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正常分娩 一、概念 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直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称分娩。 早产: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 足月产: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 过期产:妊娠满42周及以后。 二、影响分娩的因素 影响分娩的因素: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 (一)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逼出的力量称产力。 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 1.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的主要产力,贯穿于分娩全程。 (1)节律性:临产开始时,宫缩间歇期5~6分钟,持续约30秒。宫口开全(10cm)后,宫缩间歇期仅1~2分钟,持续时间60秒. (2)对称性:正常宫缩起自两侧宫角部,以微波形式向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 (3)极性:宫缩以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逐渐减弱,宫底部收缩力的强度几乎是子宫下段的2倍。此为子宫收缩力的极性。 (4)缩复作用:子宫体部肌纤维缩短变宽,间歇时肌纤维重新松弛,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长度 2.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腹压):第二产程时娩出胎儿的重要辅助力量. 腹压在第二产程末期配合宫缩时运用最有效 3.肛提肌收缩力:有协助胎先露在骨盆腔进行内旋转的作用。胎头枕部露于耻骨弓下时,能协助胎头仰伸及娩出;当胎盘降至阴道时,能协助胎盘娩出。 (二)产道 1.骨产道:上面讲的三面五线 骨盆倾斜度:指妇女站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为60°。骨盆倾斜度过大,影响胎头衔接和娩出。 2.软产道:由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及骨盆底软组织构成的管道。 (1)子宫下段的形成:子宫峡部---非孕时长约1㎝,妊娠12周后的子宫峡部扩展成宫腔一部分,至妊娠末期被逐渐拉长形成子宫下段。临产后的规律宫缩使子宫下段快速拉长达7~10cm,肌壁变薄成为软产道的一部分。由于子宫肌纤维的缩复作用,子宫上段肌壁越来越厚,子宫下段肌壁被牵拉越来越薄。由于子宫上下段的肌壁厚薄不同,在两者间的子宫内面形成一环状隆起,称生理缩复环。 (2)宫颈的变化:初产妇----宫颈管先消失,宫口后扩张; 经产妇----宫颈管消失与宫口扩张同时进行。 (三)胎儿 胎儿能否顺利通过产道,还取决于胎儿大小、胎位及有无造成分娩困难的胎儿畸形。 1.胎儿大小 (1)双顶径:判断胎儿大小,妊娠足月----9.3cm。 (2)枕额径:胎头衔接,妊娠足月时11.3cm。中骨盆是10cm,这里枕额径过不了,所以胎儿要俯屈,用枕下前囟径通过。 (3)枕下前囟径:过中骨盆,胎头俯屈后以此径通过产道。足月时9.5cm。 三、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一)衔接 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衔接。以枕额径衔接,部分初产妇在预产期前1~2周内胎头衔接。若初产妇已临产而胎头仍未衔接,应警惕存在头盆不称,这个时候我们要测对角径。 (二)下降 胎儿在下降时要完成一系列的作用,如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 (三)俯屈 胎头以枕额径进入骨盆腔降至骨盆底时,胎头枕部遇肛提肌阻力,变胎头枕额径为枕下前囟径称俯屈。 (四)内旋转 胎头为适应骨盆纵轴而旋转,使矢状缝与中骨盆及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动作称内旋转。胎头在第一产程末完成内旋转动作。胎儿的枕骨与母亲的耻骨贴合在一起,进行内旋转, (五)仰伸 胎儿的脸就出来了。 (六)复位及外旋转 这个时候头出来了,但是肩还出不来,所以就要把胎儿的头和肩同时旋转45°。 (七)胎肩及胎儿娩出 一提一拉,胎儿娩出。
