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45

十七难

张健平 于 2016-10-29 16:16 发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9 16: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七难
脉症相应相反与预后
个人理解:
《内经》中说人患了病,有的很快就会死亡,有的不经治疗却就痊愈了,有的连年累月经常治疗却不见痊愈。那么这些生死存亡的不同转归,可以通过切脉的方法知道。
其临床意义有三。
其一,可生可愈的病变都具备两个条件:
正盛邪虚,病邪不向更深层发展;
脉证相投,病情可不治自愈,或稍治即愈。
其二,连年累月经久不愈的病情,正邪相持,邪气缠绵不除,正气难以恢复。
其三,病情严重,致人死亡的病变,正虚邪盛,病邪沿五行相克路线深传,逐一破坏各个脏腑,正气殆尽,阴阳离决,也就是说,
肝病出现肺脉,
心病出现肾脉,
脾病出现肝脉,
肺病出现心脉,
热病出现寒脉
(阳病见阴脉),
寒病出现热脉
(阴病见阳脉)。

医家临床诊病时,
肝病现肺脉(金克木)
如果病家闭着眼睛不想见人,这是肝胆热疾,头痛头胀,照理肝胆部(左手关脉)应当出现弦硬而长的脉象,可是,在肝胆部(左手关脉)却出现了肺脉——浮短而涩的脉象,这是肝胆的正气亏耗了,病邪按照五行相克的顺序到达肺脏,并由肺脏克制肝胆,造成人体只有下降的气机,没有上升的气机,这也就是阴阳离决,所以,很快病家就要死亡了。
心病现肾脉 (水克火)
如果病家睁大着眼睛不躲闪来客并且口渴,心胸部及以下硬痛胀满,这是心小肠热疾,照理心小肠部(左手寸部)应当出现紧实而数(洪大)的脉象,可是,在心小肠部(左手寸部)却出现了肾脉——沉涩而微的脉象,这是心小肠正气耗尽,病邪按照五行相克的顺序到达肾脏,并由肾脏克制心小肠,造成人身阳气殆尽,血脉凝涩,这也就是阴阳离决,所以,病家很快就要死亡了。
脾病现肝脉(木克土)
如果病家如果吐血,同时又出现流鼻血,这是脾脏虚证,脾气不足不能统血,脾虚则肝郁,肝气升则致吐血和鼽衄血,照理脾胃部(右手关部)应当出现气血不足的沉细脉象,可是,在脾胃部(右手关部)却出现了肝阳偏亢的脉象——浮大而弦硬,这是脾胃正气耗尽,病邪按照五行相克的顺序到达肝胆,并有肝胆克制脾胃,造成人身血气殆尽,这也就是阴阳离决,所以,病家很快就要死亡了。
热病现寒脉(水克火)
如果病家胡言乱语,这是温热病症,邪热侵入营血,身体应当发热,脉象应当洪大(心经受热邪困扰),可是,见到的症状确是手足厥逆发冷,脉象却是沉细而微(肾经寒水之气遍及全身),说明心经正气耗尽,病邪沿五行相克到达肾经,并由肾经克制心经,阳气没了,阴气盛了,这也是阴阳离决,所以病家很快就要死亡了。
寒病现热脉(木克土)
病家如果腹部胀满,并且不断地泄泻,这是内伤在脾,外感寒湿的外感病,照理脉象应当沉微细涩(脾虚湿困之象),可是,却出现了弦硬而滑的脉象,这说明脾经正气耗尽,病邪沿五行相克到达肝经,并由肝经克制脾脏,运化没了,寒湿盛了,这也是阴阳离决,所以病家很快就要死亡了。
   

[原文]难曰:经言病或有死,或有不治自愈,或连年月不已,其死生存亡,可切脉而知之耶?
然:可尽知也。诊病若闭目不欲见人者,脉当得肝脉强急而长,而反得肺脉浮短而涩者,死也。
病若开目而渴,心下劳者,脉当得急实而数,反得沉涩而微者,死也。
病若吐血,复鼽(qiú鼻子堵塞不通)衄(nǜ出血)血者,脉当沉细,而反浮大而劳者,死也。
病若谵(zhān病中说胡话)言妄语,身当有热,脉当洪大,而手足厥逆,脉沉细而微者,死也。
病若大腹而泄者,脉当微细而涩,反紧大而滑者,死也。
[译文]
问:医经上说,患病或有趋于死亡,或有不经过治疗而自然全愈,或有连年累月拖延不愈的,其中生死存亡的关键,是否可以通过切脉的方法来知道呢?
答: 是可以完全通过切脉的方法来知道的。在诊病时,如病人闭着眼睛不愿见人,脉象应当出现强急而长的肝脉,若相反出现浮短而带涩的肺脉,则是肝木为肺金所克,便是死症。
若病人张开着眼睛,且感到口渴,心胸部以下坚硬的(属于心实热症),脉象应当出现紧张有力而快的心脉,若相反出现沉涩而带微象的肾脉,则是心火为肾水所克,为病实脉虚,也是死症。
如病人吐血,兼有鼻出血的,(属于阴虚症)脉象应当出现沉而细微的肺脉,若相反出现浮大而有力的心脉,则是肺金为心火所克,为病虚脉实,也是死症。
如病人胡言乱语,身体应当发热(属于阳热症),脉象应当出现洪大的心脉,若相反出现手足厥冷,脉象沉细而微弱的肾脉,则是心火为肾水所克,为阳病见阴脉,也是死症。
若病人腹部膨胀,兼有便泄(属于虚寒症),脉象应当出现微细而带涩的脾脉,若相反出现紧张实大而带滑象的肝脉,则是脾土为肝木所克,为病虚脉实,也是死症。
[按语]
本难举出五个病例,每例都有“当得”和“反得”的脉象,以说明在预后的诊断上,不论是阴阳虚实各病,如有当得之脉,脉症相符的,则预后良好;若某病得到相反的脉象,脉症不相应的,都属预后不良,也就是强调了脉证的相应与否是决定疾病易愈和难治的关键。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1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6-10-29 18:12

发表于 2016-10-29 18: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版积分规则

本文内容不够精彩,我要自己发布

发布新帖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62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