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2-11-11 21: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颌下腺的生理特征是导管长,唾液较黏稠,导管开口位置低所以容易产生结石。颌下腺结石临床不多见,但是在基层很容易误诊漏诊,因此将我遇到的一例病人的诊疗经过报告如下:
   患者,男,46岁。以左侧颌下肿大伴疼痛两天来诊。
   患者于两天前在野外高温作业,口渴,大量冷饮后出现左侧颌下肿大伴疼痛,每于进食时加重,进食结束后逐渐缓解。无发热,呕吐。在家自服消炎药无效来诊。
   查体:咽部充血,无扁桃体肿大,触诊左侧颌下如鸡蛋大一肿物,表面光滑,无结节,边缘清晰,无粘连,有触痛。左侧颌下腺口红肿,无脓性分泌物。余正常。既往无其他病史。
   因为没有见过这样的病人,当时我无法确诊,诊断为:左侧颌下腺肿大原因待排。要求其到医院确诊,病人不同意,要求输液治疗。给予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静脉输液治疗两天。无效。
   后来该病人又到其他诊所治疗三天,诊断为淋巴结炎。给予输液消炎治疗,并外敷中药。依然没有效果并加重。
   最后该病人到市中心医院确诊为:左侧颌下腺结石并感染。
   治疗如下:1.NS100ml 头孢噻肟钠 3克  IVgtt  bid
                     2.NS 250ml  左氧氟沙星 0.6克  IVgtt qd
                     3.甲硝唑  o.5  IVgtt  qd
   嘱其输液七天,无效需手术治疗。并让其多食用酸性食物,促进唾液分泌。输液三天效果依旧不好,病人很着急,当是我考虑要加用减轻炎性水肿的药物,并且根据中医理论不通则痛,应加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在征得病人同意的情况下加用了以下两组液体:
    1.NS 100ML 地塞米松5mg IVgtt qd
    2.5% GS 250ml 川芎嗪 0.1  IVgtt qd
   病人用药四天,痊愈。随访一年未再复发。
    这例患者的诊疗经过给我的启示是:1.在我们基层由于我们的诊疗水平和技术的原因,下一个诊断要有理有据,对没有把握的疾病不要妄下诊断。2.要尊重大医院的诊疗方案,但也不要迷信,教条于他们的治疗。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2-11-11 21:11

本版积分规则

本文内容不够精彩,我要自己发布

发布新帖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62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