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理论,她它概括了古人对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这个学说被引用到中医药学领域,用以概括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形成了祖国医学的特有的理论体系。
世间万物,皆有阴阳,阴阳平衡,宇宙和谐,自然和谐 ,国家和谐,社会和谐,企业和谐,人人和谐,人与己和谐,五脏六腑和谐
阴阳是代表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矛盾双方的概括。祖国医学用以说明人体和疾病现象的属性,一般来说凡事向上的、向外的、明亮的、活动的、兴奋地、温热的功能的属阳,反之属阴。
#阴阳变化的规律#,#阴阳消长#---阴阳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地进行着“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的发展变化,人体中阴阳不断的变化是生理运动的过程,在这个生理过程中,某一方太过,出现异常现象,就会发生病理变化。
:#阴阳的变化规律#,#阴阳互根#---阴阳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都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依据,这种对立又统一始终贯穿在生命的全过程,阴阳离决生命也就终止。
#阴阳变化规律#,#阴阳转化#--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其对立面转化,即由阴转阳,或由阳转阴,所以祖国医学认为“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就是这个道理。
:
#阴阳在临床的应用#,#辨证应用#--人体有阴阳两方面,双方和谐统一平衡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也就是健康没病,若遭到某些破坏使体内阴阳的任何一方偏胜偏衰,都可能发生疾病,这就是阴阳失调,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根本原因就是“阴阳失调”。
#阴阳在临床的应用##辨证应用#,所以,在临床辨证中首先辨别“阴症”或者“阳症”。例如:发热,口渴,面赤,大便秘结,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脉数等属于“阳症”;怕冷,口淡不渴,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迟属于“阴症”。
#阴阳在施治用药方面#,根据阴阳偏胜偏衰的情况,确立治疗原则,如阴不足滋阴,阳不足要温阳。又“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固阳偏盛要清热,阴偏盛要祛寒。以此来调节阴阳平衡,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阴阳在施治用药方面#祖国医学将药物气味性能也分为阴阳两种属性,作为临床用药的依据,以药性寒热温凉四性来分,寒凉属阴,温热属阳,以药物心甘酸苦咸五味来分,辛甘为阳,酸苦咸为阴,以药物升降浮沉性能来说,升浮为阳,沉降为阴,治疗疾病,就是用药物的阴阳性能作用,来调节人体的阴阳的偏盛偏衰,达到治疗目的。
#五行#指的是木火土金水,它本来是五种物质属性的概念。#五行学说#认为,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发展变化都是由这五种属性的物质不断运行和变化所构成,祖国医学便借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内部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五行的关系#,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相克之中寓有相生,相声和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展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的协调与平衡。
•
#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五行学说#主要是以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相生有相互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相克有相互制约、抑制、克服的意思。#五行相生的规律#是-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克是“我克”“克我”,也叫所胜和所不胜,是事物中制约和被制约,克与被克的度要平衡,自然界及脏腑之间就会和谐。
相生指的是“生我”(母)“我生”(子)的关系,事物并不能够因为关系变得和谐。
”。《黄帝内经》中有一段对话:谈到瘟疫时,黄帝问老师岐伯为什么有些人被传染了却不得病,岐伯的回答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五行的关系#,在#相生关系#中,每一#行#,都具有#生我#(母),和#我生#(子)两方面的关系,又成母子关系。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又都有#我克#(所胜),和#克我#(所不胜)的两方面的关系,又称为所胜和所不胜的关系。
#五行之间的关系#,五行之中任何一#行#太过或不及,都会引起相乗或相侮的变化,乘是乘虚侵袭的意思,侮是欺侮的意思。相乗是过度的相克,超过了正常制约的程度,其规律同相克,但被克者更加虚弱。相侮及“反克”,又叫反侮,即本来是自己所能克胜的,却反而被其它克胜,其规律正好与相克相反。
#五行之间的关系#,例如正常时土克水,若土气虚弱,或水邪泛盛,水就反过来侮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可以用具体明显的水火来比喻,水火不相容,说明水火是一对纪委明显的矛盾双方,根据水火的矛盾特性可以把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划分出阴阳两大类,在人体中身半以上属阳,身半以下属阴,背为阳腹为阴,体表阳体内阴,四肢内侧阴外侧阳。
五行学说是根据木火土金水的五种特性,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把需要说明的事物或现象分成五类,分别归属于五行种种。例如古人所说“万木皆青”“春风吹又生”就形象地概括了“木”“春”“风”“生”“青”的事物现象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因而都归为无形中的“木”类,用五行属性规律说明事物现象联系变化
|
-
-
|
|
|
|
共 16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5-7-6 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