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4-5-23 11: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疑患感冒,父母将5个月大的男婴(小杰)送往医院,不想4小时后等来的却是孩子死亡的噩耗。年轻的母亲情绪激动、悲痛欲绝。治疗过程中,医患双方少有沟通,患者家属对治疗过程充满质疑,医患双方陷入一场纠纷之中。想要打开“沟通之门”为何这样难?

儿子突然死亡 家属充满质疑

“早上9点多才送过来,那时还会用力地抓我的手,怎么突然就没了?”5月19日下午4时许,来自漳浦石亭镇的黄宽寿,坐在福建省漳州市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门口,欲哭无泪。2个多小时前,黄宽寿被医院告知,他才5个月大的儿子小杰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据黄宽寿介绍,他5个月大的儿子此前已感冒4天了,18日凌晨2点左右突然高烧,他和孩子的母亲给孩子擦身降温后,早上8点左右,给孩子用了石亭镇当地一家诊所的退烧药,体温得到了控制。“但考虑到孩子感冒多日不见好,精神状况看起来不佳,打算送到市区大医院再看看。”黄宽寿说,上午10点钟左右,他和孩子的母亲将儿子送到漳州市医院儿科急诊室救治。

本以为来到大医院,儿子很快将病愈出院,却没想到等到的是噩耗。

“我在重症监护室门口等了那么久,医院为什么没有及时将孩子的险情告知?孩子死亡后,病历的封存过程为什么不对死者家属透明?”对于儿子的突然死亡,黄宽寿充满了质疑,并拒绝在病历封存袋上签字。

医院:死因是重症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

漳州市医院小儿急诊室接诊的医生说,小杰一来到医院,就送到急诊抢救室,他们马上给小杰吸氧,进行心电监护。“经检查,在吸氧情况下,小杰的血氧饱和度是正常的,呼吸、心跳等也在正常范围内,但是意识不是很清楚。”杨医生说,因为人意识清楚时,检查时会哭,但小杰并没哭,“绝对不是感冒,根据小杰的病情,我本来想将他安排在儿科住院病房住院治疗,但因没床位,我们就将他送到重症监护室了”。

而漳州市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周医生介绍,19日上午10:05,小杰到该院小儿急诊室登记,经医生诊断,小杰昏迷,昏迷原因待查,伴有支气管肺炎。10:27,办理住院手续到了重症监护室,考虑小杰有重症肺炎、心衰等症状,检查完就将病情通知家属了,并签署了一些知情同意书。后来发现小杰呼吸不好,又让家属签署了同意书后,给小杰上了呼吸机抢救。

19日13:15,小杰心跳没了,经抢救半小时,13:45,小杰心跳仍没恢复,抢救无效死亡。

对于小杰的死因,周医生称是“重症肺炎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所致”。

卫生局已介入调查

19日下午,纠纷发生后,漳州市卫生局已介入调查。

在漳州市医院一办公室里,该局医政科一余姓工作人员对家属与院方进行沟通、协调。“发生这样的事,大家都不愿看到,我们只能协调,最重要的是医生和家属要相互理解。”余说,对于孩子死因及医院是否存在过错,只能通过医疗事故鉴定后才能确定。

反思:医患之间缺少沟通

19日下午5点左右,黄宽寿和10多名情绪激动的家属见到了几名当事医生。这是小杰送到医院后,黄宽寿首次听医生详细解释孩子的病情发展,但他对很多细节都充满质疑。

周医生说,孩子送进来后,诊断出有重症肺炎,出现心衰、体衰等症状,进入重症监护室不久,他就将病情告知了孩子的父亲,并由他签字后使用了呼吸机。“当时我听得并不是很明白,一堆的专业名词,医生也没有多解释,我就签字了。”黄宽寿说,在那之后,他在病房门口等了几个小时,没有任何人告知他孩子病情的进展情况。直到下午1时许,孩子的姑妈焦急敲门询问,一个医护人员开窗告知,孩子已经停止心跳,然后不由分说地关窗离开。“我们已经按照医院的要求对家属履行告知义务,程序上没有问题。”周医生说。

但从始至终,黄宽寿并不真正了解儿子病情的严重性及治疗实时情况。

医生在与病人家属的沟通上,就不能多做点工作吗?

