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阴阳五行的本源——五行十节历法
梅雨 陈仁寿
I 摘要:中医阴阳五行根源在远古五行十节历法。五行十节历或在黄帝时期、夏朝、商朝都有应用,在彝族、羌族、苗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研究中可找到应用依据。中医阴阳五行理论不应该归到哲学之下,应还原其远古大文历法本源。找到中医阴阳五行的根源,厘清中医阴阳五行与道德、政治领域阴阳五行的同根异用,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图片
中医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组成部分。在当代西方哲学、科学思想占据制高点的语境下,中医基础理论以何种方式被今人解读,是当代中医人面临的问题。遍捡当代中医基础理论书籍、辞典,几乎无一例外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气、阴阳、五行归到“哲学思想”。为什么今天的中国人迫切地将中国数千年文明积淀下来的理论体系套进“哲学”中?而西方哲学家却清醒地注意到,用西方意义上的“哲学”讨论中国或印度的思想或智慧往往不得要领。
阴阳消长、五行生勉的思想,迷漫于意识的各个领域,深嵌到生活的一切方面。如果不明白阴阳五行图式,几乎就无法理解中国的文化体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骨架,在阴阳、五行这两个词语之上衍生出来的学说、理念充斥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在中华文明的传统语境之下,阴阳五行作为文化体系的基本概念而无处不在。直到晚清赢弱,文化思想界部分学者为引进西方科学和民主,将阴阳五行置于鄙视批判、践踏抛弃的境地。以阴阳五行为基础词汇的中医理论受到严重冲击。中医不科学、废除中医、废医存药、阴阳五行是伪说等甚嚣尘上。
当代学者对阴阳五行的研究从容理性、平和客观。采用“二重证据法”(即出土文物证据结合传世文献)对阴阳五行进行探源、归类、分析。本文拟从中医阴阳五行溯源的角度,提供一个远占历法切入点。
一、阴阳五行概览
阴阳五行是一体阴阳五行还是分畛(zhěn,界限)阴阳、五行,文献纷杂无从定论,既有阴阳五行一体的学说,也有阴阳、五行互不相关、各自独立发挥的分珍说。
1.阴阳五行一体论
阴阳和五行一体,共存互用、相互指代,呈现在《管子》诸篇和邹衍及其传人的学说中,邹衍被称为“阴阳家”,而“阴阳家”实为 “阴阳五行家”的简称。《汉书·艺文志》说“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阴阳家”凭借知晓远古天文历法知识的身份,以“天”的运行规律为理论基础,向列国推广他们的学说。学术界至今仍有阴阳和五行是在什么情况下合为一体的讨论,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之所以有这样的讨论,是因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各自分畛,出现在中华文明的各个领域,而阴阳五行合一的思想以远古天文历法为基础,阐述四时教令,应用相对单一。
2.阴阳五行分畛说
阴阳、五行各有分畛是由来已久而且讨论甚多,持分珍说者,常将“阴阳”与《周易》相提并论。世上万事万物皆可以阴阳统论。从阴阳的对立观念中,西方学者注意到中西两种思想的差异:“在西方传统中,宇宙论上的对比倾向于排他的二元论,而在中国,这种对比倾向于互补的配对”。中国的阴阳不同于西方对立的二元论,中医的阴、阳之间是动态的,变化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其根源在中医阴阳理论的来源——天文历法。白天、黑夜,天气的寒、热,从来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对立的,更是会转化的,是矛盾的,又是一体的。
与阴阳的质朴认知不同,以五行之名涵盖的领域庞杂,令人眼花缭乱。《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中将五行分为地、天、人、物四大类,涉及占籍数百篇,概念、含义、应用领域各异。尽管此文研究对象已十分繁杂,但其对五行的罗列仍然有挂一漏万之虞。大致归类,五行可归类两大领域:自然领域和道德领域。
自然领域的五行以天类、地类的五行为主,其中,天之五行带有明显的历法性质。例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春秋繁露·五行对》《史记·历书》,天有四时,分为五行,名为金、木、水、火、土;地之五行多为5种物质属性,例如《尚书·洪范》《逸周书》,亦名为金、木、水、火、土,当代中医的五行翻泽成英文 "five-element",应该是受了物质类五行思想的影响。
道德领域的五行以人之五行、物之五行应用最多,尤其以道德领域的五行在古籍上最为杂博。道德领域的五行名仁、义、礼、智、信(圣)。如此繁杂的应用,使“五行”呈现为泛化的交化符号,成为梁启超急于破除的“阴阳五行这一两千年来迷信之大本营”。
二、当代中医阴阳五行理论境遇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医理论全盘接受五四运动思想,将阴阳、五行学说归类为“我国古代的哲学理论,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这样的归类是在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中西医之争,其实是话语权之争。西化知识分子以科学主义的话语霸权妖魔化中医,而中医也不得不采用西医的术语来自辩,从而造成中医的“失语”。在中医存废之争中,阴阳五行被余云岫说成是“谎话,是绝对不和事实的,没有凭据的”,在章太炎看来,五行不配称为哲学,是虚玄之说。在这样的境遇之下,将中医思想理论的基础概念归顺到西方哲学框架之下,将哲学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立足点,是“失语”的中医勉强拉扯到的一块遮羞布。
阴阳、五行作为中医理论的基础词汇,类似西方字母在一套语言体系中的位置。然而与字母a、b、c不同的是阴阳、五行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在中医领域是专有概念。在传统中国文化语境下,“宇宙间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五行的不断演化和相互作用的结果”,离开五行,无从描述人体生理、病理以及人与外在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100年以来中医阴阳五行理论所处的环境令人气短。伴随中华民族存在数千年的医学理论,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削足适履,指鹿为马。中医无可辩驳的疗效失去理论基础的立足点,严重阻碍了今天中医学的发展。如果阴阳五行不是哲学的,不是虚化的,更不是玄化的,那么中医的阴阳五行原始本来意义究竟是什么?
