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878

老十针临床运用

河南陈守文 于 2014-8-23 11:39 发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3 11: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十针临床运用
2014-06-05 马云飞整理 善医行村医培训帮扶中心

王乐亭老中医是北京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已故老中医,其一生医术高超,活人无数。由于擅长使用金针,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金针”王乐亭。“老十针”是他运用的一组治疗穴位。操作简便,效果突出,下面为大家详细讲解组成和作用。
老十针:主治中风卧床时间过长,食欲不振者。同样适用于胃脘痛。
  取穴: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天枢(双侧)、内关(双侧)、足三里(双侧)。
各穴位位置,功效和操作要领:

上脘穴位置图

上脘穴可治:胃脘疼痛,呕吐,呃逆,食不化。

上脘穴在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
刺灸法:直刺 1~1.5寸。
配中脘穴,有行气止疼、健胃消食的功效,能治疗胃脘疼痛、饮食不化;配丰隆穴,有理气止疼、清热化痰的功效,能治疗心痛呕吐、伤寒吐蛔;配神门穴,有清热化痰、宁心安神的功效,能治疗发狂奔走、失眠烦躁。
天枢穴位位置图

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
天枢穴的作用
1、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动力,缓解治疗腹胀、肠鸣、绕脐痛、泄泻、急性胃肠炎、小儿腹泻、痢疾、便秘、胆囊炎、肝炎、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
2、缓解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子宫内膜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3、缓解治疗肾炎等。
人体穴位配伍: 配足三里穴治腹胀肠鸣;配气海穴治绕脐痛;配上巨虚穴,下巨虚穴治便秘、泄泻。
刺灸法:直刺 1~1.5寸。
特别注意:孕妇禁止针灸 气海穴
取穴方法
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主治:虚脱、形体赢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
  便秘等肠腑病证;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闭经、
  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
  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气海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
主治疾病
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脘腹胀满,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禁,癃淋,遗尿,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脏气虚惫,形体羸瘦,四肢乏力。妇科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儿童发育不良等。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穴位配伍
  配三阴交穴治白浊、遗精;配关元穴治产后恶露不止;配灸关元穴、膏肓、足三里穴治喘息短气(元气虚惫);配关元穴、命门穴(重灸)、神阙穴(隔盐灸)急救中风脱证。配足三里穴、脾俞穴、胃俞穴、天枢穴、上巨虚穴治胃腹胀痛、呃逆、呕吐、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止(脾气虚弱);配足三里穴、合谷穴、百会穴治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
针灸方法
  直刺0.5~1寸;可灸。孕妇慎用。
内关
内关,内在之关要,在《灵枢•经脉》中又称为“两筋间”。因位于腕臂内侧,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腕横纹上2寸处取穴,手厥阴之络由此别出沿本经通过肘关,肩关上行系于心包络。穴归手厥阴心包经,为本经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主治本经经病和胃、心、心包络疾患以及与情志失和、气机阻滞有关的脏腑器官、肢体病变广泛应用于临床。内关。内,内部也。
  内关穴 Nèi guān 国际标准代号为PC6。 别名:阴维穴。
  常用针灸穴位。属手厥阴心包经,是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
  经气至此分行到表里相属的手少阳三焦经,故穴如关隘,与阳经相联。
(注意:这里用尺子量是不对的,纯粹误导啊! 同身寸法,三指并拢宽度为二寸。 )
 仰掌,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
  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下为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取此穴道时应要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掌的姿势,内关穴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或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心痛、心悸、胸闷气急、呃逆、胃痛、失眠、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呃逆、腹泻、精神异常等。
  该穴为人体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多种疾病按摩治疗时的首选穴。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风湿疼痛、治疗月经痛等。穴位针灸、按压治疗急性腰疼特效。
  针法:直刺0.5~1寸,针刺感应:捻转可有向指端放射的触电感。
  可灸,灸量:灸7-8壮,温灸5-15分钟。
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主治疾病
  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促进脑细胞机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在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方面,可以改善心功能,调节心律,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和血糖量;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性良性调节作用,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临床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具体操作
  针法:1 直刺法:稍偏向胫骨方法,直刺1—2寸。针刺感觉:有麻电感向足背反射。2 斜刺法:向下刺法:向下刺入,进针2-3寸。针刺感觉:酸胀感向下扩散到足背,有时向上扩散到膝。
  灸法:灸5-15壮,温灸10-30分钟。
  用足三里穴防病健身的方法简便易行,一是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二是可用艾条做艾灸,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钟,艾灸时应让艾条的温度稍高一点,使局部皮肤发红,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以上两法只要使用其一,坚持2-3个月,就会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
老十针:主治中风卧床时间过长,食欲不振者。 老十针从各穴的功效可以看出,可以治疗各种久病而成的虚证以及身体的调理。比如慢性胃病,胃脘痛,中风后遗症的调理,最近我遇到一例面神经麻痹半年的患者,在请教郑卫东教授。郑教授回答如下:“面瘫半年,现在先用老十针调身体,然后再扎阳白,四白,地仓颊车,翳风,牵正,合谷,三里。”

运用“老十针”先调理患者身体,再行图治,如果跟着其他医生运用常规治疗,一定不会取得满意效果。“久病必虚”,运用老十针调理身体补其虚,是为正治。

QQ图片20140822113431.gif

0CA0UVMA3.jpg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1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6-10-30 06:11

发表于 2014-8-23 12: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谢谢很好.又学习了.
发表于 2014-8-23 16: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对肺气肿病人调理身体是否适用
发表于 2014-8-23 17: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了.
发表于 2014-8-23 21: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学习了,感谢提供经验。
发表于 2016-10-25 09: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总看到善医行的老师们分亨老十针,现在终于知道是那些穴位了。
发表于 2016-10-29 12: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6-10-29 19: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赞

本版积分规则

本文内容不够精彩,我要自己发布

发布新帖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62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