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5-1-9 13: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甘肃王吉庆 于 2015-1-9 13:25 编辑

关于“自拟降压药方”治疗“高血压及高血压病”的应用体会
写作目的:总结中药“自拟降压药方”在临床医疗实践中的心得与体会,供各位同行共同学习和批评,为农村卫生中医治疗,及发展提供个体化的科学研究依据,发展名族医药仅限微薄之力。
关键词:“自拟降压药方”、高血压、应用体会
正文:高血压及高血压病
近年来,由于高血压、糖尿病这类慢性病的“长期服药”的特殊性,以及西药的耐药,加之国家特别是甘肃省卫生厅对发展中药的大力倡导和支持,本人本着“竟可能的以简、便、廉、效”的用药原则,着重中药使用,特别针对高血压病进行了临床学习和研究,现报告如下:
由于高血压中医临床辨证分为:阴虚阳亢、肝火上炎、痰浊上扰、气血两虚、阴阳两亏。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好多都是夹杂成型,对基层“医生”辨证产生了困难。但是,我诊所卫生人员,积极探索,认真学习教材文献资料,总结了一套可行性的方案,---自拟“降压验方”,其中,生黄芪等常用中草药的合理引用,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先报告如下:
处方:生黄芪10--25g   丹参9--12g   川芎9---12g   杜仲(炒)10--25g   
     地龙,5---12g   决明子10--15g   钩藤10---15g(后下)  白茯苓10--25g
泽泻6--10g
加减:1、阴虚阳亢,加白芍6--18g   麦冬10--15g   生地黄10--15g
      2、肝火上炎,加龙胆草10---12g  栀子10--15g   野菊花10--25g  柴胡10--15g
      3、痰浊上扰,加半夏6---12g  天南星3---9g   天麻6--9g
      4、气血两虚,加白术10--15g  炙甘草6--9g   
                   白芍6--12g,当归10--20g  何首乌10--15g
      5、阴阳两亏,加地黄、山药、山萸肉、丹皮、制白附子、牛膝、桑寄生,辨证加减。
     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这个疾病具有先天因素和后天生活中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所导致,不论何种致病因素,最终使“1.心脏单位时间内射血量增加→血管内血容量增加→血压测值升高。 2.血管紧张度的改变→血压测值升高。 3.血管内环境改变(钠离子浓度升高/晶体压升高)→血管内容量增加→血压测值升高。4,颈动脉窦血管压力感受器功能受损→血压测值失真。”这样,最终导致,血管脆性增加,以至于全身各类脏器受损,乃至危及生命。因此,“自拟降压验方”正是在上述现代医学机制的指导下,通过大量临床实践,组拟此方。下面解析“自拟降压验方”。
1、生黄芪,中医功效,益卫固表,利尿消肿。
           西医药理研究,1)。扩张肾动脉,增加肾血流量,有明显利尿作用→降低血压;2)。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增加心肌供血,降低血压;3)。增加心收缩力,保护血管系统,抗心率失常;4)。能降低血小板粘附力,减少血栓形成,防止脑血管意外。
2、川芎,中医功效,“血中之气药”,活血行气,常与丹参等合用治疗胸痹心痛。
         西医药理研究,1)。成分“川芎嗪”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氧量及降低耗氧量;2)。成分“川芎嗪”扩张脑动脉,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脑及微循环;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3)。川芎水煎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而且有持久的降压作用。
3,、丹参,中药功效,活血祛瘀、凉血、除烦安神。
         西医药理研究,1),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促进心肌缺血或损伤的恢复,缩小心肌梗死范围。2)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凝集,激活纤溶,对抗血栓形成,防治心脑血管意外发生。3),调节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4),扩张外周血管,改善肾功能,降低血压。
4,杜仲(炒),中医功效:补肝肾,强筋骨。
               西医药理研究,杜仲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而且炒杜仲降压作用远大于生杜仲。
5,决明子,中药功效:清热明目,润肠通便。对肝阳上亢型头疼眩晕等症疗效显著。
           西医药理研究,决明子水浸液降压作用非常明显,而且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6,地龙  中药功效:清热熄风,通络,平喘、利尿。
          西医药理研究,地龙之热浸液、煎剂等均有缓慢而持久的降压作用。
7,钩藤  中药功效:归心包、肝经,具有清热平肝,息风止惊之功。
