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研究进展 摘要: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是儿科常见的临床现象,发病率高,病程长,缠绵难愈。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在本病的治疗方面研究颇多,疗效显著。本文对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中医外治法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临床现象,主要指1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反复呼吸道感染病程长,缠绵难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及生长发育,并对儿童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1987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了《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参考标准》[1]:年龄0-2岁者,上呼吸道感染每年超过7次,下呼吸道感染每年超3次;年龄3-5岁者,上呼吸道感染每年超过6次,下呼吸道感染每年超过2次者;6-12岁者,上呼吸道感染每年超过5次者,下呼吸道感染每年超过2次者(注:第1次感染距第2次至少7天以上;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加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不足者需观察1年)。 RRI在中医学中没有与之对应的病名,多属中医“体虚感冒”、“虚人感冒”、“久咳”、“自汗”等范畴[2]。历代典籍中也有颇多相关论述,如《幼科直言》中“或自汗、或病后标虚,时时伤风,体弱或泄泻者,不便重用发散”。清代李中粹《证治汇补·伤风》曰:“有平昔元气虚弱,表疏膝松,略有不慎,即显风症者”。又曰“如虚人伤风,屡感屡发,形气病气俱虚者,又当补中,佐以和解,倘专泥发散,恐脾气益虚,腠理益疏,邪乘虚入,病反增剧也”。 1.病因病机 历代医家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机研究颇多,认为其主要与小儿生理特点相关。《小儿药证直诀》云:“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温病条辨·解儿难》指出:“小儿„„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黄帝内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见本病发病关键“不在邪多,而在正虚” [3]。病性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肾三脏虚弱,标实多为肝郁、挟热、挟滞、挟痰(湿) 、挟瘀[4]。小儿肺常不足,藩篱疏薄,卫外不固,稍有不慎,外邪侵袭。娇脏遭伤则不易愈。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脾本不足,肺宣降失常,气机壅滞,影响脾胃功能,脾气虚致运化失调,母病及子,又致肺虚。脾肺不足,易于
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
健康饮食 养生问题 母婴保健 养生小常识
复感,久病伤肾,肾气虚则疾病经久不愈,更致脾肺不足。小儿“肝常有余”,且现代独生子女骄纵任性,易致肝郁,肝木亢盛,侮金乘土则治病。小儿为“纯阳之体”,易于从阳化热,且小儿乳食不知自节,脾胃受损,宿食内停,而成积滞,积滞化热。脾失健运,升降失常,水液内停则聚湿成痰。“气为血之帅”,肺脾气虚则无力行血,久必致瘀。本虚与标实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本虚则易感邪而成实证,标实又可进一步加重本虚,循环难愈,故小儿RRI的治疗应标本兼治,扶正祛邪。 2.中医外治法 在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西医方面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中医重视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从整体出发,综合调理机体各脏腑功能,在认识和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中药疗效好,副作用小,接受度高,近些年发展迅速。尤其是中医外治法,以其应用方便,痛苦少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 中医外治法,主要依据中医“内病外治”的理论,以经络、脏腑理论为指导,通过调节脏腑气血功能、调和营卫、疏通经络等,进而达到对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完善,实现祛邪治病的效果[5]。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黄帝内经》即记载有九针、火芮、灸、浴、涂等疗法。
