯,还是经受住时间长河的考验,才得以流传下来的。或者说,受客观条件限制的特色饮食习惯,已经在以千万年为单位的进化过程中,逼得人体完成了对它的适应,成为【适合】于当地人的饮食习惯。
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大规模相互交融和交织,是近三两百年才刚刚开始的,人类的“身体”未必已经适应了不同的习惯和风俗。
比如,我个人就天生的一副“中国胃”,地道正宗的西餐,可以接纳的最长时限是一周……再长,它就要难过了。
过去人口流动性受交通不便的制约,移地而居者比例偏低,多是故土难离的,在饮食上也适应了当地的特色。
现在,人口流动向更多更广转变,而人类的进化速度远远落后于迁移的规模和速度,不适应、甚至不利于的情况发生率自然增加了。
这里,又有每个人的体质个体差异和适应性强弱及快慢的问题。
所以,出现问题的人和情况也越来越多。
此时,在处置上,强调因人而异和个体化,也就更迫在眉睫。因为每个人所发生的缘由具有更多特性,而少共性了。
(比如,中国北方人迁移、生活在中国华南、华中、西南等地,遇到的情况就各不相似;
更遑论东方人跨洲到了西方之地……
经谓“异法方宜”罢了。)
所谓25行人,如下图:
人有五行偏胜偏弱,又五行各有虚形、本形。
其中,有形为虚,无形为本,无形凝定是要害。
所谓,“阳化气,阴成形”,人身乃【精气神相合(炁形质混而为人)】,故移精变炁、以意领炁,神炁随之……
五行,在人体中共存——一个健全的个体,是不可能缺如任一行的,否则、五脏必有衰败,其命危矣。
只不过具体个人各有偏胜(或偏弱)而已。
这是我们古人对人体生理的认识之一。
而世间万物,也具有相同的【性质】。
从“形(有)”上说,有能够储存的、不能储存的;
从“炁(无)”上说,有向内向外向上向下……的运行趋向的不同。
(如图所示)
一旦进入人体,食物偏性,必然要结合具体个人的五行胜弱而产生“感应”“呼应”“相应”。
这也是【三因制宜】的实际运用。
虽然说药食同源,但但凡是供人们日常饮食的,绝大多数都是性味平和的,即便有所偏性,也不会有太过偏颇的,
只有一些具有较强季节性、或者地域性、或调味料类的食材,在性味上会偏性强烈一些,比如西瓜、辣椒、姜蒜之类。
而药物,主要是取其偏性,来纠正人体疾病情况下的偏胜偏衰,所谓“以毒攻毒”“以偏纠偏”之谓也。
这就是“药补不如食补”的含义之一吧,也是绝大多数药物不宜久服的原因。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食物的烹制方法和方式。
在中药里,尚且有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浮沉的情况,
更何况世界各地在烹制上的各有特色。
人类文明史上,有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无论中外,概莫能外。
这就是【火的使用】。
任何食物食材,一旦经受了“火的焠炼”,就会改变其原有的“性”了……
(典型的例子:
中国道家的“炼丹术”
—— 孙悟空,在炼丹炉中熬炼之后,就【质变】了……)
所以,“热食”,对于某些不利于人体的偏性食物,有纠正作用。
火的应用,实在是人类进化史上的大事件……
而其实,最温暖、温和的,是“灶火”“柴火”……
这也是“木生火”之本意。
只是,我们现在日常使用的“火”,其实不是纯粹的“至阳之火”……
但既然是“火 ”,其性炎上,一定是和人体阳气的属性相合的。
对于“粥”,在中国民间,“米油”甚至是用作婴儿和重病患者的养护饮食……
粥,不仅仅是在于它的“营养成分”
——(这个,完全可以“人为操作”…… 比如,鱼肉皮蛋粥之类)
中国人吃粥,更重要的意义在于:
粥,更易于吸收和消化,进而能更高效地为人体所用……
粥,是五谷所养,在体外先完成了“移精(固态)变气(液态汽态)”的前期准备……
为患病之人,减轻了胃肠道的工作量……
其实,从食材而言,所谓的五谷五畜五蔬五果,遍布世界各国各地,差异远远小于烹制方法和食用方式。
烹制方法不同,对食物性味浮沉,也会有不同的影响。
米或面,哪里不是从水稻或小麦而来的呢?土豆和西红柿,除了有“马铃薯”和“番茄”的差异,其他、还有什么大不同嚒?东西方的牛、羊、豕、犬、鸡,不是也是同类嚒……
张文宏医生关于新冠病人要进食足量蛋白质的观点,其实也只是他根据他接触到的有限病例、尤其是经过长途飞行和较长时间检疫等待后由轻转重的个案,得出的个人认识和推论。
是否正确,其实是需要再深入观察的,尤其是否能因此得出蛋白质摄入与抗体产生的因果关系,有轻率之嫌。
(从新冠病例的症状表现看,有部分病例是以味觉和嗅觉的减退或丧失为首发症状,甚至贯穿于病程的前中期,多数病例都有食欲明显减退的症状,
所以与其说是单一蛋白质的摄入不足,不如说是总体营养素的摄入不足。
当然,这里还有八种人体不能自行合成、必须由外界摄入的必需氨基酸的问题。
但其实,当我们人体内环境中的水电解质稳态被打破,它对人体病情转归的影响,更急骤和严重,这时人体还未到产生足够抗体的时候……反倒是这时,免疫因子风暴很有可能被启动。)
“营养学着眼于身体物质的缺失,而对身体如何吸收这些物质则缺乏研究。”
非常赞同这段话。
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给病人输注营养液,却仍旧不能自我合成为自身急需的真正的营养物质……
所以,即便吃进去再多的“蛋白质”,没有自身合成的能力,也惘然……
所以,【中焦脾胃】,是中医所关注和看重的后天之本,如果没有健康的脾胃消化和吸收功能,恐怕摄入再多“营养物”,也枉然。
另外一点,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其实都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饮食基础的,是人体生命能量的主要源泉。
中医,谓“五谷为养”;
西医,谓“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主要来源(葡萄糖),只有在主食摄入不足、热量不足以承担人体生理消耗的时候,会启动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同样要转化为“葡糖糖”、才能为人所用。
所以,从这个常识出发,张文宏医生的说法,只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情形而已……
有待商榷。
近些年来,在有关各种饮食变革上,也是“层出不穷”……比如最近一两年风靡的“生酮饮食”之类,对人体的确切利弊,尚在观察和实践中,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另一类对“高蛋白质”饮食高度推崇的,是健美业者。他们为了肌肉的过度生长,只以高量蛋白为食,但他们的健康真的是“优秀”的吗?
有多少健美业者因此而猝死、短寿?
已经被证实与他们的饮食方式和服药有关。这就是违反“天性”吧……
所以,还是那句话【道法自然】——我们的传统饮食习俗,也已经是“自然(天然)”的一种,它是经过千年以上验证而传递下来的,值得我们继承和效法。
|
|
|
|
|
共 1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20-7-22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