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故里的乡村医生---宋涛
宋涛,男,乡村医生,1970年出生于孟子故里的一个小乡村,1987年中学毕业后参军,在部队里他毅然放弃了学开车的好机会,选择了去卫生队,干卫生员,这一干医疗就是25年,如今已是不惑之年的他,两鬓发白,眼角也布满了皱纹。
25年来,不论白天黑夜,不论刮风雨雪,只要有病人的呼唤,有病人的需要,他就送医送药到家,田埂地头,荒山野郊,到处都飘扬着他的身影,他把自己的青春、热情都奉献给了他的家乡农民,他以一腔爱民之心,受到了乡亲的交口称赞。他就像一粒能生根开花的种子,用自己的默默奉献,改变着农村缺医少药的现状。
1991年,当他转业回到自己的家乡,被分到了派出所工作,后又到交警队上岗。那时候村里还没有正式的卫生室,一个老赤脚医生也老了,村里人有病要到几里以外邻村去看病,宋涛毅然担负起了义务为村民看病的责任,他利用在部队学到的知识,一边上班,一边给村民看病。
农村的卫生医疗知识缺乏,宋涛自己买了书籍,义务宣传卫生知识,好多的村民手腕,脚腕扭伤,以前都是找神婆子立即捋捋,他看到这个情况后,给他们耐心的讲解,亲自给病人上冷敷。有的病人需要去医院检查,他就亲自带病人去找大夫,回来后早晚抽时间给病人打针。那时候药品匮乏,他就亲自去山上、地里采集中药,用中医、中药的方法、针灸、拔罐、刮痧为病人治病。
这一干就是五年,五年来宋涛感到自己的医学知识不够用了,96年他辞去了工作,改了年龄,勤学苦读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山东医科大学,00年被分配到医院工作。期间他依然没有忘记他的家乡村民,抽时间为村民看病。
上班一年多的他,感觉自己时间是不够用,分夜班,白班,有的病人看病要到医院来找他,很是不方便。他毅然做出了到期盼他、信赖他家乡的选择,放弃了铁饭碗。村里没有卫生室,他就用自家的三间低矮、破旧的老房子,从部队带来仅有的“老三件”诊疗设备,也有过失落和彷徨。但当他看到村民群众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时,他暗暗下定决心:硬件不足软件补,要用精湛的医术赢得病人的信任。他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把在部队、医院专家的经验有机地和临床结合起来,他潜心钻研,奋发向上,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乡村医生。
村民宋长党患了风湿性心脏病,一感冒就加重,为了早日让病人解除痛苦,宋涛联系济南省立医院,亲自送病人做手术。外村来看病的村民,因路程远,他做好饭让病人就餐。03年家住20里外的曹存龙患了面神经麻痹,因为急着去外地工作,要求一个礼拜治好,这可让他犯难了,他就让病人住在家里,一天两次的为病人针灸、治疗,果真一周后病人痊愈,高高兴兴的去上班了。
一个医生取得患者的信任从来不是靠广告、靠包装,而是靠高水平的医疗技术,高质量的服务和高尚的医德,通过病人的体会口耳相传的。他深深知道,做农民的好医生,仅有良好的医术是不够的,还得有高尚的医德。他常说:"医者,先做人,后行医"。在乡村行医生涯中,他始终把医德作为乡村医生的灵魂。村卫生室面向的是农民群众,面向的是弱势群体,在他的村卫生室里他就实施了减、缓、免的收费规定。对经济困难的村民减免医药费10-20%;一时带钱不足的患者可先取药治病,下次来诊时再还欠款;对于特困群众免费治疗,每年减免费用达3000多余元。别人问原因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人不能忘本,不能站在钱眼上。“这些年我总是想,是乡亲们相信我,需要我,是党培养的我。我不能事事算计自己的得失要把工作做好。”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这20多年来,村民们的病痛是他最挂心的,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地无私地奉献着。哪家有人病了,一个电话过来,他立即上门诊疗,有时碰到疑难杂症自己无法救治,他会想方设法帮助病人转到市里医院。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村民宋西强的妻子郝守玲剧烈头痛,晕倒在工作岗位上,他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到地点,郝守玲的同事已经打了急救电话,但他见到病人已经昏迷来不及等救护车。时间就是生命,他当机立断,立即联系车辆和邻居宋长旺一起将病人送到市人民医院,安排病人到急诊室,陪护病人做检查。经上级医生诊断,病人因高血压脑出血,如不及时治疗,极有可能有生命危险。