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4-6-29 23: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过性头晕、眼发黑见于多种情况,其他伴随症状、持续时间、体位和意识状态都对诊断有意义,常见的疾病有:一过性低血压;颈性眩晕;晕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周围前庭性眩晕等。
生活中不少人都曾有过一过性的头晕,轻度漂浮、不稳感,同时伴有瞬间的眼黑的症状,这些症状与暂时性脑缺血发作时的症状极为相似。
根据暂时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椎-基底动脉系统的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可以出现头晕、站立不稳、眼黑、视物模糊,而且常伴有偏盲、复视、眩晕、耳鸣、面部麻木、半身感觉障碍和无力,甚至偏瘫,包括面、舌瘫。这些症状常同时存在,且至少持续数分钟或更长,而不会瞬间或几秒钟即过。因此,一过性的头晕、瞬间的眼黑等应考虑是否有以下问题:
1、一过性低血压:久坐或久蹲起立时,常见一过性头晕、眼黑,甚至眼前冒金星。这是由于一过性低血压造成视网膜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减少所致。因加压反射很快起反应,血压提高到平时状态,故症状在3~5秒钟内即消失。患者不伴意识障碍、肢体感觉和运动的异常。平时血压偏低和伴有贫血的人,尤易出现这种一过性的头晕、眼黑。
2、颈性眩晕:是极为少见的情况。颈椎旁交感神经干、颈椎关节和肌腱的运动感受器传入冲动至前庭神经核,在颈部受牵拉时或受损伤时偶可引起眩晕。当然也可能由于颈椎的特殊病变,在转头时直接压迫了经过的椎动脉,造成椎—基底动脉的缺血。或者由于脑外盗血综合征,当上肢活动过多时,出现椎动脉的血液倒流至上肢而引起椎—基底动脉缺血。而出现一过性的头晕,多为眩晕、眼黑、视物模糊、复视,肢体的感觉和运动障碍。这一类情况实质上就是暂时性脑缺血发作。   
3、晕厥:实质上也是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这是由多种病因造成的全脑一过性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症状,轻者头晕、目眩、视物模糊、全身肌肉松弛无力、恶心、出汗、皮肤苍白;严重者意识不清,但一般持续时间较短,病人躺倒后很快清醒,很少超过3分钟,可伴心率缓慢、恶心、呕吐、出汗等。晕厥的实质是全脑性一过性缺血,常伴意识障碍,但不像暂时性脑缺血发作那样常有局灶症状和体征(如复视、面舌瘫、半身感觉障碍和偏瘫)。眩晕在晕厥时少见,而在椎—基底动脉引起暂时性脑缺血发作时常见并伴眼球震颤。
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患者常有头晕、眼黑的感觉,也有形容晕晕糊糊,视物模糊者,同时伴睡眠障碍、多梦、易惊、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易激动、叹气、手足出汗、怕冷或怕热、食欲不佳、心慌气短等,平时血压常偏低。这类情况不伴真正的运动和感觉障碍,无眩晕和复视。但症状往往持续时间长,连续数小时,或上午轻,下午重,也可整天自觉头晕、迷糊、头昏、头胀,病程可能有数月、数年之久。这类情况不属于暂时性脑缺血发作。
5、周围前庭性眩晕:特别是良性姿势性阵发性眩晕多见,常于变动体位时突然头晕、站立不稳,40~60岁发病,呈阵发性眩晕,持续时间短者不足1分钟,长者可数分钟不等。这种短暂的眩晕,还可见于第四脑室内有活动性肿物。当处于某一姿势时,该肿物撞击前庭核时出现眩晕,伴头痛、呕吐,即所谓布隆综合征。这类问题显然不是暂时性脑缺血发作。
总之,一过性头晕、眼发黑见于多种情况,其他伴随症状、持续时间、体位和意识状态都对诊断有意义。

个案参考
6、个案甄别:有瞬间头晕、耳鸣、走路不稳等症状,且反复发作,如为中老年人,应考虑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中老年人由于脑动脉硬化、颈椎骨质增生等原因,可引起脑部供血不足。
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表现有:(1)急性起病,中老年多见,多伴有颈椎病,可反复发作;(2)眩晕或头晕可伴有恶心、呕吐或耳鸣;(3)共济失调,多为一侧肢体,表现为站立不稳,踩空感,走路时向患侧倾斜;(4)半身麻木、无力、言语不清、视物模糊、复视、头痛等。(5)短暂性遗忘等。
建议排颈椎片,做脑CT、血糖、血脂、血压等检查,首先排除脑血管性眩晕。如确为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应积极治疗,可给阿斯匹林75mg/日,维脑路通口服。头晕可服眩晕停、抗眩定。必要时选用血塞通O.4g + 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250ml 静滴 1次/日,以防治脑梗塞的发生。
如年龄较轻,或经检查可除外脑血管性眩晕,可按一般眩晕治疗。

