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24

新生儿黄疸

胡清林 于 2014-7-16 05:42 发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6 05: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病因复杂,可为生理现象,多为病理性黄疸。 [诊断]  1、黄疸出现过早:黄疸出现在24小时以内。  2、血清胆红素程度过重:足月儿>205umol/L,早产儿>257umol/L。 3、黄疸持续过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4、血清结合胆红素>26umol/L。 5、黄疸退而复现或进行性加重。 [治疗] (一)中医治疗 1、湿热内蕴  主证: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鲜明,状如橘色,烦躁啼哭,小便黄灰,大便秘结或灰白。舌红,苔黄厚腻,指纹滞。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茵陈蒿汤加减。
  -13-  2、脾虚湿困  主证:面目皮肤发黄,颜色晦暗,精神倦怠,不欲吮乳,时时啼哭,腹胀便溏,或大便灰白,小便黄少。唇舌偏淡,苔白滑,指纹淡。  治法:温中化湿。 方药:茵陈理中汤加减。 3、气血瘀滞  主证:面目皮肤发黄,颜色晦滞,日益加重,腹部胀满,青筋暴露,肝脾肿大质硬,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或灰白,唇色暗红,或衄血。舌见瘀点,指纹紫。  治法:化瘀消积。  方药:茵陈蒿汤合血府逐淤汤加减。 (二)西医治疗  根据不同的病因给予相应的治疗。   九、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以发热、耳下腮部肿痛为主症的急性传染病。  [诊断]  1、起病时可有发热,1-2天后可见以耳垂为中心漫肿,边缘不清,皮色不红,压之有痛感及弹性感,通常先见于一侧,然后见于另一侧。  2、腮腺管口或可见红肿。腮腺肿胀约持续4-5天开始消退,整个病程约1-2周。  3、病前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  4、血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稍有增高和降低,淋巴细胞可相对增加。 5、尿和血淀粉酶可增高。 [治疗] (一)中医治疗 1、温毒袭表  主证:发热轻,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肿大,压之疼痛有弹性感。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14-  治法:疏风清热,消肿散结。 方药:银翘散加减。 2、热毒蕴结  主证:壮热,头痛,烦躁,腮部漫肿,疼痛拒按。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3、毒陷心肝  主证:腮部肿胀,高热不退,嗜睡,颈强,呕吐,甚则昏迷,抽风。舌质红绛,苔黄糙,脉洪数。  治法:清心开窍,熄风止痉。 方药:紫雪丹或至宝丹口服。 4、邪窜肝经  主证:腮部肿胀,发热,男性睾丸肿痛,女性少腹痛。舌质偏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泻火,疏肝散结。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龙胆草、荔枝核、延胡索、枳壳、赤芍、桃仁等。 (二)西药治疗  1、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可静脉使用病毒唑,有细菌感染时加用抗生素。 2、金黄膏外敷患处。 3、对症治疗。   十、水    痘    水痘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出疹性疾病。病原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临床特点为皮肤粘膜同时存在斑丘疹、水疱疹和结痂。  [诊断]  1、初起有发热,流涕,咳嗽,不思饮食等症,发热大多不高。在发热的同时,1-2日内即于头、面、发际及全身其他部位出现红色斑丘疹,以躯干部较多,四肢部位较少。疹点出现后,很快变为疱疹,大小不一,内含水液,周围有红晕,继而结成痂盖脱落,不留疤痕。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4-7-16 05:42

本文内容不够精彩,我要自己发布

发布新帖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62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