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透皮吸收基本概述 1、中药透皮吸收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中药透皮吸收是指透过皮肤给药而起全身治疗作用的控释制剂。它具有超越一般给药方法的独特优点, 可以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 提供可预定的和较长的作用时间, 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 维持稳定、持久的血药浓度, 提高疗效, 减少给药次数, 给药方便等优点。祖国医学自古以来就重视“内病外治”的应用, 并在内科、儿科、外科、妇科等疾病中积累了一些疗效卓著的外治方法和方药。如用白芥子、甘遂等研末作穴位贴敷哮喘。中药透皮吸收与中医穴位给药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是利用皮肤作为药物输入体循环的门户, 发挥药物治疗作用。我国对穴位给药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 无论是理论上, 还是制备工艺上, 在古医籍中均有详细论述, 这就给现代中药透皮制剂研究与开发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透皮吸收与中药的性能、气味、归经密切相关, 多用辛辣芳香、气味浓烈的窜透性药物和活血化淤的药物, 所谓“假猛药、生药、香药率群药, 开结行滞, 直达病所”是中医透皮内病外治的理论依据[2 ]。 2、中药透皮吸收的产生与萌芽 “透皮给药”是一种古老的给药方式,大约在200万年前的原始社会里,人们在生存觅食过程中,当坠落跌打或被虫蚁禽兽咬伤后,用树叶、草茎之类涂敷伤口,逐渐发现有些植物外敷能减轻疼痛和止血,甚至可以加快创伤的愈合,这就是中药外治的起源。资料记载,最早见于周秦时期的《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素问》,在宋代成书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已有可用于局部治疗或透皮吸收的膏药。可以说清代是应用外治方法较为成熟的阶段,《急救广生集》、《理瀹骈文》等中药外治专著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外治完整理论体系的建立,《理瀹骈文》总结了我国清末以前的外治法,提出了贴、涂、熨、洗、点等百余种外治法,方剂达1500 余首,广泛应用于内外妇科等各种疾患。并且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的外治理论。[3 ] 3、中药透皮吸收的理论基础 与传统的经络穴位理论相结,中药和经络理论都是中医的精髓, 人体的经络已得到现代科学的证实, 经络穴位较周围皮肤有阻抗低、电容大、电位高的电学性质, 有特异的声学、热学变化。经穴对药物具有外敏性和放大效应, 起到单相或双相调节作用。按中医经络学理论, 脐联系于全身经脉, 通过各经气之循环, 交通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膜,无处不到,药物可通过脐部的吸收,直达病灶而发挥治疗作用, 故脐法有温通元阳、苏厥固脱、健脾助运、消积等作用。现代医学证明脐部给药更易于吸收和提高生物利用度。研究表明, 药物经脐部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是前臂给药的1~ 6 倍。根据脐部用药的上述特点, 开发中药TTS 制剂贴于脐部或能达到更好的疗效。如果完善的中药透 皮给药系统与经络理论结合起来, 将会给中药透皮吸收的应用开发带来新的飞跃 二、中药透皮吸收的发展现状 1、中药透皮吸收在促进方法方面的研究 作为透皮给药制剂研发的关键,透皮促进方法越来越得到药学研究者的重视。近年来,针对一般透皮给药系统制剂的药物透皮吸收率较低的问题,发展了许多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理化及药剂学方法和技术等。 (一)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物理化学方法 (1)透皮促渗剂:透皮促渗剂是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研究的首选,。氮酮是目前常用的新型且安全有效的透皮促渗剂, 中药或天然植物本身就有一定的促渗作用,它们大多属于芳香类且具有挥发性, 另外,研究发现,按一定比例把部分促渗剂组合成二元或多元的复合促渗剂,可取得比单一促渗剂更好的促渗效果;(2)离子导入法:离子导入法是指在电场的作用下,将带电荷的化合物导入皮肤的一种方法,本法的影响因素很多,如药物自身性质、电流和电压强度、离子强度、皮肤阻抗等;(3)电穿孔技术:电穿孔技术是指当施加高压脉冲电场于脂质双分子层或细胞膜上时,可使之产生暂时性的水性通道,从而增加脂质双分子层膜或细胞膜通透性, 目前报道的以此法透皮给药的有荧光素、多肽和蛋白质、多糖、寡核苷酸和基因,但安全性、起效时间、药物渗透剂量等是该技术面临的重要问题, 但是影响本法的因素较多,如电压、脉冲数、脉冲时间、波形等。脉冲电压是最重要的因素;(4)超声波导入技术:超声波导入技术是以超声波为动力促使药物透过完整皮肤的一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改变皮肤角质层结构或通过皮肤的附属器产生药物的传递透过通道来起作用,最大特点是可在短时间内增加药物吸收, 影响超声导入的因素主要有超声频率、时间、药物的性质和剂型等。超声频率越低、超声时间越长,越容易促进药物的吸收;(5)微针阵列技术:微针阵列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物理辅助型透皮给药技术,近年来成为蛋白质多肽等大分子药物透皮给药研究的热点领域;(6)其他:①穴位透皮给药: ②磁导入技术③激光技术: ④热穿孔技术⑤电极扫描系统 (二)药剂学方法 (1)脂质体:近年来,脂质体作为透皮局部给药载体,已经成为透皮给药领域的焦点。