7、一般个案建议:尽快看神经内科医生,应该是脑供血不足的可能大。 一般是与颈椎病,动脉硬化有关系的啊。 是首先应该检查颈椎ct啊。
建议看看当地神经内科医生,在他们指导下服用尼莫地平 西比灵 脑灵素 丹参或者肌肉注射:培他定,和牵引,理疗,红外线,推拿 按摩治疗。一定要戒烟,低脂饮食,避免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工作和学习,尤其是低头工作学习,每1小时左右要休息10分钟左右。 睡觉枕头不合适,也可能加重这个症状的啊。注意调节枕头高度的啊。

8、七嘴八舌话:晕种类和原因
眩晕是一种症状,是病人的一种自我体验,大约30%的人在一生中有过眩晕的体验。能引起眩晕的疾病种类很多,大约有上百种之多,不同的疾病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按照病变的性质可分为“假性眩晕”和“真性眩晕”两大类:按照部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大类。中枢性眩晕是由脑组织、脑神经疾病引起,比如听神经瘤、脑血管病变等,约占眩晕病人总数的30%。周围性眩晕占70%,是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反应等原因引起。
周围性眩晕:多数周围性眩晕与我们的耳朵疾病有关,眩晕发作时多伴有耳蜗症状(听力的改变、耳鸣)和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部分疾病可反复发作性眩晕,自行缓解。
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前庭器官在人的内耳中,它和耳蜗紧密相连,总称位听器官。前庭负责身体的平衡,耳蜗负责听声音。哥俩住"伙单元"。今天暂时不提耳蜗,前庭由三个半规管和球囊、椭圆囊组成。他们的结构非常复杂,硬管里套着软管,弯弯曲曲。前庭内充满液体,在管的膨大处又有称为纤毛的结构,当人体运动或者乘车启动、加速、减速、转弯时,前庭内的液体就要流动,带动毛细胞的纤毛发生相应的弯曲,产生生物电,向内传到高级神经中枢,使我们感觉倒运动的状态。向下传到颈肌和四肢肌肉反射运动来保持平衡。保持两侧前庭功能对称性和均衡性,来完成人体协调运动。前庭系统的任何部位受到病理性刺激或出现病变都会破坏这种平衡,造成平衡紊乱。这时病人就会感到眩晕。
打一个简单的比方:一架飞机,他有两个引擎,两个引擎都正常工作时,飞机平稳飞行。如果一个引擎出现故障,飞机就会偏离正常航线或翻滚,但经过飞行员调整,一个引擎的飞机还可以平稳飞行。如果出现故障的引擎时工作时不工作,飞机又会偏离航向。人体就象一架飞机,两侧内耳前庭平衡器好比飞机的两个引擎,一侧前庭出现病变时就会出现眩晕,平衡失调。经过一段时间休息、治疗后,眩晕可以缓解。其中大多数情况下是对侧前庭代偿重新建立平衡的结果,只有少部分病人是受损的前庭功能恢复。如眩晕的病因不能解除,反复影响前庭系统,受损的前庭功能时好时坏,临床上就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眩晕或渐进性听力下降。
梅尼埃病是一种原因不明内耳的膜迷路积水,迷路压增高,压迫神经节细胞和毛细胞而发生眩晕。是前庭性眩晕疾病中最常见的。他的病因与内淋巴的吸收障碍、免疫反应、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中枢性眩晕:能引起眩晕的脑组织有位听神经核、小脑、丘脑等,所以,这三个部位的组织任何一方出现病变均会引起眩晕。比如小脑哽塞或出血,丘脑哽塞,脑干缺血等,或桥小脑角肿瘤、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引起中枢性眩晕的常见疾病,有发病率高、容易反复的特点。发病机理是:两侧椎动脉自第六颈椎传入横突孔进入颅内汇集成基底动脉,凡是能造成椎动脉挤压的原因,如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环枢锥畸形或脱位、局部炎症等,均可出现眩晕症状。治疗原则是针对病因治疗,但病因不好去除时,采取对症处理,应用扩张椎动脉、缓解局部压迫的药物和方法。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4-6-29 23:01

本文内容不够精彩,我要自己发布

发布新帖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62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