四、先兆临产及临产的诊断 分娩发动之前,孕妇出现预示不久将临产的症状,称先兆临产。 见红-----分娩即将开始比较可靠的征象。 临产开始的标志: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 五、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一)总产程及产程分期 1.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宫颈只能容纳一个手指头)至宫口开全(10cm)。初产妇:11~12小时;经产妇:6~8小时。 2.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开始标志)至胎儿娩出。初产妇:1~2小时,不应超过2 小时;经产妇:通常数分钟即可完成,也有长达1小时者。也就是见到胎头到胎儿娩出的这段时间。 3.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需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 (二)第一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1.临床表现:(1)规律宫缩:产程开始时宫缩持续时间约30秒且弱,间歇期5~6分钟。随产程进展,当宫口近开全时,宫缩持续时间达1分钟或更长,间歇期仅1~2分钟。 (2)宫口扩张:初产妇多是宫颈管先消失,宫口后扩张;经产妇多是宫颈管消失与宫口扩张同时进行。 (3)胎头下降程度 (4)胎膜破裂(简称破膜):宫中快开全了,胎膜破裂对产程有促进作用。如果产程进展慢,在一定的时候可以行人工破膜,加快产和进展。 2.观察产程及处理:(1)子宫收缩:最简单的方法是将手掌放于产妇腹壁上来感觉。 (2)胎心:潜伏期---每隔1~2小时听胎心一次; 活跃期--每15~30分钟听胎心一次,每次听诊1分钟。 (3)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第一产程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 1)潜伏期:规律宫缩至宫口扩张3cm。扩张速度较慢,需8小时,最大时限16小时。 2)活跃期:宫口扩张3~10cm。此期间扩张速度加快,需4小时,最大时限8小时,活跃期又分3期: ①加速期:宫口扩张3~4cm,需1小时30分钟;(踩油门,开始加速) ②最大加速期:宫口扩张4~9cm,需2小时;(达到最高时速了) ③减速期:宫口扩张9~10cm,需30分钟(快到站了,要减速) 记忆:8(潜伏期)4(活跃期)1(第二产程),最大时限×2 胎头颅骨最低点与坐骨棘平面的关系: ①胎头颅骨最低点平坐骨棘平面时,以“0”表达(衔接) ②在坐骨棘平面上1cm时,以“-1”表达 ③在坐骨棘平面下1cm时,以“+1”表达 (4)胎膜破裂:观察羊水性状和流出量,有无宫缩,同时记录破膜时间 (5)血压:宫缩时血压常升高5~10mmHg,间歇期恢复原状。每隔4~6小时测量一次。 (6)饮食与活动:鼓励产妇少量多次进食。 (7)排尿与排便:初产妇宫口扩张4cm、经产妇<2cm时,可行温肥皂水灌肠,加速产程进展。但胎膜早破、阴道流血、胎头未衔接、胎位异常、有剖宫产史、宫缩强估计1小时内分娩及患严重心脏病等,不宜灌肠。 (8)肛门检查 (9)阴道检查 注:宫口开大3 cm,才可用缩宫素 (三)第二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1.临床表现:宫口开全-----第二产程开始的标志。宫缩时胎头露出于阴道口,露出部分不断增大,宫缩间歇期胎头又缩回阴道内,称胎头拨露。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歇时胎头不再回缩,称胎头着冠 2.观察产程及处理: (1)密切监测胎心: 5~10分钟-----听一次胎心。 (2)指导产妇屏气:正确运用腹压是缩短第二产程的关键,能加速产程进展。 (3)接产准备: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扩张4cm且宫缩规律有力时,做好接产准备工作。 (4)接产保护全阴:胎头拨露时使阴唇后联合紧张时,开始保护会阴。 持续枕后位-----转正胎头。 (四)第三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1.临床表现:胎盘剥离征象有: ①宫体变硬呈球形,下段被扩张; ②剥离的胎盘降至子宫下段,阴道口外露的一段脐带自行延长; ③阴道少量流血; ④接产者用手掌尺侧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时,宫体上升而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 以上这些现象就是为了将胎盘娩出。 2.处理: (1)新生儿处理: ①清理呼吸道:娩出首要措施,目的是刺激新生儿的呼吸,新生儿大声啼哭,表示呼吸道已通畅。 ②处理脐带:扎两道线,第二道线外剪断。 ③新生儿阿普加(Apgar)评分及其意义:出生后1分钟内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及皮肤颜色5项体征为依据,每项为0~2分,满分为10分属正常新生儿。对缺氧严重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5分钟、10分钟再次评分,直至两次评分均>=8分。 4~7分为轻度(青紫)窒息,需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吸氧、用药等措施才能恢复。 