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善医行四圣心源[六气解]有感心得3
一一一暨吴虹菲老师讲课的第十六课至第二十四课
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一下六气
风一厥阴风木,
初之气,
厥阴能生,
则阳气左升而木荣,
其风盛者,生意之不遂也。
厥阴风盛,土金之虚,
厥阴原以风化,
而风盛者固多,
十常八九,
木气之郁,
风为
百病之长,五脏之贼,
木为
水火之中气,
发达为性,在人体内,
肾水得到由心火敛降而来的火,
温升为肝气,肝气得到脾阳的帮助,
积热上达心火,所以
生于肾水长于脾土,
病则
水寒土湿,木郁风生。
木郁而克脾土,
风动而生疏泄,
故腹痛下利,亡汗失血,是为风泄了阳气治则补阳生火。
肝
藏血而华色,
主筋而荣爪,
风动则
血耗而色枯,爪脆而筋急,
是为风伤了血治则柔木补血。
足厥阴肝木病则
土木郁迫,水火不交,
外燥内湿,下寒上热。
手厥阴心主,
根据现代解剖是指心包即心脏外面的那一层包膜,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但我们只要知道心包的位置靠近心火就好,离心火近则心火转变而来的相火就能存在于心包中,由木气化生心火,再由心火转变成的相火刚一形成就出现在心包,所以心包的相火并不会很强,在心包中,用来生火的风木之气仍很旺盛,故心包有相火和风木两种气,而相火弱于风木,自然就被厥阴风木从化了,所以手厥阴心主病为火化风之病,
则
木气抑郁,
下之寒湿俱盛,
上之风热兼作。
热一少阴君火,二之气,
少阴能长,
则君火显达而上清,
其长气之不旺也。
少阴热盛,金水之虚。
心之火热都是阳气从下升于上聚而为热。肝木在脾阳的帮助下,其阳气得到积累化为心火,而向全身传递心火为手少阴心。足少阴肾传递肾中精气是为君火和寒水相互而成的气,肾除了太阳寒水还有从上敛降的心火,心火由木气升达而成,而木气正是水中收敛的心火温升得到的。所以肾中的阳气是心火之根,而肾水之所以能上化为心火,是为肾中封藏了从上敛降的君火,因此肾中之气除了有寒水还有君火,而尤以君火为重,是为从化。故黄元御老先生云,
手少阴心,火也,
足少阴肾,水也,
水火异气,而以君火统之,
缘
火位于上而生于下。
坎中之阳,火之根也,
坎阳升则上交离位而化火,
火升于水,
是以癸水化气于丁火。
水化而为火,
则寒从热化,
故
少阴之气,水火并统,
而独以君火名也。
君火
虽降于手实升于足,
阳盛则手少阴主令
于上而癸水亦成温泉。
阴盛则足少阴司气
于下而丁火遂为寒灰。
手少阴虽以热化,
而最易病寒。
故
心火不足而病寒,
为寒水泛滥而土溃则火败,则要补阳。
火不降于下而上炎(热)是
为相火上逆,非心家之过,则要清心降火。
水不升于上以滋心液而热必有下寒,见心家之热,当顾及肾家之寒,治则暖肾滋心,交通心肾,水火既济。
究之火不胜水,则上热不敌下寒之剧。
血根于心而藏于肝,
气根于肾而藏于肺,
心火上热,则清心家之血,
肾水下寒,则暖肾家之气。
故
补肝之血则宜温,
补心之血则宜清,
补肺之气则宜凉,
补肾之气则宜暖。
暑一少阳相火,三之气,
少阳暑盛,金水之虚。
君火升于足而降于手,
相火升于手而降于足。
手少阳病则不升,
足少阳病则不降。
少阳相火主气时间是小满到大暑,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热的,而大暑后就到了秋天,天气也开始变凉。因为暑气是由变强的心火蒸水湿于上形成的,所以暑热比心火还热,于人亦同理。君火将能量传于相火,是要相火完成将火敛降到地下水中,使心不至于太热。所以出现上热皆是因为相火没完成下降的任务,跟心火没有直接关系,或者说只要相火能敛降于下,心就不会热。