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病人转危为安,他悬着的一颗心安然放下,默默地离开医院,回到家已是凌晨2点多。在医疗工作中,宋涛同志始终把孤寡老人、特困家庭作为重点关注对象。专门为老人们印制了就医优惠卡,每年每人优惠200元。宋光付和他妻子两位五保老人,宋光付患脑中风,老伴患有胃病(后期转癌),长年无人照顾,连基本生活也不能自理,宋涛就定期免费送医送药上门,长达3年之久,从无怨言;村民蒋广兰,患甲亢多年,情绪不稳定,身体一直不好,“屋漏偏逢连阴雨”,家境本来不好的她,06年丈夫宋瑞明又患肝癌不幸去世,留下了3个未成年子女,她几乎丧失了生活的信心,宋涛多次登门劝说、开导,并给孩子和她带去了营养品,鼓励她重新树起生活的信心,并为她垫付了医药费。说起这样的事情群众如数家珍,不胜枚举。他说,人都有个病痛,我是咱村的医生,做好他们的保健医生是应该的。
二十五个春夏秋冬里,他认真执行农村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努力钻研业务技术,热情为村民服务,积极参与防疫保健工作,任劳任怨,靠他那精湛的医术,高尚的情操,救死扶伤,解除患者的痛苦,以一位乡村医生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信念与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一首新时代的奏章。 今年的6月12日,他从网上得知微山县的乡村医生种传玺得了尿毒症,因家庭困难,不能继续治疗。立即在新浪微博、QQ群为种传玺发出救助帖,联系善医行刘凤梅、村医工作站李同强,商量救助方案,13日宋涛与其他村医携带紧急募集善款近5000元,赶往100多公里外的微山湖畔微山县.先去县人民医院看望了正在治疗的种传玺,把几十名村医捐的治疗费交给了透析中种传玺,了解了治疗方案和费用,又赶往种口二村探望传玺的父亲老村医种法志了解家里的经济状况,父亲决定把肾捐给儿子。6月15日他又联系中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济宁新闻中心丁玉胜主任,再次赶往微山县.看望正在治疗的种传玺。积极为种传玺呼吁求救助。
他是一位医术精湛的好医生,医疗改革,当卫生行政部门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模式时,他就积极响应,在他的发动和带领下,邻村许多的乡村医生都加入了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统一整合,实现人、财、物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医疗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村卫生室的技术力量得到了充实,农民群众无不为此改革拍手称好。为了改善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他抽时间发展第三产业,用赚来的钱修建了200多平方米的卫生室,彻底改善了村民的就医环境。08年开始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他老早就认为这是惠及农民群众的大好事,可部分村民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就是认识不到合作医疗的保障作用,于是他又一次发挥了乡村医生的模范带头作用,深入农民家中,比方比圆解释,他还亲自为几家贫困户,捐助了合作医疗基金,又一次受到了村民的赞誉。在迎接市卫生局组织的年度质控大检查,各项工作成绩达标,名列全市榜首。 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每天天明起床,就开始忙碌,监管着村里几百个孩子的防役任务,还监管着两千多口人的合作医疗,地位卑微却至关重要,忙碌却不埋怨,有时候正吃饭会来病人,有时候半夜会有人敲门,一年要干三百六十四天半(大年初一早上没人)没有假期,没有上下班时间(24小时待命),03年抗击非典,09年抗击甲流。虽然没有多高的水平,没有多好的设备,没有多高的待遇,可什么都干,只愿为老百姓解除病痛,行个方便。
他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在乡村医疗这个有限的空间里,默默奉献、任劳任怨、辛勤耕耘、艰苦创业,尽管他的岗位非常平凡,尽管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人不能忘本,是党培养的我,我不能计较个人得失要把工作做好”------他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