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30

灸派溯源

孙马村卫生室 于 2014-10-7 11:41 发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7 11: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灸法和针法一样,是针灸技术和临床方法的主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灸法较针法安全简便,易于推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颇为盛行。
用艾作材料点燃,烧灼肌肤为灸法的本源。古代灸法多用作艾柱灸,由直接灸发展到隔物灸,明代出现了用艾条施灸,并在艾条中加入药物。重灸派是重用灸法防治疾病,或对某一类疾病使用特殊灸法、有独特见解、疗效显著的一个针灸流派。从操作方法上分化脓灸派(即艾柱灸派)、隔物灸派、药条灸派(亦称艾条灸派)等;从适应症上分热证忌灸派与热证可灸派以及临床灸派等。
1.化脓灸派代表人物的学术特点与成就
《甲乙经》发灸疮之说属最早记载。南北时代的《刘涓子鬼遗方》问世,进一步肯定了它在外科领域的功效。此派的代表人物有陈延之、王焘、窦材。
陈延之是晋隋时代医家,著有《小品方》,该书是一部倡导灸法的重要方书,并与《伤寒论》并成为隋唐医家必修本。陈氏重视灸法的运用,其学术特点归纳如下:取穴精少,一般取穴1个,最多不超过3个;灸量应足,部位要准。
王焘是唐代医家,著有《外台秘要》,其灸治学说主要是扬灸弃针,对灸法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学术特点:认为针法深奥,难以掌握,因而唯取灸法;绘制彩图,明示禁忌;博彩灸法,随症施治。
窦材是南宋医家,著有《扁鹊心书》,窦氏重视阳气的作用,临证重用灸法,对灸法理论有重要贡献。学术特点:灼艾养生,须识扶阳,把艾灸列为第一位的养生之法,用灸特点是壮数多;温补脾肾说,取穴多局限于脾肾两经;病须早灸,大病宜灸,灼艾第一。
2.隔物灸派代表人物的学术特点与成就
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首先记载了隔蒜、隔盐、隔椒等多种隔物灸法。历代常用隔物灸的学者不少,元代朱丹溪对隔物灸应用较多,治疗病种也很广泛,其次是明代的薛立斋,在用隔物灸治疗外科疾患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
隔物灸派所用间隔物品,后世不断扩展,从历代文献中可以查到的有四十种左右,包括植物、动物、器皿等。
(深圳市灸大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销售的隔物灸仪,就是源于传统隔物灸的现代电子灸疗仪器。)
3.药条灸派代表人物的学术特点与成就
此派崛起于明清时代,最早记述者为明初朱权的《寿域神方》。最早的艾卷并不掺入药末,只是到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中才于艾绒中加入麝香、穿山甲、乳香等药末,并名之为雷火神针或雷火针法。清代的范毓奇、李学川、陈修园、孔广培等人加入的药物又有不同,并名为太乙针、太乙神针。
太乙神针的主治范围十分广泛,以治疗胸腹内脏为最多,包括脾、胃、女子胞、阴器、膀胱、肺、心等。一方面反映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另一方面反映出太乙神针可用以补虚,通过温补脏腑之阳气,恢复脏腑的功能状态。
4.热证忌灸派代表人物的学术特点与成就
代表任务是张仲景,他把热症用灸的不良后果描述的十分可怕,甚至认为可以导致生命危险。告诫人们无论是阴虚的热证或阳盛的热证,均不宜用灸法,提到伤寒胸胁痛及腹满不可妄用艾灸。
5.热证可灸派代表人物的学术特点与成就
明代龚居中是其代表。他在《红炉点雪》中明确指出灸法用于寒热虚实诸症无往不宜。“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其实,热证可灸说在明代以前,已经有不少医家做了论述,朱丹溪也在理论上有阐发,认为热证用灸乃从治之意,灸法之所以能用于阴虚证,是因为灸能补阳,“阳生则阴长”之故,热证可灸说上升为理性认识。(北京中医药大学 李志刚)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4-10-7 11:41

本文内容不够精彩,我要自己发布

发布新帖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62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