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763

肛肠疗法

晏建军 于 2014-7-20 09:22 发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0 09: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常用的肛肠疗法主要包括中药汤剂保留灌肠、直肠点滴、直肠透析以及栓剂或原药塞肛等方法。近年来,肛疗法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新的进展,许多学者在治疗多种急、慢性疾病和疑难病症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现将几种常用肛疗法的适应症简述如下:                        
     留灌肠法:适用于便秘、蛲虫病、肠炎、痢疾、阑尾炎、肠梗阻、高热等。
    直肠点滴法:适用于感冒、咳喘、麻疹、前列腺炎、盆腔炎、胰腺炎、中风、心脏病、妊陈恶阻、重症肌无力、骨髓炎、脉管炎等。
     直肠透析法:多用于急、慢性肾炎、尿毒症、肾功能衰竭、糖尿病性肾功能衰竭等。
     笔者在农村长大,自幼随父行医,深知缺医少药的难处,因此常随父跋涉于陵山沭水之间,采药、晒药、加工、炮制。由于我家世代行医,小有名气,所以每天都有远道而来的患者登门求治,效果总是比较满意。唯小儿用药最难,服药不下,打针输液得不到患儿的配合,受父亲用千锤膏肛疗医内痔的启发,我开始将中药肛疗试用于儿科病中,并不断总结经验发展至今。
    现将本人自八五年至今常用于临床且效果较好的方法及治法摘录如下,以资交流。
    1.腹泻:因脾肾虚弱、饮食过量、宿泄内停导致运化失职而成。要用:黄连10g、干姜10g、党参10g、炒白术30g、车前子30g、白勺10g、防风10g、赤石脂15g、云苓10g、白扁豆12g、焦山楂10g、内金10g,水煎取滤液600ml,分2-3次灌肠,一天一剂,本方治小儿秋季腹泻,90%以上1-3剂即愈,少数4-5剂获愈。
    2.肠炎、痢疾:多为饮食不洁、过食生冷肥甘、脾胃受损、湿热疫毒之邪乘机侵入肠胃引发此病。处方:白头翁30g、黄柏20g、黄芩20g 、黄连20g、干姜15g、木香15g、青皮15g、枳壳15g、甘草10g。便血加地榆20g、艾叶20g、毛根18g;腹痛加吴芋10g、元胡20g、良姜12g;发热加双花20g、骨皮20g。水煎取过滤液600ml,4-5岁儿童一天一剂,分三次灌肠,其他年龄组适量加减。本方用于临床多年,只要诊断正确加减适宜,几乎屡用屡效。
   3.急性泌尿系统感染:常因外感风寒、湿毒袭表、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而发病。宜用:白茅根30g、马齿苋30g、石苇20g、扁蓄20g、败酱草20g、生地20g、黄芩18g、泽泻18g、通草10g、淡竹叶10g、甘草10g、发热加连翘20g,血尿家栀子15g、偶节10个。煎取过滤液900ml,分三次直肠点滴,一天一剂。治小儿急性肾炎、膀胱炎、尿道炎,一般3-5剂,少数10剂,经过多年应用特效。
    4.感冒、高烧、咳嗽:多因外感淫之邪、侵袭卫分而恶寒发热,如治疗不及时,分热犯肺、热熬津液、肺失清素,形成咳嗽痰喘。组方:双花20g、连翘20g、黄芩20g、麻黄5g、甘草12g、杏仁7g、知母16g、石膏40g、僵蚕5g、蝉退5g、麦冬5g、薄荷〔后同〕12g。咳嗽痰多者加桔梗20g、陈皮15g、半夏8g;肺部感染加腥草30g,煎取过滤液1000ml,待凉后取400ml点滴。去热后用量减半,一天两次。用上方治疗小儿感冒高烧,1-4小时退烧,2-4天痊愈。以上为7-12岁儿童用量。
    5.婴儿湿疹:由于小儿禀性不耐,脾肾运化失职,内有胎火湿热,外受风湿热邪所侵,二者蕴结肌肤而成。治宜散风清热利湿:黄柏20g、黄芩20g、双花20g、紫草15g、龙胆草15g、白癣皮15g、苦参15g、甘草15g、薄荷10g、防风10g、蝉退5g。湿重加苍术10g、玉米10g,水煎取浓缩液300ml,分二次滴注,一天一剂,外用黄连40g、紫草20g、丁香20g、冰片5g,研粉,湿性者干粉外上,干性者加麻油和抹,此法治疗湿疹、黄水疮、脓疱疮每用必效。
    6.化脓性骨髓炎:因疔疮走黄、有头疽内急等化脓性炎症之余邪未清、湿热内盛,其毒深窜入里,留于筋骨;或因跌打损伤,感受毒邪、淤血化热、凝滞筋骨而继发本病。多年来收治者皆脓成溃破。治宜托里排脓:当归15g、白芍12g、党参12g、白术12g、云苓12g、炙甘草12g、连翘18g、桂枝12g、白芷15g、双花25g、黄芪25g、白芨20g、白蔹20g、牛漆12g、陈皮12g,水煎取过滤液400ml,分两次直肠点滴,1天1剂,外用千锤膏拨毒生肌,共治20余例,均于40-60天痊愈,至今未见复发。
