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快乐先生 于 2013-9-4 12:13 编辑
郭纪军,男,1970年6月出生,毕业于山东省曲阜中医药学校中医专业,1990年进入兖州市新驿镇高吴桥一村卫生室工作至今,扎根农村行医23年,他几十年如一日,在乡村医生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救死扶伤,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农村基层卫生保健事业,受到当地群众爱戴。 虽然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以及医疗条件不断提高与完善,但是郭医生在平常的工作中发现,由于人们的生活陋习与不良的饮食以及对健康知识的缺乏,常常小病耽误成大病,甚至影响了最佳治疗时间。至今有一件事让郭纪军记忆犹新,一次本村的张茂刚帮邻居来卫生室拿钥匙,当张茂刚拿着钥匙刚要出门时,郭纪军出于客气说了声:“茂刚哥慢走啊!”。结果他回答时发出的声音让郭纪军觉得有些不对劲,出于一位医务工作者的敏感,郭纪军说:“茂刚哥你别先走,我给你量量血压在走”,张茂刚赶时间急着去上班:“量嘛血压,我又没病”。郭纪军坚持说:“我量完你再去上班也不迟”,当时他很不情愿的坐下,郭纪军发现他的嘴角有点歪,一量血压高的吓人。他连忙说:“哥,你别去上班了,赶快去医院看看去吧。”张茂刚这才去了市人民医院看病。由于当时发现的及时,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目前没有大碍。假如当时没有及时发现,后果可想而知。 通过这件事,让郭纪军觉得做为医务工作者,不光治病救人,更要向乡亲们传授健康的理念和知识。刚开始的时候,他利用村里的广播、公开栏不定期的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随着网络的普及,他利用业余时间在新浪开通了《兖州市高吴桥居民健康教育讲座》微博专栏,通过博客讲座的形式定期向大家宣讲儿童预防接种、孕产妇产健康小常识、一些老年人常见病的预防以及健康饮食小知识,同时根据自然气候等情况会发生传染病或者流行病什么,提前提出预防和应该注意的事项来传播健康知识,便于大家了解和学习自我保健知识。 随着传播医疗、健康知识的不断深入,郭纪军越来越觉的信息传播过程其实是一个很复杂和艰难的过程,健康教育是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之间的桥梁,重点是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改变行为。俗语说的好,“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为了更好的发挥自己平台的作用也让乡亲们能更好的接受,郭医生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乡亲们“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用得起” 的健康常识,并把这些常识编成顺口溜或口诀,如“一把青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饭前一碗汤,苗条又健康”、“五谷杂粮经常有,牛奶蔬菜与黄豆,一个鸡蛋加点肉,平衡合理营养优”、“细嚼慢咽饭菜香,营养恰当不肥胖”、“吃肉看腿儿,吃四条腿儿的,不如吃两条腿儿的;吃两条腿儿的,不如吃没有腿儿的”、“现在做并不晚,坚持到底就有益,慢性疾病防为主,生活方式当第一,把好病从口入关,未来健康属于你。”这些让乡亲们熟悉,容易好记,便于操作。 但是群众还是最相信身边的事、身边人,利用“真人真事”,是深受群众喜爱的教育形式。有次一位患者郭景风老太太找郭纪军看病,当时根据她的口述与查体,郭纪军怀疑她患的是妇科病,建议她去市人民医院做进一步的诊断,她说:“我一大老妈子,怎么会得那病?”,第二天就去了其他卫生室输液,结果却不见好转,最后去了人民医院,检查果真是妇科病,但由于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要动手术,花了不少冤枉钱。 从医23年,认真专研医学知识,对乡亲们的一些常见病,甚至一些疑难杂症,他都能手到病除。乡亲们都很信任他的医疗技术水平,最让乡亲们感动的是,他随叫随到,风雨不改。他的足迹遍及村的每一个角落、每条巷道。四村村民郭景民因患胃病多年,每次病情发作,都请他出诊,有次夜里凌晨1点,忙碌了一天的郭纪军刚刚入睡,郭景民打来电话说老毛病又犯了,刚刚入睡的郭纪军一个翻身起床穿好衣服,背起药箱就往外跑。对他进行了检查治疗,待他病情平稳后,郭纪军松了口气,回到家已经是凌晨三点多了。 郭纪军每每提起儿子就感到很愧疚,有时妻子去上夜班,深夜有急病号时还得去病号家,就要把几岁大的孩子独自留在家里。有一次在出诊时,7岁的儿子自己在家玩火不慎把脚烧伤,等郭纪军出诊回来已烧成重伤,3个多月才慢慢康复。 一个人干一件好事、干一天好事很容易,干一辈子好事却是很难的事。郭纪军做为一名乡村医生,默默耕耘,服务乡邻,不求回报,只为守护一方健康、一方安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