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3-12-3 21: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赤白带是赤带、白带相并而下,若热甚于湿,则赤多于白,若湿甚于热则白多于赤。分阴虚湿热、肝热脾湿两类


     一.阴虚湿热
     病因:由于阴虚生内热,脾弱则生湿,湿热交蒸,下注任脉,致带下赤白。
     症状:形瘦内热,头晕目干,腰部酸痛,舌中剥、苔黄腻,脉象细软而数。
     治法:养阴清热,健脾化湿
     方剂:清带汤加减   山药15g  生龙骨20g  生牡蛎20g  生地15g  白芍10  女贞子12g  茯苓12g  贯众12g  

鸡冠花15g。
     方解:山药健脾益肾,龙骨、牡蛎养阴固涩,生地、女贞养阴清热,白芍养血补肝,茯苓益脾渗湿,贯众清热

解毒,鸡冠花清热止带。
     按语:此证属阴虚湿热,以养阴清热、健脾化湿之法,使阴气来复,湿热渐化,则带下可愈。
     二.肝热脾湿
     病因:因肝旺脾弱,肝旺则生火,脾弱则积湿,湿热交蒸,下注任脉,遂至赤白带下。
     症状:面色黄滞,头晕神倦,渴不思饮,便溏溲少,舌苔黄腻,脉象弦数。
     治法:清肝和脾
     方剂:二黄三白汤加减   黄连5g   黄柏,10g   白术10g  白芍10g  椿根皮12g  侧柏叶12g  茯苓15g  苡

仁15g。
     方解:黄连清肝泻火,黄柏清下焦湿执,白术健脾燥湿,白芍补肝敛阴,椿根皮清热化湿,侧柏叶清血分燥热

,茯苓、苡仁益脾渗湿。
     按语:此证系肝热脾湿,以调肝脾,清湿热为法,使肝脾协调,湿热自能化解,而赤白带下自愈。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3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3-12-4 10:14

发表于 2013-12-3 21: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2-4 09: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2-4 1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版积分规则

本文内容不够精彩,我要自己发布

发布新帖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62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