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2-11-17 18: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小儿眨眼:中医认为五脏之精气皆上注注于目,肝又开窍于目,肝主风主动;脾主眼,脾胃互为表

里。所以眨眼多与肝和脾胃经络有关,风热挟湿多见。法宜清肝明目,燥湿熄风,以清肝为主治之。

药用:菊花、银花、刺力、龙胆草、金钱草、蝉蜕、荆芥花、钩滕、黄连、陈皮、竹茹、石斛。

   方解:菊花、银花、刺力、龙胆草、金钱草,清肝明目,方中主药;蝉蜕、荆芥花、钩藤熄风治动止

痒;黄连、陈皮、竹茹清肺润燥;石斛养胃阴,以制龙胆草、黄连苦寒伤胃阴。此方治疗眨眼,效果极好

好。

  二)小儿夜啼:小儿夜间啼哭,白天安静,入夜而啼,或每夜定时而哭,甚则通霄达旦,一岁之内乳婴

常见。本病应与生理性和护理不当引起的啼哭相别。《育婴家秘》云:“小儿啼哭,非饥非渴。非痒非痛

。心诚求之,渴则饮之,饥则哺之,痒则抓之,其哭止者,中其意也。如哭不止,当以意度。”性情执拗

所欲不遂而哭者称之拗哭,不属病态。此外常须与其他病症引起的夜间啼哭处别之。

  夜啼乃儿科常见,病因一般归为脾寒、心热、阴血不足,《小儿药症直诀》“脾脏冷而痛也当与温中药

。”《丹溪心法》说:小儿夜啼,此为邪热乘心。归纳为惊啼、热烦啼、腹痛啼、神不安啼。

  夜啼其因有五:一因热,心热神不安,睡不静,或风热郁于肺部,鼻阻头热;二因寒,寒邪入于少腹

,绕阴器疝塞而痛;三因食,食积中脘,“胃不和则卧不安”;四因虫,腹痛扰乱气血;五因肝风,心气

怯弱,目见异物,耳闻异声,心神不安而哭。五因之中,邪热所致为常见,其他可仿疝气、感冒、积滞、

虫症、肝风分别论治。

  邪气扰心者,夜间啼哭,睡喜仰卧,闻燥声及灯光益盛,烦躁不安,口中气热,手腹俱热,小便短涩,

面赤唇红,脉数有力,指纹青紫。治以清心导赤。清心导赤汤为主。

  方药:竹叶9克  木通9克  连翘心9克  水灯心3克  钩藤9克  蝉蜕10克  白薇15克  神曲9克  炒谷芽

15克  炒麦芽15克  黄连1.5克

  若见哎吐,加陈皮3克,姜水汁竹茹6克,苏梗3克、藿香3克、吐甚者加炙覆花9克,代赭石15克、吴茱

萸3克  黄芩3克  白蔻3克(后下)。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1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2-11-17 20:55

发表于 2012-11-17 20: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学习了!胃不和则卧不安

本版积分规则

本文内容不够精彩,我要自己发布

发布新帖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62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