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3-17 22: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东潍坊马志琴四圣心源第28课

第28天作业:
1、《素问·三部九候论》中,三部九候分别对应于人体哪些脏腑?
答:《素问.三部九候论》 是古代最早的一种全身遍诊法,
它把 人体头部、
上肢、下肢分成三部,
每部各有上、中、下三处的动脉,
在这些部位诊脉,称为
三部九候。
头部:上--两额动脉(太阳),候头部病变; 中--两侧耳前动脉(
耳门),候耳目病变; 下--两颊动脉(地仓、大迎),候口齿病变。 上肢:上
--手太阴肺经动脉(寸口),侯肺; 中--手少阴心经动脉(神门),侯心; 下
--手阳明大肠经动脉(合谷),候胸中。 下肢:上--足厥阴肝经动脉(五里、妇
女取太冲),候肝; 中--足太阴脾经动脉(箕门),侯脾,侯胃气配足阳明胃经
动 脉(冲阳); 下--足少阴肾经动脉(太溪),候肾。
根据临床实践,简化遍
诊法,一般只侯寸口脉,
称为“独取寸口” 。
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每部各
以轻、中、重的指力相应分为浮 、中、沉三侯,共为九候。
此外,张仲景《伤寒
论》原序中所说的“ 三部”脉是指“人迎”(结喉旁颈总动脉)“寸口”(腕部
桡动脉) 和“趺阳脉”(足背部胫前动脉)。


2、景脉法,浮沉迟数分仲别代表什么?为什么?
答:仲景云。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脉浮而缓风伤荣。浮紧兼涩寒伤卫。脉微大忌令人吐。欲下犹防虚且细。(仲景云。脉微不可吐。虚细不可下。)



3、仲景脉法,弦、洪、浮、沉分别代表什么?
仲景对脉的描述一共有以下几种:
(此处不须一一细看)脉动,脉浮,脉沉,脉细,脉大,脉微弱,脉沉而细,脉弦细,脉缓,脉阴阳俱紧,脉阴阳俱浮,脉阳浮而阴弱,脉浮紧,脉促,脉洪大,脉浮缓,脉微细,脉浮数,脉微,脉沉紧,脉沉微,脉阴阳俱停,脉迟浮弱,阳脉涩阴脉弦,脉当微厥,微数之脉,脉细数,脉微而沉,脉沉结,脉浮大,脉浮而动数,脉沉而紧,脉浮滑,寸脉微浮,脉浮虚而涩,脉浮滑,脉结代,脉迟,脉滑而疾,脉浮而迟,脉弦浮大,脉实,脉浮虚,脉缓浮弱,脉滑而数,脉弦细,脉微欲绝,脉不出,脉弦迟,脉细欲绝,脉沉而迟,脉乍紧,脉平。
二、试解
脉的沉浮:脉浮,脉沉,脉浮者候病在表,阳气、热上浮,往外,也有言虚热上浮的,但不管哪种情况都是阳气、热气向上向外浮。沉则相对之,另外,沉也主有水饮。比如,病在表,太阳证,但饮盛,所以脉沉。
脉的松紧:脉紧、脉缓;胡老说,拿根烟,烟管充实时为紧象,抽去部分烟丝则为缓象,候津液的是否丧失,脉缓者津液有失,紧则津液充实。紧脉与弦脉较难区别,譬如跳绳,绳子本身是紧的,摆放在地上或上下摆动时,绳子是有起伏的,此时则为脉紧不弦。一拉直,两端直长则是弦紧状了。如果绳子结不得好,松跨,也会出现脉缓弦的情况,较为少见。
脉的粗细:脉大,脉细,通常,脉细的意义是血少,其次提示有水饮。大则反之,多言血盛气实,特例脉大为劳,这种大,虽然脉大,血液却并不充沛。属虚阳外越,阴不敛阳。
脉的长短:脉促,脉仍浮,病仍在表的一种,收缩阵线,脉长变短。
脉的频度:迟数,迟者言寒,次言血虚。数则为热,不论是实热还是虚热。
脉的有力无力:脉弱、脉虚(弱+缓);按之是否反抗,按之愈深,抗之越力,则为有力脉,侯实证,反之若虽轻取有脉,重按则无力,或虽有力但力弱不相称,反减,则为无力脉,为虚证。
脉的起伏:脉弦,两端直长,如按琴弦,脉弦的对应脉有的说是脉弱,我不认为之。脉弦的意义首先是病邪结在少阳,其次有水饮。
综合脉
脉洪:脉大+滑+有力;多为阳明外热白虎汤证。
脉滑(如盘走珠):脉有力+顺畅,气血津液充实,行走滑利。多在阳明病中出现。为实证。孕妇脉象正常为滑,不过具体当有别。
三、尚不清楚的脉:
脉动、脉停、脉涩、脉厥、脉结、脉代、脉疾、脉乍紧。
四、仲景言脉时的文法:
脉沉而细=脉沉细+强调细
脉阴阳:指脉的上下,寸部为阳,尺部为阴,关部视情况,寸关尺为三部法,阴阳为两部法。有说法是轻取为阳,沉取为阴,不从。
脉微细:脉略微偏细,而不是脉又微弱又细。
脉微:脉细而弱;此仲景文法,不可不知。
五、总结:
诊脉察色,意义在于辨其阴阳虚实。仲景脉法独简,不搞脏腑对应,以上下(阴阳)候身之上下,以浮沉侯表里,以有力无力候其虚实,以紧缓候其津液,以大细候其营血。其余水饮、血瘀、食积各有所候,真寒假热,阳盛格阴之象也颇为复杂,不过,虽有却不多见,初学者掌握其要即可。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7-3-17 22:52

本版积分规则

本文内容不够精彩,我要自己发布

发布新帖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62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