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3-10-30 22: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病原体被清除 由于正常情况下人体具有强大的防御体系,病原体在入侵部位即被消灭,或从鼻咽部、肠道、尿道及汗腺等通道排出体外,不出现病理损害和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方式有:①非特异性免疫屏障作用,如胃酸的杀菌作用;②特异性免疫清除如从母体获得的特异性抗体、人工注射的抗体和通过预防接种或感染后获得的特异性免疫。
2.隐性感染 又称亚临床感染,病原体只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无临床症状,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临床最常见)
3.显性感染 又称临床感染,即传染病发病。感染后不但引起机体免疫应答,还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恢复期携带者)
4.病原携带状态 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存在于机体的一定部位,并生长、繁殖,虽可有轻度的病理损害,但不出现疾病的临床症状。携带者所具有的共性是不出现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病原携带状态包括带病毒者、带菌者和带虫者。携带病原体超过3个月者为慢性携带者,发生于显性感染之后为恢复期携带者,发生于隐性感染的为健康携带者,发生于显性感染临床症状出现之前为潜伏期携带者。(携带病毒但能排除病原)
5.潜伏性感染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某些部位后,机体免疫系统将病原体局限化,但又不能清除病原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潜伏的病原体才引起显性感染。(不能排除病原)(如水痘、带状疱疹)。
  一般隐性感染者最多见,病原携带者次之,显性感染者比率最低,但一旦出现最易识别。仅少数传染病存在潜伏性感染者。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2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3-10-31 10:04

发表于 2013-10-30 22: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0-31 10: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版积分规则

本文内容不够精彩,我要自己发布

发布新帖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62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