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丹城镇近日发生一起丙肝聚集性疫情,目前56人经初筛检测阳性,经采集其中16人进行核酸检测,13人为丙肝病毒阳性。据初步调查,此次疫情中发现的丙肝阳性者均在河南省永城市马桥镇苗浅卫生院接受过静脉推注治疗,疫情可能由不安全注射引起。(据11月28日《人民日报》)
初步判断引起丙肝传播的原因是医生使用不洁针头,家长诉说,医生现在仍在用老式的不锈钢注射器,不是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放在开水中消毒后,重复使用。家长建议医生换针头给孩子打针,加点钱没有关系。但是,卫生院里一位年轻的医生会听从这个建议,年龄稍大的医生从来都不听。
这起事件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反映了农村或基层医疗的一些困境,大致有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面临医疗资源的匮乏,包括医护人员和医疗器具和设备的短缺。在城市大中小医院普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的今天,乡村医生还在使用老式的不锈钢注射器,而且针头重复使用,这首先说明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器具和资源的匮乏,没有钱购买可以杜绝和减少医源性传播疾病的医疗器具,如一次性注射器。这种现象又首先与中国乡村医生举步维艰的生存状况有关。
目前,全国乡村医生约有102万人,他们面临的服务对象比城镇医生的服务对象多得多,要服务于新农合的8.96亿农民。同时,他们没有ZF的资助,现在已经成为自谋生计的人,很多人不得以兼干农活或主要靠种田为生,月收入为数百元。行医42年的河南省通许县大岗李乡苏刘庄村村民、乡村医生马文芳对当地100名乡村医生生存状态的调查表明,月收入最高的1000元,最低的50元,平均月收入342.7元。云、贵、川等地的调查则发现,乡村医生收入更低,月入仅为100多元。
乡村医生生存的困境同样也影响到了乡村医疗条件的改善,导致了他们的服务方式的简陋、简单和简化,往往就是一个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和一些头痛脑热的药物和老式注射器,有的地方的卫生站已成为空壳卫生站。加上经费不足导致的乡村医生培训不到位,乡村医疗的种种问题也就油然而生。例如,贵州省近年来在农村卫生人员培养的省级财政投入上一直为零,全部依托国家项目,如“两癌筛查”、“突发传染病判断和信息报告”等国家专项培训项目。由此导致贵州一些偏远地区医疗纠纷时有发生。
二是对农村医疗卫生管理十分不完善,也缺乏上级部门的监督。一方面,乡村医生从业存在操作不规范的问题,例如不按医疗程序消毒、滥用抗生素、开大处方、在诊治病人时不戴口罩、手套,直接与病人接触,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因此他们本人和卫生室很容易成为二次传染的源头。这次河南省永城市马桥镇苗浅卫生院的医生不消毒针头就是不规范操作的典型表现。
另一方面,一些地区的乡村医疗站由于缺钱,于是通过滥用抗生素、开大处方来挣钱,而不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重复使用针头又可以省钱。因此,原本应该严格医疗科学操作规程的无菌操作也形同虚设。回到安徽56人感染丙肝的事情上,且不说医生不换针头的行为是违反医疗操作规程的,即使是用开水消毒针头也不符合要求。因为要消灭或预防丙肝病毒必须在100摄氏度的高温下消毒5分钟,也可用高压蒸气和甲醛熏蒸等方式,丙肝病毒对一般化学消毒剂也都很敏感。
三是基层医护人员医疗技术的低下和医疗伦理的缺失,这也是这件悲剧发生之后很多网友的第一反应。无可厚非,医生按照医疗操作规程进行消毒以及注射是医生最基本的职业操守。这个事件当中医生的责任心是应该为公众拷问的,但单纯拷问医德伦理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
今天,乡村和基层已成为疾病传播和公共卫生的短板和最脆弱的环节,极有可能成为酿发公共卫生灾难的源头。要防止这种现象,就必须首先解决乡村医生的生存状况,例如,像解决农村代课教师的身份一样给予他们公办医生的身份,解决他们的养老和生存问题,投入适当的资金培训乡村医生并添置必要而适用的医疗设备,并在医疗技术和医德上严格培训和严格要求。如此,方能加长中国公共卫生医疗的短板,避免公共卫生灾难的频频发生。
|
|
|
|
|
共 2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4-2-19 0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