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4-6-15 08: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吞咽功能障碍是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造成营养成分摄入不足,同时易导致吸入性肺炎、脱水及心理障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影响患者的康复与治疗。笔者采用针灸、吞咽治疗仪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吞咽障碍取得良好效果。
        针灸治疗  患者取坐位,取0.4×50毫米针,风池穴、翳明穴、供血穴,刺入1~1.5寸,针尖稍向内下方,施以每分钟100转捻转手法各约15秒钟,留针30分钟,其间行针3次后出针;再取廉泉穴、金津穴、玉液穴,用60毫米长针向舌根方向刺入1~1.5寸,吞咽穴、治呛穴、发音穴分别直刺0.3寸。上述各穴位需要快速捻转运针15秒钟后出针不留针,每天1次。

        吞咽治疗仪治疗  治疗前,根据吞咽治疗仪的诊断程序,首先进行吞咽障碍程度评定,再根据诊断选择适宜的治疗程序及强度进行吞咽治疗。治疗每天1次,时间为30分钟,30天为1个疗程。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包括基础训练和摄食训练。基础训练:一、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咽部冷刺激是将湿棉棒冷冻备用,操作时,将冰冻棉棒蘸少许水,轻轻刺激患者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二、声门闭锁训练,患者坐在椅子上,深吸气后屏气,同时双手掌撑向椅面,用力推压,此时胸廓固定、声门紧闭;继之,突然松手,声门陡开,呼气发声。三、门德尔松(Mendelsohn)法,即指导患者在吞咽中自己感觉喉的提升,尽量延长喉在最大提升位置的时间。四、舌肌训练,由治疗师做被动训练,用纱布裹住患者舌头,并用手指捏住舌头进行各个不同方向的牵拉运动,然后将舌头还原;或让患者的舌头做水平、后缩、侧方运动和舌背抬高运动,并用勺或压舌板给予阻力。以上训练根据不同的患者选用不同的方法,每次训练10次左右,每天1次。

        摄食训练为,能坐起的患者取坐位,颈部微向前屈,以减少食物反流及误吸;不能坐起者取30度半卧位,辅助者位于患者健侧。食物的形态应根据吞咽障碍的程度及部位,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来选择,容易吞咽的食物特征为密度均一、有适当黏性、不易松散,通过咽及食管时容易变形,不在黏膜上残留。此外,患者要兼顾食物的色、香、味及温度。患者先以少量(3~4毫升)尝试,以后酌情增加。同时,患者可采用口吞咽、交互吞咽、侧方吞咽、点头样吞咽等辅助吞咽动作。治疗师依据患者吞咽障碍特点选择适当康复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训练,根据障碍恢复情况适时调整康复计划,训练时间为20~30天,每天1次。

        正常的吞咽需要大脑、口腔、咽喉和食管等器官相互协调,卒中病变直接破坏神经功能,使病灶周围的神经细胞功能受损,导致与吞咽有关的肌肉运动功能低下。针灸取颈咽部穴位,直接刺激脑部通向咽部的经络,具有通经活络、利咽通窍的功效,同时可以改变脑局部血流量,兴奋大脑皮层,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从神经系统的通路来说,吞咽困难是因卒中损伤大脑皮层或皮质脑干束所致的假性球麻痹或脑干梗死,直接影响吞咽迷走或舌下神经核性或核下性损害,产生真性球麻痹。针灸具有兴奋或调节咽部神经功能的作用,加速吞咽反射弧的修复和重建。治疗师将吞咽治疗仪电极放置在患者的颈部,通过输出电流,对喉返神经、舌下神经、舌咽神经等与吞咽功能相关的神经进行刺激,促进麻痹受损的神经功能恢复,从而加强吞咽肌群的运动,缓解废用性肌萎缩,加强其功能及改善咽喉部血流,实现吞咽反射弧的恢复与重建。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或抑制异常的反射,使神经网络重组及侧支芽生,皮质感觉区扩大,使与吞咽有关的肌肉运动协调性和灵活性加强,可防止咽下肌群发生废用性肌肉萎缩,加强舌肌、咀嚼肌的按摩及运动,提高吞咽反射的灵活性。

        笔者运用针灸、吞咽治疗仪配合康复训练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可以改善吞咽功能,减轻吞咽障碍,为患者的早期康复打下良好基础,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总有效率达85%.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2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4-6-15 11:02

发表于 2014-6-15 11: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本版积分规则

本文内容不够精彩,我要自己发布

发布新帖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62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