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4-1-4 23: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子立 于 2014-1-5 12:20 编辑

骶管麻醉成功的关键:在于骶裂孔的正确的定位,首先必须熟悉其解剖关系,骶裂孔的定位方法为:①骶裂孔是第五骶椎尚未愈合所形成裂孔,距尾骨尖4-5厘米;②骶裂孔顶端是第四脊椎脊突,左右有两个骶骨角,三者呈等边三角形;③骶裂孔的容积约25-30毫升④骶裂孔与两个髂后上嵴呈等边三角形;⑤蛛网膜下腔常至于第二骶椎,相当于两个髂后上嵴下1-2厘米,穿刺时针尖不能超过此线。穿刺时使用的是7号针头,长度是3厘米,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
不成功的原因:①手感不好,无明显落空感即推药;②抽吸有回血;③穿刺落点位置不佳,上区易失败,中区易成功,下部易麻醉不全;④推药阻力较大;⑤反复穿刺,针眼较多,由于推药压力使麻药反渗入皮下。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16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4-1-5 21:53

 楼主| 发表于 2014-1-4 23: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打到了蛛网膜下腔,病人会脸色苍白,血压下降,立即进入昏迷状态。大家要特别注意。
发表于 2014-1-5 05: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1-5 09: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1-5 10: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误入蛛网膜下腔,怎么解救?

发表于 2014-1-5 11: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子立 发表于 2014-1-4 23:29
如果打到了蛛网膜下腔,病人会脸色苍白,血压下降,立即进入昏迷状态。大家要特别注意。

谢谢提醒
这个对吗?骶裂孔的容积约25-30升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11: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子立 于 2014-1-5 11:25 编辑
刘儒林 发表于 2014-1-5 11:15
谢谢提醒
这个对吗?骶裂孔的容积约25-30升


我说的大都是一般情况,骶裂孔与珠网膜下腔终端的距离最长约75mm,最短为19mm,平均约47mm,故穿刺针不要进入骶管内过深,以免刺入珠网下腔引起不良后果。管腔容积最小12ml,最大65ml,平均30ml,故注入药液最大剂量不宜超过30ml。
发表于 2014-1-5 11: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子立 发表于 2014-1-5 11:22
我说的大都是一般情况,骶裂孔与珠网膜下腔终端的距离最长约75mm,最短为19mm,平均约47mm,故穿刺针不 ...

关键是25-30升---应为毫升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12: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儒林 发表于 2014-1-5 11:30
关键是25-30升---应为毫升

呵呵,漏掉一个字,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啊,这就修改,多谢提醒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12: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张东 发表于 2014-1-5 10:21
误入蛛网膜下腔,怎么解救?

误入蛛网膜下腔引起全脊麻的处理原则是维持病人循环及呼吸功能。病人神志消失,应行气管插管人工通气,加速输液以及滴注血管收缩药升高血压。若能维持循环功能稳定,30分钟后病人可清醒。全脊麻持续时间与使用的局麻药有关,利多卡因可持续1h~1.5h,而布比卡因持续1.5h~3.0h。尽管全脊麻来势凶猛,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全,但只要诊断和处理及时,大多数病人均能恢复。

关键是预防措施

1. 预防穿破硬膜   硬膜外阻滞是一种盲探性穿刺,所以要求熟悉有关椎管解剖,操作应轻巧从容,用具应仔细挑选,弃掉不合用的穿刺针及过硬的导管。对于那些多次接受硬膜外阻滞、硬膜外间隙有粘连者或脊柱畸形有穿刺困难者,不宜反复穿刺以免穿破硬膜。老年人、小儿的硬膜穿破率比青壮年高,所以穿刺时尤其要小心。一旦穿破硬膜,最好改换其他麻醉方法,如全麻或神经阻滞。穿刺点在腰2以下,手术区域在下腹部、下肢或肛门会阴区者,可审慎地施行脊麻。

2. 试验剂量的应用  强调注入全量局麻药前先注入试验剂量,观察5~10分钟有无脊麻表现,改变体位后若须再次注药也应再次注入试验剂量。首次试验剂量不应大于3~5ml。麻醉中若病人发生躁动可能使导管移位而刺入蛛网膜下腔。有报道硬膜外阻滞开始时为正常的节段性阻滞,以后再次注药时出现全脊麻,经导管抽出脑脊液,说明在麻醉维持期间导管还会穿破硬膜进入蛛网膜下腔。

本版积分规则

本文内容不够精彩,我要自己发布

发布新帖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62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