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晚,来自哈尔滨的李清晨医生(新浪微博@柳葉刀傳說)发布了一条长微博:哈医大一院骨科医生刘斌4个月前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辗转医治、几经化疗,已花费25万,仍需要预计65万的医疗费用,李清晨呼吁大家为刘斌捐款。这条微博迅速引起热议,转发量达3000余次。大家很疑惑:为什么医生也会看不起病?
医生本人需要担负繁重的医药费
疾病面前,众生平等,医保面前,医生也同样不能享受更多的照顾。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基金来源有差异,补偿机制大同小异。根据我国1998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所有用人单位及职工都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参加所在统筹地区的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另一部分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统筹基金主要用于支付大额和住院医疗费用,个人账户主要支付小额和门诊医疗费用。
看上去很美好,运行起来却有各种各样的制约。遵照我国现运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90万的总医疗花费,以最乐观的情况估算,刘斌本人至少需要承担65万~70万。
医保支付基金设有最高限额。遵照《决定》,各地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超过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不再由统筹基金支付,一般采用大额医疗费用补助等途径解决。参照黑龙江省医保相关政策规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15万元,大额医疗费用补助的支付范围为25万元。也就是说在刘斌的医疗花费中,医保最多可以支付25万元。但实际的补偿可能连25万都到不了,有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各地医保割据分治,异地就医难以补偿。《决定》中同时指出,原则上以地级以上行政区为统筹单位,也可以以县(市)为统筹单位实行统筹。由于分地而治,政府和相关部门希望医保统筹基金最大化掌握在可控范围内,原则上能在本地诊治的,外地的诊疗费用不予支付。如果想顺利报销,要么在外出就医前填写复杂的申请表,跑到单位医保科和医保管理部分盖好几个章,要么到就诊医院开急诊住院证明,必须先垫付所有的医疗费用,再凭就医相关资料再到医保部分报销。手续比平时多几倍,补偿比例可能会降低,间隔时间通常在一个月到数个月不等。一项材料不合格,或错过规定的上缴材料时间,很可能就报销不了。虽说国家正在计划实施逐步实现医保异地实时结算,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更何况全国各地医保政策五花八门,北京医保范围内的药物不一定覆盖黑龙江医保范围药物,北京的医生不熟悉黑龙江的医保政策,很可能刘斌在北京的治疗花费,只能报销一半甚至一半都不到。
第二,“低水平、广覆盖”注定不能满足大病的需求。我国推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度,各地医保报销目录可在此基础上适当扩大覆盖范围,走的是“低水平、广覆盖”政策,只能保证居民最基本的医疗需求,不可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更不要说能不能跟上医学进步的步伐了。刘斌所患的白血病,近年来国内外治疗进展很多,新兴的治疗和药物有很多不在医保覆盖范围。尽管近年来各地陆续将骨髓移植纳入医保范围,但很多地区只补偿骨髓移植的费用,对移植前准备、移植后药物和层流病房的费用却未能涵盖。因此,医保对刘斌的白血病而言只是杯水车薪。
除此之外,医保“潜规则”逼迫医生对医保患者“另眼相看”。各地医保有的是后付费制度,患者产生的医保支付费用由医保部分审核后再支付;也有的是总额预付制度,超出部分医院分担,结余部分则归医院。此外还有很多管理“细则”,比如医生必须申请“医保医师资格”,诊疗中的“药占比”、“检查费用比”要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内,甚至患者出院前的护理分级都有相应规定。有些地市《医保目录内用药》细致到什么适应症才可以覆盖,进口、国产区别对待,甚至会具体到某一个厂家。医生们稍有不慎便会触到医保的“雷区”,而手握医保基金大权的医保局一旦发现有不合格的地方,轻则批评,重则拒付,甚至罚款。在这种政策下,医保患者成了最不受欢迎的病人,医院们必须熟记医保政策,时刻担心有无违规行为,不能心无旁骛地看病,让医保患者难以享受公平的医疗服务。刘斌接受门诊购买药物(约20万),很可能就是出于对同行的理解和支持。
是否存在其他的补偿政策?
很遗憾,由于白血病的高发人群是儿童,继2005年我国红十字基金会为白血病儿童设立“小天使基金”后,各地慈善部分也陆续对白血病儿童开展救助工作,但刘斌已是成人,不能享受。
各地民政部门对农村人口还设有“农村医疗救助补助资金”,这项补助对药品和治疗不设限制、申请流程相对简单,对贫困人口还可以适当提到补助比例,但众人知之甚少,每年去申请救助的农民并不多。
民政部官方网站显示,2013年10月份,城市直接医疗救助支出36亿元,农村直接医疗救助支出81.3亿元。城市医疗共救助4403534人次,农村医疗共救助9298561人次。照此计算,城市每个人平均接受的救助金额为817元。
至于民间慈善机构,刘斌符合救助标准的可能也微乎其微。
医生健康状况恶化问题需引起重视
其实刘斌的情况并不是个案,有相当一部分的医生为自己的医疗花费犯愁。
医生的培养周期相当长,短则五年,长则十几年。在读书期间,家庭需要长期支付高昂的培养花费。这给很多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在很多地方,有些家庭甚至是举全家之力来培养一名医生。但自医学院毕业后,这些准医生还要进行为期三年的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培训期间,每个月的收入只有2000元~2500元不等,想要在一线、二线城市维持基本生存恐怕都是问题。而此时,其他的同龄人早已在职场打拼多年,开始为事业和家庭奋斗。
规范化培训后,走上正规工作岗位,收入又能收入多少呢?据近期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医生平均年收入为67516元。收入远远低于同年龄、同资历的其他行业人员,却要付出双倍、三倍甚至更多的辛苦。
同时常年的省吃俭用和紧张工作,医生的健康状况也让人担忧。2010年时,卫生部门曾做过一次小样本的调查,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在4032名被调查的医生中,1/4的医生有心血管疾病,近一半医生有高血压,40岁以上医生的患病几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繁忙的工作让他们不能及时诊治,往往小病拖大,大病拖重,治疗起来更为困难,花费也会更高。就在疾病诊断的前几天,刘斌发着高烧还在坚持为病人手术,直到同事提醒,他才想起来去检查。
刘斌寒窗苦读十几年,博士毕业仅仅一年时间,孩子才5岁,至今还在租房子住,能有多少积蓄?如此高昂的费用,早已拖垮一个家庭。刘斌的遭遇让人唏嘘,也让更多的医者感到深深的无力,更让人们思考:治病救人的医生尚看不起病,谈何保障群众的健康?
保护好医护人员,才是对公众健康最大的保障,让医护人员感到幸福,才能提供患者满意的医疗服务。如果医生还在为自身的健康苦苦挣扎,如何做到全心全意救治患者?如果不改善彻底医护人员的待遇,医改永远都是失败的。
但医生也是普通人,在医疗保险面前,一样不得享受优先权和特权。只有彻底改变医保支付政策,才能让更多的病人和医生放心看病、看得起病。在强烈呼唤医保支付政策变革的同时,是否能有多种形式的商业医疗保险覆盖健康产业,更多民间组织和慈善机构参与进来呢?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
|
|
|
|
|
共 1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3-12-25 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