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医生为村民看病的时候经常会多聊几句,教给村民一些日常医疗护理知识。
浙江在线11月07日讯 自10年前得了慢性病,隔三差五,72岁的蔡阿妹就要去趟村卫生室,让医生看看。11月6日上午,采访组一行来到龙游县模环乡虎龙村卫生室时,蔡大娘正耐心地排队等候。“这边方便,叶医生态度也好,我只要身体稍有点不舒服,都是上这来的。”
蔡大娘口中的叶医生,是虎龙村卫生室的创办人叶瑞清,他做过赤脚医生,后在乡卫生院工作,几年前,又受邀进村建起卫生室。用老叶的话说,他见证了农村合作医疗十来年的发展历程,这辈子,也要一直为农村医疗服务了。
繁忙,成了老叶时下的工作状态:每个月,他至少在本村巡访200多次,免费给村民做检查;本村及周边村村民找他,无论多晚,他总是二话不说,背上药箱出门,为此去年他还专门把摩托车换成了小“波罗”。村里89岁高龄老人方爱姣,他隔三差五上门看望,相处久了,老太太干脆称他是“半个儿子”。
不过,在老叶看来,自己工作量与日俱增,除了村民的信任,更归功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因为有了国家的大力补助,现在大伙都看得起病了,即便遇上身体不舒服,村民也不再捂着或忍忍,总是很主动找上他。“这几年,最忙的时候,一天要接待40多位病人,平均每天也要10多位。有些远的,是从几公里外跑来的。”叶瑞清说。
和看病打了半辈子交道,44岁的叶瑞清挺感慨,“我应该算是基层农村医务者的代表了,看了这么多年的病,我深切感受到新农合带给村民的好处,以前没得报的时候,经常遇上因没钱不敢找医生的重病患者,除了挨着扛着,他们无能为力,可现在,有了国家的好政策,大伙可放心去医院了。”虎龙村村民方樟宝,之前因肝腹水住院开刀,8万多元的治疗费用,医保给报了60%,村里又帮着申请了民政部门的大病救助基金,最后一算下来,老方自己才出了2万元,负担减轻了不少。 老叶的感慨,村主任潘瑞禄也深有体会,2005年,龙游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刚开始那几年,村民自己每年交的那份农合基金,还不到30元,可就是这笔费用,很多村民还是百般不情愿或者拖拖拉拉。如今,大伙尝到甜头了,还没开始交呢,就提早跑来打听了,每年11月中旬交费的那几天,过来交费的村民,把村办围个水泄不通。
事实上,发生在虎龙村的这一幕幕,只不过是农村医疗改革制度的一个缩影。“目前,我们乡23个行政村,2.9万个常住人口,已有93%均缴纳了‘新农合’。”模环乡宣传委员郑兴钟说。
|
共 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2-11-9 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