漳州市医院医务科的工作人员王先生说,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工作特殊,不可能实时向家属反馈病人情况。另外,因病人家属的文化程度、知识背景都不一样,一一对病情作详细解释有很大困难,所以医护人员也大都没有那样去做。

打开“沟通之门”为何这样难?

“孩子已经停止心跳。”医护人员冷冷的一句话后,关上重症监护室的小窗,转身离开,留下病人家属的眼泪、不解与愤怒。

漳州市医院作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集中了漳州优秀的医疗资源。由于求医问药者众多,病人排1个多小时的队,看几分钟的病已是常事,想多问几句病情更是成为奢望。

医院对于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如此的不耐烦,当治疗失败,患者找上门时,如何好意思去抱怨家属的不理解和过激?

对此,院方称,一一解释有很大困难。但是,不能因为“难”就不去做,一次又一次因缺乏沟通而引起的医疗纠纷,还不够引起院方的重视和反思吗?

我们期待着,漳州市医院能放下“老大”架子,医生们主动打开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之门,铺就相互信任之路。

不通则痛 医患关系死结需打通

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纠纷增加、医患纠纷升级进而演化为医疗暴力事件。众多事例有力地说明当今的医患关系存在许多不和谐:患者就诊心存疑虑,医生行医如履薄冰,医患双方诚信的缺失,医患矛盾愈发尖锐。

虽然社会不断的进步,医疗技术不断的提高,但仍旧不是所有疾病都可治愈。面对很多顽疾、不治之症,医生也束手无策,有些疾病的治愈率也不可达到百分之百,单纯的技术水平有限并不会导致医患纠纷,而且患者要明白在出现医疗纠纷时,采用暴力手段有时对患者自身也是二次伤害。

医患纠纷,究其根本还是在于医患沟通上。很多医生一副冷冷的面孔,为患者或家属解释病情都是很不耐烦,经常性地拿一些晦涩难懂的医学专业术语来搪塞患者或者家属,使得医患双方对病情的理解有偏差,对治疗情况的预期有偏差,最后一个悲痛的结果引发了一场医闹。所以说,医患纠纷不通则痛!

解决医患纠纷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就要加强医护工作者自身修养。“医者仁心”,古往今来,医务人员承担着救死扶伤的重要使命,享有悬壶济世的美誉。医护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专业技术,努力提高技术水平,总结业务经验,提高确诊率和各种急诊抢救的成功率。同时也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水平修养,时刻做到以人为本,从患者的利益角度出发,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注意与患者及家属进行良好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配合和谅解;认真对待患者及其家属的投诉,及时耐心地处理好已经出现的医疗纠纷。

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规定,对医患沟通进行规范管理。医务人员要充分尊重和维护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体恤患者的痛苦,同情患者的困难;多听病人的询问,多向病人介绍病情、治疗效果、用药和检查目的,关心病人在就医过程中的生活或不便,使医患双方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医院要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及时受理和处理患者投诉,定期吸取和收集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建议,并及时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通过畅通医患沟通,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最后,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建立行之有效的医疗事故应急体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改进医疗纠纷处理方法,特别是要建立起医院安全保障机制,特别是在矛盾焦灼升级之时,医生能够等到有效安全保护,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安抚,不再出现“二次伤害”。最重要的还是要转变以药养医的体制,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重树医疗系统信用,从根本上缓解医患紧张关系。

和谐的医患关系靠心灵的理解、感情的沟通来维系。不通则痛,医患关系存在死结。也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打通这些死结,消除心中的芥蒂,才能构筑起和谐医患关系!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2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4-5-23 13:33

发表于 2014-5-23 11: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通则痛,医患关系存在死结.重点是沟通.沟通!沟通!!!!
发表于 2014-5-23 13: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版积分规则

本文内容不够精彩,我要自己发布

发布新帖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62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