脂质体作为透皮给药载体具有如下特点:①靶向性;②缓释性;③安全性,大量实验表明,脂质体促透作用的强弱与其脂质体晶态、平均粒径大小、脂质体稳定性、组成成分和制备方法等有很大关系, 脂质体作为透皮给药的载体具有显著的促渗效果,尤其是对多肽和蛋白质类大分子药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是由非离子形式的两亲性物质和胆固醇在亲水介质中自组装形成的具有闭合双分子层膜结构的封闭结构,它具有减小皮肤表面张力的性质,可在一定程度上对经皮药物起促渗作用,这些方法技术各有优缺点,促渗效果也各不相同。另外,我国医药理论博大精深,如穴位治疗、针灸推拿等,因此,利用有利的天然优势,融合各学科所长,也将会促进促渗方法发展.[5] 2、天然药物促进剂在透皮吸收方面的作用 近年来,天然透皮吸收促进剂以起效快、效果好、副作用小等优点,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从天然产物中寻找透皮吸收促进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从中药宝库中寻找透皮吸收促进剂若能结合中医理论,可能会给该研究带来更为广阔的前景。总之,由于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起效快、效果好、副作用小等特点,加上我国在天然药物方面独有的优势,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研究和应用将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中药透皮吸收在临床方面的应用 临床医务人员正积极合理地利用药物透皮吸收后局部或全身性作用,开辟新的用药途径为临床服务。例如: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病,药物众多疗效欠佳,黑龙江省医院研制的肤美净药膏,疗效显著。北京四环药业的酞丁安搽剂,诺华制药新适确得,透皮给药的疗效相当显著。武汉四医院将具有抗雄激素的螺内酯(安体舒通)制成搽剂,治疗男性秃发及重症痤疮,效果明显。西安利群精华药业有限公司的盐酸丁卡因胶浆,利用药物透皮吸收,解决肠道表面润滑麻醉的问题 深圳同安药业的聚维酮碘,治疗细菌性、霉菌性阴道病、老年性阴道炎有奇效,它也是当代高分子辅料和包装科学的完美融合。还有能够根治真菌的药物咪康唑霜、伊曲康唑霜、特比萘芬霜以及中美史克的兰美抒乳膏等。极微量药物,透过皮肤吸收发挥全身作用的制剂,如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莨菪碱治疗旅游病,长压定治疗高血压以及雌激素的补充治疗等。值得一提的是,透皮给药这一方法特殊的便利性,为早产婴儿和婴幼儿用药提供了方便,如氨茶碱对儿童透皮给药不易吸收,而对未成熟婴儿和婴幼儿就很容易吸收,并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而更重要的是很小婴儿口服给药不大可靠,而静脉给药既需熟练技术,又有一定的痛苦和危险性,不易接收,因此,对未成熟婴儿和婴幼儿开展药物传递系统透皮给药,具有广阔的前景。 透皮吸收系统为口服生物利用度低、注射疼痛和不适合注射给药的药物,以及控释药物的给药提供了一个新的给药途径。化学促渗技术和离子导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小分子药物的透皮,对前药的设计、药剂学的促渗技术开发和一些物理增强方法(包括超声导入、热消融、微针)则可以应用于大分子药物和疫苗等。对角质层定向的破坏和对深层组织的保护,使透皮给药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各种促渗技术的联用则使得透皮促渗技术在安全性、高效性、靶向性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在医药领域,透皮给药系统必将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给药系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研究。 经过多年的发展,尽管中药在透皮吸收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理论滞后、机理不清、上市品种较少、制剂水平较低(剂型简单、工艺落后、质量难于控制)、疗效欠佳等问题。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积极吸纳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中药透皮给药机理研究,根据方剂中主要药味本身及其成分性质和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研究基础好、疗效确切、组方少而精的经典方剂为研究对象,对其体内外透皮渗透特性进行考察,通过现代的提取纯化技术、适宜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现代的制剂技术、穴位贴敷或物理方法的运用提高中药的渗透性,然后选择适宜的辅料将其开发成现代透皮给药系统。传统的中医药内病外治理论及累积下来的临床资料为中药透皮研究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如何既传承中医药传统优势,又融合现代科学技术,使中药透皮给药这一既传统又新型的给药方式焕发最大的生命力,是摆在中药透皮吸收研究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
共 3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4-10-23 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