0~3分为重度(苍白)窒息,缺氧严重需紧急抢救,行喉镜在直视下气管内插管并给氧。 对缺氧较严重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5分钟、10分钟时再次评分,直至连续两次评分均>78分 (2)预防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孕妇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正常分娩出血量多不超过300ml。胎儿前肩娩出----缩宫素10~20U,预防产后出血 胎盘娩出后:肌注麦角新碱0.2~0.4mg,减少出血。--加重心脏负担,心脏病禁用。 第十一节 异常分娩 异常分娩又称难产。影响分娩的主要因素为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 一、产力异常 (一)分类 产力是分娩的动力,以子宫收缩力为主,贯穿于分娩全过程。 正常子宫收缩的特征:节律性、对称性、极性(观察不到)、缩复性。--不正常,产力异常。分为两类:子宫收缩乏力和子宫收缩过强。 (二)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临床特点和诊断 1.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是最常见的原因,肩先露、臀先露,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不能引起反射性子宫收缩,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 2.临床特点:(1)协调性宫缩乏力:特点是宫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均正常,收缩力弱,持续时间短,间歇期长且不规律。 (2)不协调性宫缩乏力:特点是宫缩极性倒置,正常的宫缩极性是宫底收缩强,宫颈弱,现在宫缩极性倒置了,就是反过来了,属无效宫缩。所以产程要延长。 (3)产程曲线异常 1)潜伏期延长: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3cm称潜伏期。初产妇约需8小时,最大时限16小时,超过16小时--潜伏期延长。 2)活跃期延长:从宫口扩张3cm开始至宫口开全称活跃期。初产妇约需4小时,最大时限8小时,超过8小时-----活跃期延长。 3)活跃期停滞:进入活跃期后,宫口不再扩张达2小时以上。 4)第二产程停滞:第二产程达1小时--胎头下降无进展。 滞产----总产程大于24小时 (三)子宫收缩乏力的预防与处理 1.协调性宫缩乏力:发现头盆不称,应及时行剖宫产术;估计能经阴道分娩者。 1)、第一产程 :(1)潜伏期:没有超过16个小时,一般观察,不能用缩宫素和人工破膜(它们必须要宫口开大3cm) (2)活跃期:宫口开大3cm ①缩宫素静脉滴注:协调性宫缩乏力、宫口扩张3cm、胎心良好、胎位正常、头盆相称 ②人工破膜:宫缩正常,产程延长 2)、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①缩宫素静脉滴注:宫缩减弱,乏力 ②产钳助产:胎头位于坐骨棘以下(S>+3) ③剖宫产:头盆不称、未入盆 2.不协调性宫缩乏力:给于哌替啶(度冷丁) (四)子宫收缩过强的分类、诊断、处理 子宫收缩过强:产程缩短,急产(总产程<3小时)----软产道损伤。 二、产道异常 产道异常:骨产道异常及软产道异常,以骨产道异常多见 (一)狭窄骨盆的分类、诊断、对母儿影响及处理 狭窄骨盆的分类 (1)骨盆入口平面狭窄:分内外测量,外测量为骶耻外径<18cm,内测量真结合径为<11cm,包括单纯扁平骨盆和佝偻病性扁平骨盆。 (2)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狭窄:坐骨棘间径<10cm, (3)骨盆出口平面狭窄:坐骨结节间径<8cm,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15cm属骨盆出口平面狭窄(<13 cm肯定出不来,>15cm可以出来, 13-15cm:胎儿3000g以下----试产,3000g以上---剖)。 (4)骨盆测量:骶耻外径<18cm或对角径<11.5cm为扁平骨盆属扁平骨盆。 坐骨结节间径<8cm,耻骨弓角度<90°,为漏斗型骨盆。 (5)估计头盆关系:胎头跨耻征阳性-----头盆不称,是不能入盆的。 三、胎位异常 (一)持续性枕后(横)位的诊断、处理 分娩过程中,胎头以枕后(横)位衔接。胎头枕骨持续不能转向前方,直至分娩后期仍位于母体骨盆后(侧)方,致使分娩困难,称持续性枕后(横)位。 处理:1.第一产程:产程长,应保证产妇充分营养与休息。让产妇向胎腹方向侧卧,以利胎头枕部转向前方。比如是枕右横位------左侧卧, 2.第二产程:初产妇----2小时,经产妇---1小时,胎头双顶径达坐骨棘平面或更低,徒手将胎头枕部转向前方,头盆不称------剖宫产。 (二)臀先露的分类、诊断、处理 1.分类根据胎儿两下肢所取的姿势分类。 单臀先露或腿直臀先露 -----跳水的 完全臀先露或混合臀先露 ----打坐的 不完全臀先露------------------金鸡独立和站立的 2.