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羚羊角粉(<1岁1 g,1~3岁3 g),用柴胡注射液(<1岁2 ml,1~3岁4 ml).调成糊状,摊于布上,敷于脐部,用绷带固定8~10 h后取下,日1次,取下药物后,用清洁棉布擦干脐部,并注意保持干燥。 2、取小儿退热散(麻黄100g金银花200g山豆根100g细辛10g薄荷100g冰片80g甘草60g,粉碎为细末)3~10g,用米醋调匀,外敷神阙穴,胶布固定,每六小时换药一次,连用3~5天(用量:1~3岁,3克;4~6岁,5克;7~9岁,7克;8~12岁,10克) 注:现代研究证明,神阙穴为胚胎发育中最后闭合之处,皮下脂肪组织少,角质层薄,屏障作用最弱,而脐下动静脉又极为丰富,易于药物渗透吸收,且中药外敷能避免药物通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及胃肠道对药物的分解与破坏作用,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方中麻黄辛温解表,其发汗作用治疗风寒束表、腠理闭塞、肺气不宣、发汗无汗;麻黄还可阻止过敏物质释放,其化学结构与肾上腺素相似,可与支气管平滑肌上的受体结合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金银花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其主要成分氯原酸类化合物,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山豆根清热解毒,苦寒利咽;本方佐少量细辛以其辛温开通腠理,宣闭启窍,逐邪外出,泻湿透热,又可避寒凉遏伏,从而达到辛温同用、清透并施而使邪解的目的。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肺常不足而体常虚,外邪入侵,易生夹滞、夹痰、夹凉之症,故本方选用细辛旨在温化痰饮,以祛风寒,通鼻窍,旁达百骸,内则宣络而通百节,外则行孔窍而直透肌肤。薄荷辛凉解表,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冰片清热止痛,开窍醒神,利咽消肿。薄荷、冰片合用具有清热、解表、通透之功,有较好的促进透皮吸收作用。中药药理研究结果还显示,麻黄、薄荷、金银花等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抗病毒及解热作用
|
|
|
|
|
共 3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4-10-12 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