真正的相火主气的是三焦腑,肾中闭藏的阳火就是三焦相火敛降而成的。三焦里的相火能随太阳膀胱经下行于膀胱水腑。膀胱有两个重要的作用,第一是作为肾脏的腑,要将相火传递于肾水中。第二是管人体津液排出体外,即管小便。而这两个功能都与其收藏相火有关系,水腑得相火后若将火闭藏于水脏中,那水腑就不会太热。当膀胱里的水达到一定程度时,升发的木气就会行疏泄之会,小便则出。如果水腑不将火传于水脏,那相火就会在膀胱里聚而成热,停滞在膀胱的相火就会影响木气行疏泄之力,最终导致小便不利。三焦是提供相火的地方,其手少阳三焦经的走向是从手到头、从下往上的,根本起不到往下敛降相火的作用。那相火由肺金和胃土降敛后是走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是由头走足,正好可以收相火下行。甲木是相火下降到膀胱的唯一途径,所以导致上热的直接原因为甲木不降。胆腑之气亦称为甲木,甲木原跟乙木同为厥阴风木之气,而甲木受三焦相火的影响,其气从化了相火。
六气之暑气显现时人则病暑,而当人中暑时,暑气最为明显。暑气中除了热还有湿,所以病人出现发热、头晕甚至神志不清等热症,也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甚至泄利、呕吐等症状。所以治疗中暑不能只是清热降暑,还要注意燥土利湿,同样治疗相火上炎的疾病也需利湿燥土。正如黄老所言,戊土与辛金,同主降敛,土降而而金敛之,相火所以下潜也。戊土不降,辛金逆行,收气失政,故相火上炎。
湿一太阴湿土,四之气,
太阴以湿土主令,
辛金从土而化湿,
阳明以燥金主令,
戊土从金而化燥。
己土之湿为本气,
戊土之燥为子气,
故
胃家之燥不敌脾家之湿,
病则土燥者少而土湿者多也!
太阴主升,
己土升则癸水与乙木皆升。
火金在上,水木在下,
火金降于戊土,
水木升于己土。
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
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
其原总由于湿盛也。故
太阴病则湿盛,
太阴湿盛,水木之虚。
阴阳交,则生湿。
湿者,水火之中气,
上湿则化火而为热,
下湿则化水而为寒,
然
上亦有湿寒,
下亦有湿热。
湿旺气郁,津液不行,
火盛者,
熏蒸而生热痰,
火衰者,
泛滥而生寒饮,
此湿寒之在上者。
湿旺水郁,膀胱不利,
火衰者,
流溢而为白淫,
火盛者,
梗涩而为赤浊,
此湿热之在下者。
便黄者,土色之下传,
便赤者,木气之下陷。
阴易盛而阳易衰,
故湿气恒长而燥气恒消。
阴盛则病,阳绝则死,
理之至浅,未尝难知。
大暑过后,金气将火收于土下,则雾气化而为水,于土而成湿。太阴湿土就是湿气,湿气在人入脾土,湿气的产生就如同水壶烧水一样。水得到热量而变成蒸气,蒸气上升到一半遇到阻碍就会变成水湿。心火蒸肾水于上遇到脾土会停滞而成水湿。而还有湿气产生方法是上焦的雾气被金敛降后化而为水,停于胃土而成湿。
木火在升发的过程中会携肾水上升于脾而成湿,
金水在敛降的过程中上之雾气会凉而成水湿停于胃。所以虽然胃土受大肠燥金之气的影响,以湿气从化燥气,但是只要圆运动一有停滞,脾胃的湿气就都容易旺盛。因为湿气过盛导致脾不升胃不降,继而木水不升、火金不降,从而引发各种疾病,故黄老说,十人之中,湿居八九而不止也。
燥一阳明燥金,五之气,
阳明以燥金主令,
胃土从令而化燥,
太阴以湿土主令,
肺金从令而化湿。
胃土之燥,子气而非本气,
子气不敌本气之旺,
故阴盛之家,胃土恒湿。
肺金之湿,母气而非本气,母气不敌本气之旺,
故阳盛之家,肺金恒燥。
阴易进而阳易退,
湿胜者常多,燥胜者常少,
辛金化湿者,十之八九,
戊土化燥者,百不二三。
阳明病则燥盛,
阳明燥盛,木火之虚。
燥为寒热之中气,
上燥则化火而为热,
下燥则化水而为寒。
反胃噎膈之家,
便若羊矢,
其胃则湿而肠燥。
湿为阴邪,阴性亲下,
故根起于脾土而标见于膝踝;
燥为阳邪,阳性亲上,
故根起于大肠而标见于肘腕。
然上之燥亦因于下之湿,中风之家,血枯筋缩,其膝踝是湿,而肘腕未尝非燥。使己土不湿,则木荣血畅,骨弱筋柔,风自何来!