    7、病毒性腮腺炎:一般多由传染而得,常为天时不正、外感风邪,内有胃热上乘,蕴结于少阳、阳明以致脉络失和,气血凝滞而成。治宜疏风清热解毒:黄芩20g、黄连15g、牛蒡子15g、甘草10g、双花20g、连翘18g、板蓝根30g、升麻15g、紫胡10g、僵蚕10g、鱼腥草20g、大青叶30g。煎取滤液800ml,1-15岁每天用300-800ml,分两次滴注,1天1剂,金黄散醋和敷患处,观察400余例,95%以上2-4天即愈。
    8、麻疹:主要是感受麻毒时邪,首先由口鼻吸入侵犯肺卫、内破营血、发于肌表。治宜辛凉透表:升麻20g、葛根20g、前胡15g、栀子12g、桔梗12g、荆芥12g、防风12g、薄荷15g、通草8g、连翘18g、牛蒡子18g、淡竹叶12g、紫草14g、川羌14g、双花16g、芦根15g。咳嗽痰多加杏仁8g、贝母12g;疹点隐约不适者重用牛蒡子、蝉退;疹色深暗成片者加生地15g、丹皮15g。煎取过滤液600ml,八个月至六岁每天分别滴注100-300ml。随着计划免疫的程序的深入,麻疹基本绝迹,笔者用上方试用于水逗及风疹,同样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中药直肠给药在儿科的应用远不止这些,笔者认为,只要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无论汗、下、吐、和、温、清、消、补,无论是治标治本、标本同治,也不论其药物剂型是膏、丹、丸、散、汤,还是中药针剂,凡是通过口服或注射能达到治疗目的的,均可采用直肠给药。
    在实际应用中,煎剂灌肠剂量太大,容易排出体外,影响疗效;直肠点滴吸收较好但时间太长,又易引起小儿哭闹。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我们采用中药注射剂直肠推注的方法,同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样既简化了手续、节省了时间、减少了剂量,同时拟补了灌肠与点滴的两大不足之处。比如采用双黄连加清开灵肛门推注治小儿感冒、高烧、咳嗽千余例,三天治愈率在94%以上。复方黄连素加小诺霉素治小儿肠炎、痢疾等均收到较好的疗效。有关详细治法及效果将另撰文细述。
    总之,中药直肠给药在儿科中的应用,前景是十分可观的,这是因为:1、操作简单,不受任何条件限制,便于在农村推广;2、适应范围广,能够口服给药或服药不予合作者均可;3、疗效可靠,从上述材料来看,直肠给药疗效优于口服或肌注药物,且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4、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治疗方式,儿童乐意接受。我相信,随着中医药学理论及实践经验的不断提高,中药直肠给药将会在预防保健及医疗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15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4-7-26 19:10

发表于 2014-7-20 21: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感谢提供学习资料
发表于 2014-7-20 21: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7-21 06: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无私奉献!我中医基础差,难啊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08: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08: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08: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版积分规则

本文内容不够精彩,我要自己发布

发布新帖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62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