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679

中医入门作业

谭丙华 于 2018-6-7 16:31 发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7 16: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谭丙华 于 2018-6-7 16:31 编辑

三因扩约作业(续昨天)
1、风寒暑湿燥火六邪的致病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湿为重浊之邪,黏滞难化。在外因中多指雾露或天雨潮湿,感受者发为寒热,鼻塞,头胀如裹,骨节痠疼。也有因坐卧湿地,居处潮湿,或水中作业,汗出沾衣,湿邪由皮肤流入肌肉、经络,则发生浮肿和关节疼痛重着等症。嗜食膏粱厚味,或过食生冷瓜果、甜腻食品,能使脾阳不运,湿自内生,称做内湿。内湿在上则为胸闷,气分不畅、痰多;在中则为脘痞、呕吐、饮食呆减、消化不良;在下则为腹满、溲少、大便泄泻;也能上至头为面肿,下至足为脚肿,流窜肌肉经络为四肢痠疼。湿暑阴性,与风邪结合为风湿,与寒邪结合为寒湿,比较易治,若与热邪结合为湿热,则如油入面,急切难解,湿热病的症状亦多矛盾,如湿温症身热,足冷,口渴喜热饮,舌苔厚腻而黄,在治疗时须双方兼顾。
燥为秋季主气,亦称秋燥。外感秋燥之邪多在上焦,类似伤风,表现为微寒微热,头痛,口干,唇干,鼻干,咽喉干,干咳无痰,或痰少黏滞夹血,大便燥结等。燥亦为火之余气,热病之后往往发现干燥现象。燥与津血密切关系,津血内亏,燥症易起。凡此皆属内伤,不同秋燥时气外乘。内伤燥症范围较广,在外则皮肤干糙,口唇燥裂,目涩,鼻孔觉热;在内则渴饮、善饥,咽干噎膈,便闭,尿黄短涩等。过服温热之品,或用汗、吐、下法克伐太过,均能伤津亡液,出现燥象,并能酿成痿躄、痉病、劳嗽等重症。
火,从外因方面说,是热邪,由风、寒、暑、燥、湿五气所化。及其燔灼则充斥三焦,表现为口臭、喉痛红肿,舌生芒刺,胸闷烦躁,口渴饮冷,腹满溲赤,甚至发斑发疹,神昏狂乱,迫血妄行,有如燎原之势。五脏亦能化火,称做五志之火。以肝胆之火(又称相火)最为多见,症现目赤,口苦,头昏胀痛,面红耳鸣,睡眠不安,乱梦颠倒,胸闷,胁胀,以及梦遗、淋浊等。不论五气化火或五志之火,多为实火,当用苦寒直折,非一般清热剂所能。阴虚内热,出现潮热盗汗,面颊泛红,虚烦不眠,舌红光剥。或阳虚于下,火浮于上,出现牙痛、心烦、头汗、耳鸣等症,称为“虚火”。虚火当引之归原。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8-6-7 16:31

本版积分规则

本文内容不够精彩,我要自己发布

发布新帖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62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