随着金气收敛的增强,水湿收于地下,大气就变得干燥,而这个燥气在人入大肠腑。肺脏本气为金气,行收敛之令。位于上的雾气和心火遇到清凉的肺气后,雾气变成水,而火藏于水中,两者一同行于下。肺金因为得到由雾气凉化而来的水湿的滋润而不会燥,所以肺以燥气而从化了太阴湿气,故称太阴肺金。大肠腑之气多为阳明燥气,便秘就是因为大肠之燥气过盛,使得粪便运行之路艰涩而不滑利,所以便难。辛金因为从化了太阴的湿气,肺得以不被燥伤,但是如果肺气收敛过程受到阻碍,上之湿气没有办法滋润肺,肺就会被燥伤。如果肺气不敛,相火还会逆行而伤肺家。所以肺之为病多为热燥,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肺金不降。戊土以湿气从化燥金之气,燥气能克制住湿气,所以戊土之气更偏向于中和,这也为容纳各种各样的食物提供了可能性。胃土一病可能伤湿也可能伤燥,但以伤湿为主,因为湿气是其主气。六气之燥气会在肺金不敛时显现,表现有口渴、咳嗽、气滞、呼吸不畅,故治疗燥气时,多以凉金敛气为主。
寒一太阳寒水,终之气,
太阳寒水,水火异气,而以寒水统之,缘水位于下而生于上。离中之阴,水之根也,离阴降而下交坎位而化水,水降于火,是以丙火化气于壬水。火化而为水,则热从寒化,故太阳之气,水火并统,而独以寒水名也。
癸水温而壬水寒则治,
癸水寒而壬水热则病。
癸水病则必寒,
壬水病则多热。
以丁火化于癸水,
故少阴之脏,最易病寒,
壬水化于丙火,
故太阳之腑,最易病热。
太阳病则寒盛,
太阳寒盛,火土之虚。
地面上的阳热经过秋天金气的收敛,全又回归到地下的水中。大气阳气薄虚而寒,此之气为太阳寒水,在人入膀胱。膀胱秉寒水而生,主要作用为封藏从三焦而降的相火,再把相火传给肾水,肾为水火之脏,含元阴元阳,如肾水得相火则阳气就会变成温泉,温则阳根固,生气有源。反之肾水寒而膀胱水热为病象。六气之寒气显现时说明了阳气没有封藏到肾水中,导致了肾寒而不生火,所以暖肾补阳是治疗肾寒的主要方法,但肾寒可能只是病的结果,而非原因,不要一味补阳,要先思考造成肾寒的根本原因。
中气者土也,
合济水火之机,
升降金木之轴。
木火主里,自内而生长之,
故里气常温,
金水主表,自外而收藏之,
故表气常清。
血生于木火,
故血温而内发,
气化于金水,
故气清而外敛。
圆运动本来是六气合一为圆,
木火左升是依靠己土之阳升,
金水右降是依靠戊土之阴降,
一气平和运行就不会产生六气。六气有一气显现,人则为病。
左阳升达受阻,木气会挟肾水上行于脾而成湿;
右阴降敛受阻,金气带雾水侵扰胃而成湿。
所以土病影响四象,四象也可导致土病。我们只要了彻六气,就不会惧怕任何疾病。
但十二经,
有的是为了圆运动,就要考虑其运行方向;
有的是传播六气,就要考虑其气的虚实。
人之经脉,
厥阴在里,春气之内生也,
次则少阴,夏气之内长也,
次则阳明,秋气之外收也,
太阳在表,冬气之外藏也。
阳藏则外清而内温,
阳泄则内寒而外热,
外易寒水而为热火,
内易温泉而为寒冰,
外愈热而内愈寒,
生气绝根,是以死也。
善医行学员:钟风鸣
2017.03.06.
2017.03
|
|
|
|
|
共 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7-3-6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