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的病证有胃热、胃寒、胃实、胃虚,四者可错综互见。胃寒易伤元气,胃热耗损胃阴。 一、胃热 主要病证:胃脘阵痛,病势急迫,心中烦热,嘈杂易饥,吞酸,呕吐,或食入即吐,甚则呕血,口渴喜冷饮,口臭,牙龈肿痛糜烂,,便秘,舌苔黄,脉数。多见急性胃肠炎 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牙周炎、口腔溃疡等。 治法:清胃泻火。 方药举例清胃散加减。药如黄连、山栀、黄芩、大黄、芦根、石膏、知母等。 二、胃寒 主要病证:胃部胀满冷痛,持续不止,受凉饮冷加重,怕冷喜热,得温则舒,呃逆,呕吐清水,或食后良久而吐出,舌苔白滑,脉沉弦。多见于慢性胃炎、溃疡病、幽门梗阻 、胃神经官能症等。 治法:温胃散寒 方药举例:温胃饮加减。药如附子、干姜、吴萸、高良姜、沉香半夏等。 三、胃实 主要病证: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呕吐酸腐,嗳气泛酸,口臭,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多见于消化不良、急性胃炎和消化道疾病。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举例:保和丸加减。药如六曲、山楂、枳壳、莱菔子、半夏、陈皮、厚朴等。 四、胃虚: (一)胃气虚寒 主要病症:胃脘隐痛,空腹时明显,食后减轻,喜热喜按,多食不易消化,泛吐清水,,大便不成形,舌苔淡白,脉细。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等。 治法:温胃健中 方药举例:黄芪健中汤加减。药如黄芪、桂枝、白芍、炙甘草、饴糖、生姜、大枣等。 (二)胃阴不足 主要病症:胃部灼痛,心嘈易饥,或者思饮食,稍食即胀,干呕恶心,口干咽燥,大便干燥,形瘦,舌淡红少苔,脉细数。多见于萎缩性胃炎、发热病后期、糖尿病等。 治法:滋养胃阴 方药举例:沙参麦冬汤加减。药如沙参、麦冬、玉竹、川石斛、天花粉、白芍、甘草等。 五、兼证 (一)脾胃不和, 主要病证:胃部饱闷发胀,隐痛,食少,食后不易消化,嗳气甚则呕吐,腹胀,大便溏薄,舌苔薄白,脉细。多见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 治法:健脾和胃 方药举例: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药如广木香、砂仁、党参、白术、炙甘草、半夏、陈皮等。 (二)肝胃不和 主要病症:胁肋胀痛,脘部满闷隐痛,食少,嗳气吞酸,呕吐、或嘈心,吐酸苦水,舌苔薄黄,脉弦。见于慢性胃炎、溃疡病、肝炎、慢性胆囊炎、胃神经官能症等。 治法:疏肝和胃 方药举例: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减。药如柴胡、白芍、枳壳、甘草、吴萸、黄连、川楝子、半夏、香附、煅瓦楞子等。
|
共 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4-4-10 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