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631

脾健不在补贵在运

王泓昌 于 2016-10-31 17:46 发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31 17: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脾的生理功能,是运化水谷,输布精微,分化水湿。其精华之气,经脾气之升发,散津于五脏,敷布于六腑。清者属阴,性精专,故化生血脉,而周行于经隧之中,是为营气;浊者属阳,性慓悍滑利,故不循经络而直达肌表,充实于皮肉之间,是为卫气。所以有“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之说。此即“脾主运化”的正常生理功能。
  由于小儿脾气未充,运化力弱,而生长发育迅速,对水谷营养的需求量又高。加之喂养方法不当,饮食的过量与不足,或突然改变饮食品种,盲目增加过高的营养物质,超越正常的脾胃耐受能力;或先天禀赋不足,环境气候的变迁等等,皆能影响和导致脾失运化,而发生种种的脾胃病变。
  常见脾失运化的小儿病证很多,这与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病理有关,最突出者为“疳症”与“厌食症”(皆有慢性营养障碍的表现)。但绝大部份则发生于缺乏卫生常识,而又经济情况良好,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中。他们盲目性的增添过高过多的所谓高营养价值的食物,加重了脾运的负担,导致脾胃之气受损,从而逐渐产生厌食、挑食、拒食,甚至酿为疳症者。因病后失于调 摄,或在疾病过程中呕吐、腹泻伤损脾胃后,未能及时调理者,。而原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调而发生者。,虽然致病因素各有不同,但导致“脾失运化”的病理机制是一致的。
  脾胃属于整体的一个部份,它与全身的器官和其它脏腑是互有关联,互有影响的。所谓“脾胃一病,五乱并作。”故善于调理脾胃者,可杜渐防微。在长期脾失运化的情况下,引起其它脏器的病变和一系列的代谢变化是常见的。例如疳症患儿中,可脾病及肝,肝开窍于目,赖精气之上注,若肝阴不足,则目失所养而产生“雀盲”、“干眼症”、“角膜软化”等眼疳症。脾病及肾,肾主骨,若肾精不足,骨失濡润,则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出现“鸡胸”、肋骨外翻等畸形骨骼。齿为骨之余,骨萎则齿迟不出,此儿科医生所熟悉而常见者。
  由此可见,脾的正常运化,是直接关系到整个机体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因此,小儿脾胃病必须重视脾的运化功能,而运脾法的使用,尤为治疗中的首选方法。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2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6-10-31 19:11

发表于 2016-10-31 18: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6-10-31 19: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分享

本版积分规则

本文内容不够精彩,我要自己发布

发布新帖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62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