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3-12-10 19: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妊娠水肿,指妊娠四、五月后,发生浮肿,主要原因由于脾虚气滞,水湿停积所致,根据《医宗金鍳》的记载,

分为子气、子肿、子满三类。谓若自膝至足肿,小便如常者,属湿气为病,名曰“子气”,若头面遍体浮肿,小便

短少者,属水气为病,名曰“子肿”,若遍体浮肿,腹胀而满,小便不利者,属水湿为病,名曰“子满”。
     一.子气
     病因:由于湿与气滞,气失运行之常,于是阳气不升,浊阴不化。
     症状:腿足浮肿,傍晚尤甚,胸闷胁胀,舌苔厚腻,脉象沉滑。
     治法:理气化湿
     方剂:天仙藤散加减   天仙藤萝12g  制香附9g  陈皮9g  甘草3g  生姜6g  苏梗7g  茯苓15g  白术10g。
     方解:天仙藤、香附调气行滞,陈皮理气,甘草和中,生姜温中通阳,苏梗顺气安胎,茯苓健脾渗湿,白术健

脾燥湿。
     按语:此证是湿与气阻,以调气为主,气机通畅,则运行正常,而湿亦可化。
     二.子肿
     病因:因脾阳不振,水气停聚,浸渍于肌肤四肢。
     症状:面目肢体浮肿,纳少口淡,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舌苔薄腻,脉象没软。
     治法:健脾、温中、利水
     方剂:白术散加减  白术10g  茯苓皮15g  陈皮9g  大腹皮10g  生姜皮4g  干姜5g。
     方解:白术健脾燥湿,茯苓皮益脾利水,陈皮理气和中,大腹皮下气行水,姜皮温阳利水,干姜温中燥脾。
     按语:此证是由水气为病,以行气为主,但所用方药,虽是行水,既不伤肾,又不碍胎,水气下达,则浮肿自

消。
     三.子满
     病因:阳气为为水湿遏伏,中焦健运失司,未能运化水谷,致使水湿积聚,而成泛滥之势。
     症状:遍体浮肿,胸闷气急,腹部胀满,小便不利,畏寒肢冷,舌苔白腻,脉象沉濡。
     治法:健脾温阳,行水渗湿
     方剂:理中汤合五苓散加减   党参12g  白术10g  干姜6g  桂枝6g  茯苓皮15g  猪苓10g  泽泻10g  大腹皮

10g。
     方解:党参补气健脾,白术健脾燥湿,干姜温中通阳,桂枝温经通脉,茯苓皮益脾利水,猪苓利湿行水,泽泻
入膀胱、利小便,大腹皮下气行水。
     按语:此证由于脾阳为水湿所阻,以温阳化气利水之法,水湿属阴,凡水湿为病,必借阳气以宣散,使阳气振

作,则水湿可化。
     附注:上三症,如兼腰痛现象,均可酌加川断12g,山药12g。
                    附:羊水过多
  羊水过多的孕妇,每在妊娠四、五月之间。易于导致小产,其主要原因,由孕妇脾虚积湿,水气停滞所致。
     病因:脾气虚弱,中运不健,遂致水湿停留。
     症状:面浮肢肿,腹部膨胀,小便短少,舌苔薄白腻,脉象沉软。
     治法:健脾化湿,佐以利水
     方剂:四君子汤合白术散加减   党参12g  白术10g  茯苓皮15g  陈皮7g  大腹皮10  生姜皮3g  山药12g。
     方解:党参补气健脾,白术健脾化湿,茯苓皮、大腹皮调气行水,陈皮理气和中,生姜皮温脾行水,山药健脾

补肾。
     按语:此证因脾气虚弱,水湿停积,故以健脾为主,利湿为辅,使脾气旺、中运健,水湿自化,羊水不致增多


      附注:此证同时可加服千金鲤鱼汤加减。
      附方:千金鲤鱼汤加减
     主治:温阳利水
     方剂:鲤鱼(约斤许)1条  白术10g  茯苓15g  生姜6g  青葱6g。
     方解:方以鲤鱼通行水、利小便,白术、茯苓健脾化湿,生姜温中散寒,青葱通阳。
     按语:此方为温中行水之法,气得温则运,气化通畅则水湿无停留之患。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3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3-12-10 20:52

发表于 2013-12-10 20: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2-10 20: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0 20: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们的支持,同时更希望提出宝贵的意见与批评!我打算将中医妇科常见病发完。

本版积分规则

本文内容不够精彩,我要自己发布

发布新帖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62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