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以发热、耳下腮部肿痛为主症的急性传染病。 [诊断] 1、起病时可有发热,1-2天后可见以耳垂为中心漫肿,边缘不清,皮色不红,压之有痛感及弹性感,通常先见于一侧,然后见于另一侧。 2、腮腺管口或可见红肿。腮腺肿胀约持续4-5天开始消退,整个病程约1-2周。 3、病前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 4、血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稍有增高和降低,淋巴细胞可相对增加。 5、尿和血淀粉酶可增高。 [治疗] (一)中医治疗 1、温毒袭表 主证:发热轻,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肿大,压之疼痛有弹性感。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14- 治法:疏风清热,消肿散结。 方药:银翘散加减。 2、热毒蕴结 主证:壮热,头痛,烦躁,腮部漫肿,疼痛拒按。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3、毒陷心肝 主证:腮部肿胀,高热不退,嗜睡,颈强,呕吐,甚则昏迷,抽风。舌质红绛,苔黄糙,脉洪数。 治法:清心开窍,熄风止痉。 方药:紫雪丹或至宝丹口服。 4、邪窜肝经 主证:腮部肿胀,发热,男性睾丸肿痛,女性少腹痛。舌质偏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泻火,疏肝散结。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龙胆草、荔枝核、延胡索、枳壳、赤芍、桃仁等。 (二)西药治疗 1、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可静脉使用病毒唑,有细菌感染时加用抗生素。 2、金黄膏外敷患处。 3、对症治疗。 十、水 痘 水痘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出疹性疾病。病原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临床特点为皮肤粘膜同时存在斑丘疹、水疱疹和结痂。 [诊断] 1、初起有发热,流涕,咳嗽,不思饮食等症,发热大多不高。在发热的同时,1-2日内即于头、面、发际及全身其他部位出现红色斑丘疹,以躯干部较多,四肢部位较少。疹点出现后,很快变为疱疹,大小不一,内含水液,周围有红晕,继而结成痂盖脱落,不留疤痕。
-15- 2、皮疹分批出现,此起彼落,同时丘疹、疱疹、干痂往往并见。 3、起病2-3周前有水痘接触史。 [治疗] (一)中医治疗 1、风热犯表 主证:发热轻微,鼻塞流涕,偶有喷嚏及咳嗽,疹色淡红而润,疱浆清亮,点粒稀疏,躯干为多,二便如常。舌苔薄白,脉浮数或略数。 治法:疏风清热除湿。 方药:银翘散加减加滑石。 2、热毒炽盛 主证:壮热烦渴,面赤唇红,便秘溲赤,痘大而密,疹色红赤或紫暗,疱浆较混,根脚较硬,口、眼等处亦见疱疹或溃疡。舌苔黄糙而干,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 方药:清胃解毒汤加车前子。 (二)西药治疗 主要是对症治疗,如剪短病儿提甲,戴手套以防抓伤,勤换内衣裳,可用消毒水洗浴、局部涂以明矾洗剂,也可用利巴韦林、无环鸟苷静滴治疗。 十一、“昏迷”应急预案 昏迷的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运动和感觉功能失常。最常见的病因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此外颅脑损伤,颅内出血,缺氧性脑病,药物或食物中毒,意外事故(触电、溺水等)及代谢性疾病,肝昏迷、尿毒症均可引起昏迷。 (一)临床表现:浅昏迷表现为意识丧失,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强痛刺激可有肢体防御性反射。部分反射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反射仍可存在。无自主运动但可出现谵妄和躁动,生命体征可维持或不稳定,体温不升,呼吸浅或不规则,脉搏弱而慢,血压可下降。 (二)辅助检查 1、血、尿、大便常规,必要时检测尿糖、血糖、血电解质、血培养、脑脊液常规、生化及培养、肝、肾功能、血气分析等。
|
|
|
|
|
共 2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4-7-17 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