         西医药理研究,主要成分为钩藤碱,其对动物的“正常血压和高血压都具有降压作用”,而且钩藤水煎剂明显的镇静作用。
8,白茯苓  中药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西医药理研究,茯苓煎剂具有利尿、镇静,增加心肌收缩力。茯苓多糖增强免疫之功。
9,泽泻   中药功效:利水渗湿。
          西医药理研究,1)具有较强的利尿作用,增加尿量,增加氯化物、尿素的排泄,对肾炎患者利尿作用尤为明显;2)降压、降血糖、抗脂肪肝作用。
     以上九味药基本组成的方剂中,生黄芪补气、利尿、作为君药,一则提高全身正气,促使全身所有免疫系统参与协调和平衡。二则增加肾血流量而达到恢复肾损害,以及利尿达到降压效果。三则扩张冠状动脉及外周血管,不仅降压,而且可以防止和治疗由于高血压导致心脏、肾脏损害。同时,补足中气,气旺血行,流速加快,以至于有形或无形之痰难于形成,避免高血压以外的发生。
     川芎“血中之气药”,丹参“调理学分之首药”,二者合一,协同黄芪,行气、补气、促使血流畅通,同时,滋养各生命脏器,使各生命脏器发挥“原始调理水平”,从而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故而血压下降。“高血压”中医属于“眩晕、头疼等‘风病’范围”,而决明子、地龙、钩藤,三中药都具有清热、平肝、熄风功能,从而达到了“平肝熄风、镇静、降压止疼”的功效。故此五味药为臣药。
白茯苓、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振奋膀胱气化功能,而排出糟粕,清净身体内环境,协同以上七味药,使体内环境重新建造一个“阴平阳秘”状态,而最终达到“内淤清除,血流畅通,通而不痛;外风熄灭,眩晕自消”。
而炒杜仲,补先天肝肾之气,调理和增强肝肾之功能,使肝之“疏泄功能”得以发挥;使肾之“纳全身真气功能”得以增强,使整个生命体的“活力”得以再现,从而根本上调理生命体,而达到“阴平阳谧”之效果。
同样,在西医药理学研究中,发现,黄芪、川芎、丹参三药,同时具有“扩张冠脉、肾动脉、外周血管、同时降低血液粘度,而且有利尿功效”,而杜仲、决明子等七味药,也具有良好的单独利尿、降压效果。众药协同,不仅降低了血压值,缓解了病人症状,同时调理了内环境,防止了“高血压病以及以外的发生”。
病案:患者:  王勇,  男,60周岁。于2014年9月6日,早晨7点,以“头疼、头晕多日,昨夜突然加重,难以忍受”,前来就诊。询问其有高血压病史,昨日由于儿子新铺面开张忙于张罗,期间饮酒适量,至夜间头痛从梦中而行,其后眩晕,自服止痛药无效。经查:患者血压160/86mmhg,体温37.2℃,心率84次/分,呼吸急促;脉数急,舌红无苔。面色红。自述尿量减少。于是初步诊断为:中医,头疼、眩晕(辨证,肝阳上炕,风扰脑室),西医:高血压。治疗,平肝熄风(降压止痛)。
组方:自拟降压验方加减   
药物:生黄芪15g  川芎9g   丹参9g   炒杜仲20g  白僵蚕15g  钩藤15g(后下)
     决明子9g   金银花15g   白茯苓20g  泽泻6g  柴胡12g  白芷8g  
元胡(醋制)6g     煎服。三天一疗程。
病人当天中午信息反馈,服用第一次药后,入睡休息半小时,醒后所有不适症状消失。三天后血压监测130/74mmhg。同方又给予三付药。后来追访,血压稳定,只服卡托普利片一日一片,以控制疗效。
总结:自拟降压方,经过4年来,在我村级卫生所医生对原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病患者针对性辨证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且统计有效率达到了85%,无效者有10%左右。分析无效者原因,主要是1),大多是高年龄层,较长的高血压病史,而且心、肾、脑等脏器损害严重,血管硬化程度较大,在短期中药疗效很难调理过来。2),长期服用药,机体耐药性较强,各类靶细胞对中药铭感程度大大降低。
但是,对于85%的高血压患者而言,积极应对国家倡导,大力发展中药,医治常见病,多发病,缓解病人痛苦,适当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无疑敬了作为“基层医者”的微薄之力。渴望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与此共同发展中医药事业。
参考文献:1)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
2)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金贵要略》 《 伤寒论》。
3)《千家妙方》---李文亮/齐强主编,解放军出版社1982.01.版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3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5-1-13 11:25

发表于 2015-1-9 19: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分享...
                              江苏---成昌现
发表于 2015-1-13 08: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分享...

本版积分规则

本文内容不够精彩,我要自己发布

发布新帖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62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