《伤寒论》创用了塞鼻、舌下含药、粉身等法。古代医家即对中医外治法也有较多阐述,如吴师机《理瀹骈文》云“病之所至,各有其位,各有其名,各有其形„„按其位,循其名,核其形,就病以治病。外治非谓能见脏腑也,皮毛隔而毛窍通,不见脏腑,恰直达脏腑也”,又有“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黄帝内经》云“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皮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 2.1 香佩疗法 香佩疗法即运用芳香类药物,其挥发物通过呼吸道刺吸入或局部皮肤渗入,发挥辟秽化浊,开窍醒神,扶正祛邪等作用,从而达到治病祛邪,强身健体的目的。香佩疗法历史悠久,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熏燎、艾蒸等记载。《山海经》中亦有“熏草„„佩之可以已疠”。 香佩疗法主要通过呼吸道黏膜发挥作用,故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有显著的疗效。纪战尚、王湘茗等[6]将黄芪、苍术、防风、辛夷、白芷、柴胡等扶正固表、健脾益气、清热解毒的中药制成防感香袋,予58例RRI患儿随身佩戴,连用3
月。实验结果显示:防感香袋治疗后患儿IL-2、IFN-γ、CD4+、CD4+/CD8+均明显升高,表明其对RRI患儿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白启明、王岩[7]将120例RRI患儿分为治疗组(佩戴由苍术、甘松、白芷、等芳香类药物制成的药囊)、对照Ⅰ组(服西药卡慢舒)、对照Ⅱ组(佩戴米粉香囊),连续治疗4个月,随访观察1年。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达92.5%,高于对照Ⅰ组(80%)和对照Ⅱ组(21.2%)。张军[8]通过在RRI患儿枕边放置具有提高免疫力功效的防感香囊来治疗复感儿,观察RRI患儿56例,总有效率达100%。 近年来,在中药香佩疗法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中药被制成挥发油应用于临床。中药挥发油是通过现代科技提取的中药中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多具有抗菌、抗炎等作用,具有药物浓度高,应用方便,疗效好等特点。金珍珍、陈华等[9]通过给免疫低下大鼠雾化吸入中药熏香剂挥发油,发现其可提高大鼠血清sIgA、IL-6水平,发挥预防性免疫调节作用。 2.2 敷贴疗法 穴位敷贴疗法是一种古老的疗法,最早见于《素问》,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主要是通过穴位刺激作用和特定部位的药物吸收来达到治疗作用,现代应用中多与中医特色疗法“冬病夏治”相结合。清代名医徐灵胎云:“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夏季人体阳气最盛,毛孔张开之时,运用补虚助阳等药物进行穴位敷贴可以驱除人体内阴寒之气,调和阴阳,激发正气,将冬病之夙根消灭在蛰伏状态,从而治愈虚寒类疾病[10]。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多在冬季或受寒而发,缠绵不愈,日久阳虚气弱,正气不足,近年来应用穴位敷贴疗法效果显著。 黄俊勇[11]运用三伏贴于夏季三伏贴敷于肺俞、膏肓、定喘、天突穴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40例,治疗2年,观察一年,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达88%。周盈、许凌霞[12]取30例RRI患儿,于夏季三伏及冬季三九行中药穴位敷贴,治疗2-3年,观察6个月。结果显示:治疗后平均呼吸道感染次数、感染持续时间和使用抗生素的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或缩短,且治疗后IgA水平明显升高,均具显著差异。提示中药穴位敷贴可提高RRI患儿免疫功能,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杨涛[13]取44例RRI患儿,根据患儿体质分证论治:痰湿内蕴者予白芥子、
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
健康饮食 养生问题 母婴保健 养生小常识
皂荚敷双肺俞,白天使用;气阴不足者予五倍子敷神阙穴,白天使用;阴虚火旺者予肉桂敷双足涌泉穴,睡前使用;隔日1次,治疗1月,观察2月。结果显示:总有效率痰湿内蕴型达88.2%,气阴不足型达75%,阴虚火旺型达90.9%。此研究对穴位敷贴疗法做了更为具体细致的探讨,提示通过辨证施治,穴位敷贴疗法对各型RRI患儿的治疗均可达到满意效果,为提高疗效和临床广泛应用提供了指导。梁捷梅、廖紫萍[14]等选取120例RRI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感染期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缓解期及迁延期予神阙贴贴敷,对照组未采取其他治疗措施。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1.66%,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唾液中sIgA明显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孙彦敏、陈耀平等[15]用金玉散敷脐治疗RRI患儿100例,并设口服左旋咪唑对照组,治疗3月。