诊断 (1)临床表现:胎臀不能紧贴宫颈,常导致宫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产程延长。 (2)腹部检查:子宫呈纵椭圆形,宫底触到圆而硬、按压有浮球感的胎头;耻骨联合上方触到不规则、软而宽的胎臀,胎心在脐左(或右)上方听得最清楚。 3.处理 (1)妊娠期处理:妊娠30周前臀先露多能自行转为头先露,不需处理。30周后仍没有转过来的就要矫正。方法有: ①胸膝卧位 ②激光照射或艾灸至阴穴 ③外转胎位术:用于上述矫正方法无效者,妊娠32~34周行外转胎位术 (2)分娩期处理:剖宫产。 (三)肩先露的诊断、处理 胎体横卧于骨盆入口之上,先露为肩,称肩先露 诊断:胎儿上肢脱出于阴道口外,胎头和胎臀仍被阻于骨盆入口上方,形成嵌顿性肩先露。(卡在那儿进不去出不来)宫缩继续增强,子宫上段越来越厚,子宫下段被动扩张越来越薄,子宫上下段肌壁厚薄悬殊,形成环状凹陷。 病理缩复环(病理缩复环----嵌顿性肩先露)---子宫破裂先兆 处理:经产妇、足月活胎:剖宫产。宫口>5cm,破膜不久,羊水未流尽,乙醚深麻醉下行内转胎位术,转成臀先露,待宫口开全助产娩出。 第十二节 分娩期并发症 一、子宫破裂 子宫破裂是指在分娩期或妊娠晚期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破裂。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在产科:血尿和病理性缩复环------先兆子宫破裂) (一)病因 梗阻性难产(嵌顿性肩先露):引起子宫破裂最常见的原因。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1.先兆子宫破裂:子宫病理缩复环形成、下腹部压痛、胎心率异常和血尿,是先兆子宫破裂四大主要表现。 2.子宫破裂:(1)不完全性子宫破裂:是指子宫肌层部分或全层破裂,浆膜层完整,子宫里面的东西流不到腹腔里面。 (2)完全性子宫破裂:是指子宫肌壁全层破裂,宫腔与腹腔相通。子宫里面的东西流到了腹腔里面,就形成了弥漫性的腹膜炎。 (三)处理 确诊先兆子宫破裂,应立即抑制子宫收缩:肌注哌替啶100mg,子宫破裂无论胎儿是否存活。均应尽快手术治疗。 二、产后出血 (一)概念、病因 1.概念: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在我国是产妇首位死亡原因。 2.病因: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4类、 (1)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原因,产程延长、子宫过度膨胀等原因 (2)胎盘因素:胎盘部分剥离、胎盘剥离后滞留、胎盘嵌顿、胎盘粘连、胎盘植入等 (3)软产道裂伤:也可以引起出血,一般量不多 (4)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主要原因,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死胎等 (二)诊断 1.宫缩乏力:出血特点是胎盘剥离后因宫缩乏力使子宫出血不止。流出的血液能凝固。(胎盘娩出发后出血) 2.胎盘因素:胎儿娩出后10分钟内胎盘未娩出,阴道大量流血,应考虑胎盘因素。(胎儿刚出来就出现出血) 3.软产道裂伤:出血特点是出现在胎儿娩出后,量比较少,血色鲜红。 4.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血不凝及不易止血。 (三)处理 1.宫缩乏力:加强宫缩是最有效止血方法,按摩子宫、缩宫素。 2.胎盘因素:胎盘已剥离--取出胎盘,若剥离困难疑有胎盘植入---手术切除子宫。 3.软产道裂伤:应彻底止血,按解剖层次逐层缝合裂伤。 4.凝血功能障碍:补充凝血因子。 注意:产后排尿—否则引起子宫收缩乏力。 三、羊水栓塞 (一)概念 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 (二)病因及病理生理 1.病因:一般认为污染羊水中的胎儿毳毛、胎脂、胎粪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 2病理生理:羊水本身是强凝物质,能促使血液凝固阻塞肺毛细血管,肺动脉压升高引起急性肺水肿及右心衰竭。 (三)诊断:血涂片查找羊水有形物质-----确诊 (四)处理:先改善呼吸循环衰竭,待病情好转后再处理分娩。 1.供氧、抗过敏 2.纠正肺动脉高压 3.抗休克 四、脐带先露与脐带脱垂 脐带先露和脐带脱垂是一个疾病的两个阶段,胎膜未破时脐带露出来了---脐带先露,胎膜破裂脐带脱出于宫颈口外-------脐带脱垂。 处理及预防 1.脐带先露:经产妇、胎膜未破、宫缩良好者,取头低臀高位 2.脐带脱垂:发现脐带脱垂,胎心尚好,胎儿存活,应争取尽快娩出胎儿。 宫口开全:胎头已入盆,行产钳术 宫颈未开全:头低臀高位,将胎先露部上推,给予抑制宫缩药,尽快剖宫产 |
共 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2-6-12 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