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反射学新歌赋
(1) 反映第一诀:
经、穴皆可失,反映不可无。
【注释】这是对古人“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经验的补充与发展。近代的大量实践证明,许多新穴或反映点可以位于经典穴位或经脉以外的位置。取穴时务必以局部出现的各种反映为标准。这是提高针灸疗效的关键。
(2)针术要诀:
定穴关键在触摸,估约尺寸莫拘泥;
压痛皮温或硬结,体表反映均阿是;
弹针缓寻求得气,分层调控刺激力;
远攻近逼善反馈,补虚泻实为要旨。
【注释】最佳针刺部位或穴位的确定主要靠术者手指的仔细触摸,患者体表的压痛、皮温变化或皮下组织的硬结是最重要的反映现象,这些部位也就是广义的“阿是穴”。当它们与经穴位置不一致时,不必拘泥于教科书上的记载。可应用“弹针法”快速进针,但在穴内的探寻则要慢,以刺准反映层中心使得气为目的,在施与各种手法时注重调控刺激力的方向、速率。应针对不同病情选取邻近或远隔反射区。无论是选择刺激部位还是刺激方法,善于反馈与补虚泻实为第一要旨。
(3)灸术要诀:
久火成灸贵坚持,瞄准反映可省时;
融化寒痹通脏腑,隔物贴肤两相宜;
壮数渐增艾条近,烫而不痛要舒适;
热浪阵阵似雀啄,补泻未必留痕迹。
【注释】“灸”字由“久”与“火”两部分组成,提示艾灸时不仅每次的热刺激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要持之以恒,经常施治才有最佳效果,但在反映点上施灸往往可以最快取效。艾灸特别适合于寒痹与内脏疾患,间接灸或直接灸的作用类似。随着机体对热刺激适应性的出现,须逐渐增加艾柱状数或移近艾条至穴位的距离。既要有烫的感觉但又不能太烫致痛。雀啄灸时可有热融融的舒适感觉一阵阵地深入穴内,其补虚泻实之效,并非一定要“有痕灸”才能达到。
(4)头面十二穴歌:
医风灌耳聪,迎香疏鼻通;
印堂镇胃气,四白驱胆虫。
攒竹明目光,承浆愈舌疮;
太阳泻高压,牵正舒面容。
下关开口噤,人中催人醒;
风池闭邪门,百会安诸神。
【注释】以上各句大致归纳了各穴的主治功能,如医风主治耳鸣、耳聋;迎香主治鼻炎、鼻窦炎;印堂缓解恶心、呕吐;四白驱除胆道蛔虫;攒竹提高视力;承浆愈合口腔溃疡;太阳治疗由局部血管性高血压引起的偏头痛;牵正治疗面神经麻痹;下关治疗由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等原因所致的开口困难;人中用于中暑、休克甚至昏迷的急救;风池是防治风邪、寒邪从后头与颈部入侵的门户,可用治于感冒、头痛、鼻塞、红眼等;百会是中枢反射区中最重要的穴位之一,刺激它有安神、镇静、解痉作用等。
(5)身体反射区歌:
诸内形外是反映,点线经络融成区;
胚胎来源三大类,阈值分化体表现。
躯体反射布周身,远近深浅均沟通;
纵轴连续跨节段,防御功能重阳面。
内脏反射藏里间,横膈为界上下分;
片状割据双向性,重叠部位多功能。
中枢反射正中线,阴阳边缘维平衡;
头皮末梢常相应,十指连心最敏感。
【注释】《内经》所谓的“有诸于内,必形于外”,是人类对经络实质-反射区的最早认识。从发生学角度的近代研究指出,高等动物和人在胚胎早期,体节呈均等状排列,每一个体节均由三部分组成:躯体部;内脏部与神经节段,即未来的神经系统。这使得出现在全身体表的反射区也主要是分别代表它们的三大类:躯体反射区、内脏反射区和中枢反射区。它们的形成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体表不同部位阈值出现区域性分化,适应大自然所获得的结果。经典的“穴位是点,经脉是线”的概念由此得到了发展。
躯体反射区连续分布于人体周身体表,纵向分成前、后、侧三区,其中以居于阳面的侧区与后区具有最重要的防御功能。内脏反射区在四肢部位主要“躲”在内侧的阴面,而且以横膈为界,在上肢仅分布横膈以上的各内脏(主要为心、肺及胃的一部分)反射区;下肢分布横膈以下的各内脏(胃的大部分,肠、肝、胆、脾、胰,泌尿生殖系器官等)反射区。它们在体表的片状分布不仅与相应的内脏有双向的信息传递,而且可以有局部重叠,后者正是一些常用穴位具有多重主治功能的基础。为维持整体的平衡,中枢反射区的分布主要在身体的正中线与阴阳面交界处。邻近脑的头皮区与位于手、足末梢部位的边缘区通常最为重要,后者受刺激时且最为敏感。
(摘自『临床针灸反射学』,金观源等著,北京科技出版社,2004) |
|
|
|
|
共 7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4-7-6 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