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成功与否,基层农民的健康能否得到保障是一大指标。目前乡村医生的身份仍是农民,在收入、编制、养老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有些人生活十分困苦。在道德褒扬“最美”医生坚守理想的同时,如何切实解决他们的难题?如何让医疗资源分配更合理?
--人民网网友尔梦、乐凝、再呼等在“我替网友问代表委员”调查中提问
(更多精彩提问请见人民网强国论坛同名栏目)
回应
陈颖代表(山东省济宁市政协副主席)
村医困境呼唤“及时雨”
“不要小看村里的医生,作为国家医疗保障网的末梢,他们承担着最基层的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责任,在大型公共防疫工作中也发挥着一定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济宁市政协副主席陈颖呼吁,改变村医生活及工作待遇较差的现状,让他们能“定下心、稳住根”,踏踏实实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
陈颖介绍,以往村医并不收取诊疗费,其主要经济来源是药品差价收入。2010年国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所有药品差价都被取消,村医原有收入来源被切断。尽管他们的诊疗收入在改革后有所提高,也可从公共卫生拨款中领取补贴,但其收入还是明显低于改革之前。目前,村卫生室名义上是国家医疗网的底层机构,归口乡镇卫生院,但事实上,乡镇卫生院对村医的管理非常松散,除配药外并无其他管理与服务。按规定,国家下拨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乡镇卫生院和村医共同使用,但乡镇卫生院掌握着经费使用情况的考核权,处于弱势一方的村医,所获经费非常有限。
“行医一年,不如工地搬砖”,陈颖认为村医待遇过低的现象值得重视。“村医除了给村民看病,还要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教育档案管理两项新职责,虽然拥有正式的行医资格,身份却是农民,没有工资、社保、职称评定等保障,造成村医‘队伍不稳定、工作不积极',进而影响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
陈颖建议,国家尽快改革村医管理体制,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对村医的功能职责明晰定位,做到权责对等。一是重新审视村卫生室的功能定位,将其列为事业单位设置,纳入乡镇卫生院的队伍序列中,接受紧密型管理,并完善驻村医务人员的编制、薪酬与养老机制,解决村医生活困境,稳定村医人员队伍。二是做好农村卫生规划,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提高村卫生室硬件水平,细化相关财务制度,使财政补贴资金在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之间的分配更为合理。
“只有不断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收入预期、稳定发展前景,才能让村医这个职业更吸引人,能招来大中专毕业生,提高村卫生室的医疗水平,确保村民’小病及时看、大病不耽误‘.”陈颖说。
(本报记者 姜 洁)
连线
晋江:年拨款1000万元为村医“养老”
本报晋江3月11日电 (记者 赵鹏) 在福建晋江市陈埭镇第一卫生所,65岁的乡村医生张金臬依然在为病人看病。他工作已有47年,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从2011年起,他每月可以领到400元的养老生活补贴。
与张金臬一样领到每月400元养老生活补贴的,还有赖昌华、陈长源等一批老村医。他们的年龄都已超过60岁,从事乡村医疗工作的时间均已超过40年。他们参与荨麻疹等疾病的乡村治疗,深入群众家中行医,还经常赶夜路出诊,及时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有了村医,小病就近看,方便。”来卫生所看病的杨先生告诉记者。
乡村医生是农村基层卫生保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大量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工作。没有他们,基层医疗卫生工作难以开展,百姓享有的公共医疗资源难以落实。但长期以来,乡村医生的地位未受到重视,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2011年之前,乡村医生退休后没有养老生活补贴,导致了乡村医生“结构老化、人才短缺”.
2011年起,为优化和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发展提升农村卫生事业,晋江市在福建全省率先开展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工作,出台《乡村医生养老保障补助实施意见》。根据意见,晋江市财政每年拨款1000万元,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乡村医生适当补助:对从事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满40年且在岗在册的乡村医生,每人每月给予养老生活补贴400元;执业年限不满40年但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在岗在册乡村医生,每人每月给予补助200元;符合执业资质并在村、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受聘执业累计不满40周年、年龄不足60周岁的乡村医生,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给予每人每年补助1200元。
张金臬等老村医对政府发放养老补贴非常满意。他们认为,这是对乡村医生多年服务基层的肯定,更是对村医职业的鼓励和支持。据了解,晋江市目前有1000名乡村医生被列入保障对象,未来全部1078名乡村医生都将纳入养老保障体系。
老有所养
干劲儿才足
中国人有一半是农民,可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与城市比差距太大。希望上级部门能帮我们村医更新一下医疗设备。
村医没有工资收入,能把补贴落实到位也行。比如公共卫生服务补贴,全村1800多口人,按人头10元算,国家一年给我们村卫生室1.8万元,可落实下来的1/10都不到。问题出在哪儿?听说国家已经有了解决村医养老问题的政策,但是俺们这还没落实。老有所养,俺就能塌下心来为老少爷们看病,不羡慕人家出去打工挣了大钱,也不担心年纪大了没有生活来源。
--山东省安丘市乡村医生潘某
(本报记者 潘俊强采访整理)(我替网友问代表委员)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
|
|
|
共 11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3-4-11 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