结果显示:治疗后金玉散组患儿血清IgG、IgA、CD3+、CD4+、CD4+/CD8+及头发中微量元素钙、锌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金玉散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左旋咪唑组。另外,孙斌[16]、万英[17]等也做了运用穴位敷贴治疗RRI患儿的临床观察,均显示取得了满意疗效。 2.3 推拿疗法 推拿是指运用“按、揉、点、捏”等手法刺激身体局部或体表穴位,通过经络的连属与传到作用,对内脏功能进行调节,达到治病祛邪,疏通经络,调整阴阳等作用。小儿疾病单纯,肌肤嫩薄,皮肤敏感,故运用推拿疗法具有简便易行,疗效可靠,无痛苦等特点,应用广泛。小儿推拿起源较早,在隋唐时《千金方》中即有“治少小新生肌肤幼弱,喜为风邪所中,身体壮热或中大风手足惊掣。五物甘草生摩膏方。„„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寒风”。《外台秘要》载:“小儿夜啼至明不安寐,„„亦以摩儿头及脊验。” 陈琴[18]将50例RRI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予肥儿散配合捏脊疗法,对照组仅服用肥儿散,治疗3月。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患儿IgA明显升高,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孙波[19]基于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运用补脾经、揉肺俞等治疗RRI患儿36例,并设对照组20例服用玉屏风散,治疗后比较发现治疗组有效率97.2%远高于对照组80%。何雁玲[20]将48例RRI患儿分为食积内热型、脾肺气虚型两种,辨证选用推拿手法及部位治疗,疗效显著(91.66%)。黄甡[21]用“清、
运、补”三步推拿法治疗60例RRI患儿,疗效显著优于予转移因子口服液的对照组。陈红蕾[22]、陈秀珍[23]等运用推拿疗法治疗RRI患儿均取得了良好疗效。 2.4 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是指利用边缘光滑的物体如水牛角、瓷匙等,蘸植物油、酒、活血剂等反复刮动、摩擦患者局部皮肤,使皮肤出现片状或点状瘀血,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扶正祛邪的目的。《灵枢·海论》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刮痧疗法即是通过对体表的刺激,促进经络传导,起到调节脏腑气血阴阳的作用,从而恢复脏腑功能。 陈亚杰、张强[24]通过用水牛角刮拭头面部、背部及上肢相关穴位治疗了60例RRI患儿,总有效率达95%。孙丽平、王延博[25]将150例食积内热型RRI患儿分为观察组(口服健儿清解液配合刮痧)和对照组(口服健儿清解液),治疗后观察组单项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庞军、刘振威等[26]认为小儿RRI主要病因是本虚标实,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肺、脾、肾常不足,导致小儿易出现阴阳、气血、脏腑功能不调。枢经可调节人体阴阳、气血及脏腑功能,所以枢经刮痧可通过枢经的调和作用,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节阴阳等,从而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2.5 其他疗法 王小平、朱云群[27]运用针挑结合艾灸特定穴位治疗RRI患儿53例,并设左旋咪唑对照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84.9%明显高于对照组。朱南方、关克涛[28]等通过拔火罐(肺俞、脾俞、肾俞)和穴位注射(定喘、丰隆、足三里)治疗RRI患儿42例,其总有效率88.1%,明显高于转移因子口服液对照组,且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血清CD3+、CD4+、CD4+/CD8+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孙红梅、陆奎洪等[29]应用自制“开开开”药枕治疗RRI患儿66例,设转移因子口服液对照组52例,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显著提高血清IgG、IgA、sIgA和HB。成永明、任小红[30]等通过用活的中峰螯针点刺RRI患儿双侧足三里治疗,设对照组口服甘露聚糖肽胶囊,观察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8.33%明显优于对照组70%,治疗后治疗组IgA、IgG含量明显提高,IgE水平明显降低。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 |
|
|
|
|
共 6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4-11-3 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