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高子立 于 2013-12-23 17:37 编辑
天基权SLT半导体激光治疗仪采用波长为650nm的光波,该光波被世界医学界称为人体黄金波段的“生命之光”。既能穿透人体的皮肤、脂肪、肌肉、血管壁等组织,又不伤害人体的组织细胞。其发射的激光功率为1——5mw,属于低能量激光,照射的密度远远小于机体和血液的损伤阀值,在进行鼻腔激光照射时,激光穿透人的机体而不会引起机体的任何损伤。大量的激光能量穿透血管壁及其它组织被血液吸收,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被誉为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希望之光”。
技术参数 :
激光发射波长:650nm
激光输出功率:≤5mw
激光器工作电压:≤3v
配电源整流器输入电压:100V-240V
配电源整流器输出电压:9V/150MA
鼻腔照射治疗 :
1、容易定位,疗效更好;2、鼻腔粘膜层薄,透光率好;3、血管网络丰富,受光率好;4、交感、副交感神经丰富,有益于调节。
激光治疗法的应用 编辑本段
激光是20世纪60年代初产生的一项重大技术,被视为20世纪四大发明之一(激光、半导体、原子能和计算机)。
上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首先将低强度激光应用于医学治疗,俄罗斯宇航员将激光能量导入仪带上太空作为辅助治疗和保健的一种重要工具,全世界医学界为之震惊,并将其称为“生命之光”。 近年来,欧、美、日等国科学家已经将低强度激光疗法转移到民间,作为保健、医疗、抗衰老的重要推广项目,并得到各国激光医学应用协会的肯定,低强度激光疗法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疗法”。1960年 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问世;1961年 红宝石视网膜激光凝固机在眼科开始使用; 1963年 激光手术开始应用于肿瘤; 1970年 激光开始应用于治疗高血压等内科疾病; 1973年 奥地利用激光代替针灸做实验; 1975年 第一台激光针灸仪开始用于经络治疗疾病; 1990年 俄罗斯将激光能量导入仪带上太空作为宇航员防治太空病重要工具; 1991年 中国首次引进俄罗斯低强度激光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病症。
医学理论依据 :
A、血液流变学理论 认为缺血性疾病最主要的原因是氧气输送的紊乱和障碍,通过光量子激光照射治疗可活化血液红细胞,从而恢复和提高血液的输氧能力。 B、人体功能调节理论 认为人体生理功能不仅受到体内各功能系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调节的影响,也会受到外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影响。光量子激光治疗仪以激光这个外界因素去刺激体液系、神经系统和经络系统,能有效地调节人体组织器官及整体的功能。 C、激光生物学理论 认为用适当波长和一定功率密度的弱激光照射机体,能引起机体的应答反应即激光生物效应,光量子激光治疗仪的功能参数依据这些进行选择和设定,从而确保了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治疗机理 :
人体血液红细胞是靠自身的血蛋白与进入细胞膜内的氧气相结合来实现携氧功能的。高粘血症、高脂血症的血红细胞被脂肪层和胆固醇包裹住。正常的红细胞被多余的脂肪包裹肿起来,原本正常的红细胞失去了变形、携氧功能,影响氧气的正常输送,从而导致人体器官及细胞缺氧。
激光治疗仪用机理:
MINI SLT半导体激光治疗仪采用波长为650nm的低强度激光通过鼻腔照射,向血液中注入单色低能量光量子促使血中的溶浊脂肪层和胆固醇的酶体如脂蛋白酶、胆固醇转换酶等数量增加,从而剥去了包裹在红细胞外面的脂肪层,有效的恢复了它的通气能力,提高红细胞的携氧功能。
同时,红细胞表面包裹层被剥离,恢复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量,加大相互间排斥力,使原来聚集成团红细胞分散开。还可使血液中的蛋白质(酶和其它功能蛋白质)分子构象发生改变,通过换能性的光化学作用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物效应。激光照射刺激鼻腔内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可使鼻粘膜血管收缩、扩张,从而放射性引起颅内学循环和全身血液微循环的改善。
机理简介
其中包括:
A、改变血液流变学性质(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 血小板聚集能力和红细胞聚集能力,以及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使血液凝固性降低,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液 循环,特别是改善微循环;
B、调整机体内的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状态,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有利于感染性疾病以及与变态免疫性有关疾病的恢复;
C、改善机体中毒状态,增强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体内清除自由基的一种酶)的活性,降低体内中分子物质(MMS)的水平和减少其他毒性物质的堆积,从而保护机体免受自由基、MMS以及其它毒性物质的损害。 因此,本疗法具有非特异性和广谱的治疗作用。
|
|
|
|
|
共 6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3-12-23 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