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乡村医疗一体化建设,农村医疗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在一些偏远村屯,群众看病就医仍是一道难题。为此,有一批村医默默工作在基层一线,守护着父老乡亲的健康,他们付出的艰辛不为外人所知,但我们应该对他们致以最高的敬意。近日,记者走进江州区偏远村屯,去探访几位村医…… 从市区出发,经过20公里的颠簸,我们来到太平街道办事处所辖盆垌村卫生室。 狭小的卫生室里,村医马有送“陀螺”一样转,一会儿给病人输液,一会儿给前来接种的小孩打疫苗。 “老马,我好像感冒了。”63岁的村民罗兰英满脸病容走进卫生室,马有送马上把罗大姐迎进诊室。 “大姐你体温不高,喉咙没发炎,应该没多大问题。”虽然病人只是普通感冒,但马有送严格按照医疗操作归程,详细看诊,并把脉、查看舌苔,“喝一服中药,感冒就好了,别担心。”马有送给罗兰英拣好药,一算账,6元钱! “6元钱就能看病拣药?”我们惊讶地问。 马有送回答:“在城里,6元钱看个病让人不可思议,但在我们这些偏远农村,村民收入不高,能让患者花最少的钱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这才是医生最大的本事。” 刚送走患者,马有送接到一位村民的紧急求助电话,他马上收拾药箱,骑上那辆陪伴他多年的摩托车直奔马密屯。随行途中,我们得知,屯里一位70多岁的老人在放牛时不慎被牛顶伤,急需医治。 “别担心,上药就不痛了。”骑车半小时赶到受伤的吴文深老人家,马有送一边安抚老人、检查伤情,一边熟练地消毒伤口、配药,不一会儿就给吴文深老人输液、喂药,陪着老人聊家常,转移老人对疼痛的关注。临别时,马有送再次安慰老人,让他安心疗伤,老人的家人很感激。 “有些病人不能送诊,我一定到家里去。上门服务,对于村医来说是一种责任。”马有送平静地说。 马有送当村医一个月的工资300元,一年的接诊量300多人次,当村医的收入不足以贴补家用,但他无怨无悔地坚守这份工作。“有的村民生活条件差,屯里到城区路途远,我实在不忍心坐视病人不管。”马有送话语朴实,做事坚定,而这份坚守整整延续了41年。 现年69岁的马有送在盆垌村卫生室默默工作了41年,没有建立轰轰烈烈的事业、没有创造红红火火的财富,他只是恪守医德,刻苦钻研医术,用一颗真诚的心守护一方村民的健康。 马有送告诉我们,在盆垌村当村医的41年里,不管是严寒酷暑,或是刮风下雨,只要村民召唤,他都会及时出诊,送医送药到户,用学到的医学技术帮助村民们摆脱病痛的折磨。 我们聊起最近“全国最美乡村医生”评选活动,马有送说,他在为同行付出的艰辛努力所感动之余,更深地感受到自己身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马有送说:“国家领导人关注基层医疗建设情况,关注我们乡村医务工作者,我深受鼓舞。今后,只要村民需要,41年村医路,我还要继续走,大家的健康就是我的快乐。”(记者邓卉 通讯员陆华勇、李桂玲) 来源:左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