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高山流水1 于 2020-4-28 11:04 编辑
带状疱疹是临床上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蛇串疮、缠腰龙或者缠腰火丹。带状疱疹主要是由于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以后出现的沿周围神经分布区域的簇集性水疱和剧烈疼痛。带状疱疹发病的临床特点是以老年人居多,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容易得带状疱疹,而且年龄越大、疼痛越重,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几率越大。
一:带状疱疹的针灸治疗可以选用的主穴有曲池、内关、合谷、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等,因人而异可以选用不同的配穴,如皮疹发生在眼眶区时可以配太阳、头维、阳白。丘墟透照海.
若在下颌区可以配颊车、地仓、大迎;若在腋下则可以配肩贞、极泉或者皮疹周围的阿是穴。
二: 刺泡拔罐;所有的,斗可以把泡用针头或者是皮肤针把所有的病区的泡刺开放水,然后拔罐,把水出到全是鲜血后止,然后敷药包扎。也可以用药棉撕成薄膜敷在患部,点燃,效果也挺好。
三:带状疱疹的中医中药治疗:(1) 热盛:皮损色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自觉口渴、口苦、咽干,烦躁易怒,便干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滑数。治法:清热除湿,解毒止痛。方药:生甘草,龙胆草、梔子、黄芩、生地黄、泽泻、延胡索、车前子 (包煎),板蓝根、大青叶。
每日1剂,水煎服。(2) 湿盛:皮损色淡红,疱壁松弛,疼痛略轻,口不渴或渴不欲饮,纳呆便溏;舌淡体胖,苔白腻,脉滑。治法:健脾除湿,兼以解毒。方药:生甘草,白术、陈皮、厚朴、延胡索、泽泻、大青叶、板蓝根,滑石(先煎)。以上处方,痛甚者我们可加大元胡,徐长卿止痛中药。
四:中药外敷
1;牛黄解毒片外敷
将牛黄解毒片研成细末后,用生理盐水调成糊状,将调好的药膏敷于患处,在药膏的上面覆盖一层无菌纱布,并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次。一般病人,在连续治疗5-7天后即可见效。牛黄解毒片有清热解毒,散风止痛之效。也可以用利多卡因参与搅拌止痛更好。
2;云南白药外敷
云南白药是治内外出血及血瘀肿痛之著名中成药,具有良好的活血消肿、止血止痛功效。以云南白药适量,白酒调成糊状,涂敷患处治疗带状疱疹,隔日换药次,有明显疗效,一般用药症状好转,换药次或次后烧灼感减轻,皮疹迅速吸收、干燥,天内痊愈。
3;六神丸外敷
将六神丸研成极细末,用食醋调成稀糊状涂于患处,将全部皮损遮盖,每日次。六神丸成分为牛黄、珍珠、麝香、冰片、蟾蜍、雄黄,具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敛疮生肌之功效,能有效清除带状疱疹病毒及减轻疼痛。
4;青黛蛋清膏外敷
青黛50克,鸡蛋3枚(取蛋清)。将青黛用蛋清调匀涂抹患处,每日3次,一般3天左右即可明显见效。青黛性味咸寒,归肝、脾、胃经,以清热解毒、凉血消斑见长,辅以蛋清寒凉清热,二药调和外用,疗效显著。
大黄冰片膏外敷;将生大黄、冰片研末过箩,凉茶叶水适量调成糊状放入瓶内备用。将患处用温盐水或酒精轻擦拭干净后,将上药涂于患处,不宜过厚,不露皮肤即可。为防止干燥过快,药物上面可覆盖一层薄塑料膜。白天涂次,夜间睡前涂次。更换药物时,用棉棒轻轻将前次药痂擦掉即可。方中生大黄,味苦性寒,有活血化瘀,消炎破积之功效,冰片味辛凉微寒,开窍散郁,消炎止痛,本药局部应用有止痛防腐的作用,在体外高浓度应用可抑菌,用茶叶水调敷无刺激性,且有干燥,收敛创面之作用,敷药后即止痛。
|
|
|
|
|
共 2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21-8-5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