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2-6 23: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宋×,男性,23岁。
初诊日期:1997年7月9日。
主诉:颜面反复起疹2年余,复发加重2个月。
查:面颈、前胸、后肩背部红色毛囊性丘疹,上有脓头,部分为囊肿、结节,颜面重度脂溢,局部毛孔粗大。
伴痒痛,口渴喜冷饮,口臭,大便秘结,小便黄。
舌红,苔黄厚腻,脉滑。诊断:囊性痤疮
辨证:痰湿聚结,热毒蕴肤。
立法:祛痰除湿,软坚散结,佐以清热解毒。方药:
夏枯草15g浙贝母15g炒山甲6g海藻10g,
双花15g, 连翘15g, 公英30g,土茯苓15g,
当归10g, 赤芍15g, 丹参15g,苦参15g,
生石膏30g,生军5g。
水煎服14剂1997年7月23日二诊:
皮疹色暗红,脓头较多,囊肿结节,未见明显变化,颜面脂溢仍较重,皮疹疼痛略缓解、不痒,口臭口干症状减轻,大便2-3日一行,小便黄。
舌红,苔黄薄腻,脉滑。
上方去炒山甲、海藻,加皂刺6g,僵蚕6g消肿排脓散结。服药7剂1997年8月1日三诊:
皮疹较前缓解,脓头减少,囊肿结节部分变软,疼痛减轻,一般情况可,大便同前,小便正常。
舌红,苔白,脉滑。
上方去生石膏,加夏枯草15g、羚羊粉0.6g(分冲)以加强软坚散结清热力量。
继服7剂。1997年8月8日四诊:
原毛囊性丘疹消退,囊肿结节大部分变平,面部明显,无脓头,无疼痛,大便通,每日一行,颜面脂溢减轻。
舌淡红,苔白,脉弦。
上方去生军,加生薏米30g利湿以减少皮脂溢出,继服7剂。
皮疹消退50%以上,伴随症状基本消失。本证为重症痤疮,综观皮疹、证、舌苔及脉象为痰湿聚结,热毒蕴肤之征。
患者痰湿聚结,发于肌肤故见囊肿及结节;
湿久化热,热毒聚结则皮疹泛发;
湿热上蒸证见颜面重度脂溢,局部毛孔粗大;
湿盛则痒,湿阻气机不通则痛,故伴痒痛;
热伤津液则口渴喜冷饮;
痰湿夹杂,毒热炽盛,胃肠运化失司,证见口臭,大便秘结,小便黄。治以祛痰除湿,软坚散结为法,佐以清热解毒。
方中用夏枯草、浙贝母、炒山甲、海藻祛痰软坚散结为主药;
生石膏、双花、连翘、公英、土茯苓清热解毒为臣药;
当归、赤芍、丹参活血消斑,苦参、土茯苓清热燥湿解毒共为佐药;
生军泻热通便为使药。
|
|
共 24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5-2-8 0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