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简称脉管炎,中医叫“脱疽”、“十指零落”等。脉管炎的发病原因较复杂,一般因受寒冻过剩,外伤后引起血管、神经损伤;忧思或房劳过度,可使心、肝、肾、脾的功能失调,而导致经络、气血功能紊乱而发病。脉管炎分虚寒型、湿热型、淤滞型和热毒型。虚寒型初见下肢发凉、怕冷、麻木、疼痛,同时伴有疲乏感,局部胀紧压迫感或足底垫物感有间歇性跛行,行走时因小腿沉困、憋胀,距离越来越短,治疗宜温经散寒,益气活血、化淤通络。湿热型表现为患肢怕冷、疼痛,常为游走性。行走时下肢酸困、憋胀、沉重乏力;下肢常出现肿块或结节,红肿热痛;患肢有时浮肿。治疗宜先清热凉血,继而化淤、散结、利湿。淤滞型表现为患肢怕冷,触之冰凉,疼痛呈持续性,皮肤紫红、暗红或青紫色,脚端皮肤有淤点。治疗宜温经通络,活血化淤。热毒型表现为患肢疼痛,白天轻夜间重,肢体局部红肿,大便干。治疗宜清热解毒,化淤通络。此类型大多指趾骨肌肉坏死,疼痛难忍,创面及易感染,此时寒热湿细菌毒素等侵犯脉络,末梢血液循环障碍严重,此时不宜单纯使用脉通、维脑路通等扩张血管药,宜中西医结合用中药清热解毒,配合抗生素促使炎症消退,再给以活血化淤的药物治疗。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 典型症状:肢体间歇性疲劳或疼痛,呈咬样痛,麻木、感觉减退,趾或足的整个远端部分苍白、变冷或呈暗红色,严重者肢端溃疡和坏死。
2 实验室检查:静脉活检显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显微镜下特点。
3 本病属中医“脱疽”范畴。
(一)缺血痉挛期
基本方
当归1 0克 玄参12克 银花1 5克 毛冬青8克 红花1 0克 赤芍12克 地龙干1 0克
加减法
1.红肿:加蒲公英3 0克、生蒲黄12克(包煎)。
2。胀痛;加茯苓l 5克、细辛3克。
3。上肢:加川芎6克。
4。下肢:加淮牛膝12克。
5。湿热盛:加生米仁3 0克、黄柏9克。
6。寒湿盛:桂枝9克、苍术9克。
7。热毒盛:加连翘9克、穿心莲9克。
方义
基本方用当归、红花活血行血;玄参、银花滋阴凉血、清热解毒;毛冬青通脉消肿;地龙、赤芍舒筋定痛。
(二)营养障碍期
基本方
当归l 0克 川芎6克 丹参1 5克 银花l 5克 生地l 5克 毛冬青1 8克 刘寄奴1 5克 水蛭粉3克(分吞)
加减法
1.麻木:加制白附子4。5克。
2.疼痛:加细辛3克。
3.怕冷:加肉桂3克(后入)、麻黄6克。
4.肌肉萎缩:加白术1 2克、炙黄芪1 2克。
方义
基本方用当归、川芎、生地活血凉血;丹参、毛冬青、刘寄奴、水蛭、银花祛瘀通络,清解热毒。
(三)坏 死 期
基本方
黄芪1 5克 当归1 0克 川芎6克 毛冬青30克 银花l 5克 制乳香3克 血竭1&8226;5克 (研末吞)。
加减法
1。发热:加柴胡9克。
2.体虚:加生晒参l 5克(另煎冲服)。
3.阳虚:加熟附片9克(先煎),或鹿角片9克(先煎)。
4。阴虚:去乳香,加生地1 5克、石斛12克。
方义
基本方用黄芪、当归、川芎益气行血;毛冬青、银花通脉消肿,清热解毒;血竭、制乳香祛瘀止痛。
|
|
|
|
|
共 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4-3-13 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