三、中医阴阳五行原本意义——五行历法
1.五行历法在少数民族中的应用
孔子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礼失求诸野”。《论彝族太阳历》确认“在彝族地区确实存在并行用过一种太阳历,每年十个月,每月三十六天,合计三百六十天”,研究者从不同学术领域,不断挖掘出彝族十月历法存在的实证。“云南彝族使用过十月太阳历,这是一种在历法史上独具特色的阳历。基本结构是1年有10个月,每月36天,其余5-6天为新年的日子,1年要过两次新年。有关人员还调查到傈僳族中也有这种历法,近年来亦有报道说云南哈尼族中也有使用这种历法的村寨。可见在云南少数民族中,十月历使用之广。
羌族历史研究学者发现将一岁分成十段的十月历法在羌族地区,直沿用到清朝康熙年间,据释比经典和羌人的族群记忆,羌族过去有一种叫“铁板算”的古历,通过一种叫“壁洞”的天象仪,测占一年为365天多,并把1年分作10个月,每月36天。余下5天多,作为一年祭祀过节之用。苗族民俗历法研究者认为到明朝苗族地区仍然使用一年分成十个月的十月历法。天文学史研究者从天文历法角度研究哈尼族、傈僳族的节日,认为这些节日的安排是按照十月历法规则。
2.五行历法的阴、阳与岁首的关系
首先,中医的阴、阳与彝族十月历的纪年、纪月顺序相符;其次,当代甲骨文研究重要成果之——殷商历法岁首研究结果,同样符合中医的阴、阳顺序。
彝族十月历的阴、阳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一岁分阴阳:夏至到冬至为阴,冬至到夏至之间为阳;
②五行分阴阳:各行分为两“节”,土、铜、水、木、火依次排列,各自分雄雌,雄土月定为岁首,在夏至以后;雌火月定为岁末,在夏至以前。
彝族十月历以夏至之后的阳土月为首,与现在的历法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却与殷商的历法岁首一致。常玉芝通过对殷墟甲骨文卜辞的研究,揭示殷商历法是以夏至前后为岁首一月(正月),岁末岁首的交接是在夏季,以种黍和收麦之月为岁首,相当于夏历的五月。除了岁首一致,殷商的历法将一年分为春、秋两季,与彝族十月历将一岁分为阴、阳两部分相一致。
以夏至为一岁之起始点,一岁分成先阴后阳两部分,所以中国人称“阴阳”,而不是周朝之后直到现在的历法一岁以冬至(或立春)为起始点,先阳后阴。
3.五行历法的五行构成
彝族十月历的五行之土、铜、水、木、火,与中医五行之木、火、土、金、水同根同源。《管子·五行》记载有干支纪日,岁首已经变成周朝以冬至所在月初一,为甲子日始,木主管72日,依次丙子日、戊子日、庚子日、壬子日为起始,木、火、土、金、水各主管72日为一岁历法就是中医五行的顺序。彝族十月历五行顺序仍然保存着殷商时期岁首的顺序,中医五行排序已经依照周人以冬至之后立春为岁首的历法习惯进行了修改。
4. 寻根求源沟通古今
中华民族的祖先曾长期应用一岁分阴、阳,分为五行十节的历法,将久远文明的天文历法概念应用在医学领域就是中医特色的天人合一。五行历法在两汉之后不再提及,阴阳五行成为政治理论和社会道德领域的词汇,模糊了其自然科学属性,遗忘了阴阳五行天文历法的本源。
近年来对阴阳五行天文历法本性的研究方兴未艾。在文献研究领域,论证《夏小正》本来面目为十月历法的研究层出不穷;《管子》记录的是五行十节的太阳历法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诗经·幽风·七月》是夏人五行十节历法到周人十二月历法转变过程的珍贵历史文献等。在考古领域陶寺祭祀遗址有天文观象台的结构,其11条狭缝和10个夯土柱子,组成可以观测太阳20个位点、每个位点相隔18天的观测平台,研究者认为“后世的十月太阳历应是由是发展”。学者何新认为中国最早的道家经典《太平经》有汉朝人明确记述上古十月历的确证: “十号数之终也,故物至十月而反初”。
所谓文明,在文化的层面上,是古代国家所共享的社会秩序和共同价值。尽管阴阳、五行在中华文明的各个领域广泛存在,但是只有在阴阳五行天文历法本意的基础上,才能展现出中医所特有的、创造性的天体运行规律与人体运行规律同构,这样宽广的人体生理病理观,远非“哲学”能涵盖,中医理论的基础术语不必蜷缩在“哲学”概念之下。同时,回归到天文历法原本意义的阴阳五行概念,对解读《黄帝内经》,理解远古传承下来的中医思想、中医理论,对中医特有的时空观念、天人一体治疗手段的发掘整理,有通古达今的桥梁作用,可为中医学发展做出贡献。
图片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中华中医药杂志,梅雨,陈仁寿, 2020年12月, 35(12)。编辑/大熊
|
|
|
|
|
共 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22-9-29 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