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689

中医师承

姜宏旭 于 2016-11-8 23:47 发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8 23: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道、授业、解惑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古之学者必有所师。自孔子倡导以来,历朝历代从平民百姓到帝王将相,都由师承教育而成才。过去中医的教育也都是师承,大多是父子兄弟或亲友薪火相传。自蒙童起,既读“四书五经”学文化,又读“内经本草”学中医,待文化知识和中医理论学到一定程度后,再跟师学习临床诊病。也有些是科举无望或弃官回乡,转而从师学医,悬壶济世。所谓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者也。无论是名医大家或一般郎中,都少不了从师跟师的培育过程。一般是一师带一徒,或一师授多徒,口传心授,薪火相传。至明清以后,受朱熹、王阳明开办书院,广收学生开课讲学的影响,有些家境殷富的中医大家,如清朝福建名医陈修园等也创办中医学馆,广收生徒,开课讲授中医药基础。编有《医学三字经》、《医学实在易》和《陈修园医书简集三十六种》、《陈修园医书全集七十二种》等中医教材。其内容囊括了中医四大名著、各家学说、中药学、方剂学以及内外妇儿各科知识。这类教材语言流畅、通俗易懂。有些还编成歌诀、易学易记,其形式已接近于现代院校的中医药教材。但学生结业后,还须留馆跟师或另拜他师学习临床接诊。生徒大多一生只拜一师,继承衣钵流派,也有的二处或多处拜师习业,博采众师之长,形成新的学术流派。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后,在社会主义的教育制度下,国家陆续开办了一大批中医药院校,民间的中医诊所全收归国有,合格的中医师都进入各级医院(所)工作。于是学校教育取代了师徒教育,延续了二千多年的中医师承宣告结束。于是不少名老中医后继无人,积累的临床资料无人整理,直至风烛残年,带着毕生经验和验方秘方一同离开人间,烟消灰灭。虽然有些医院也会安排院校毕业生让老中医带教,但非自愿结合,师承成功者不多。有的是老师无带教补贴,或对分来的弟子不满意;有的是弟子对所在学科无兴趣,或对老师不满意,双方敷衍了事,学无所成。也有的是老师愿带教,弟生也认真学,但因医院体制限制,师承环境不良,使师承效果欠佳。由于师承的消失,使中医的许多诊疗技术、特色专长和验方秘籍后继无人,甚至失传。

例如传统的中医外科医师,又称“疡医”,都要亲手配制生肌散、金黄散、玉露散,熬制拔毒膏、黄连膏、生肌膏,炼制三仙丹、红升丹等外用药制剂。中医伤科医师都会自制跌打膏、消肿膏、接骨丹、治伤散,都会手法整骨、推拿按摩、针灸拔罐。不少中医内科医师也有自己特制的膏丹丸散、秘不外传的验方秘方和特色疗法,这些都因师承的终止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极少得到传承。至今能掌握这些技术的中医已十分稀少。

又如过去的名老中医,积数十年的经验,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的流派。有的以滋阴养血见长,有的以清热泻腑为优。有的擅长活血化瘀,有的精于益脾养胃,有的喜用经方,(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录方剂),药简力重;有的喜用时方(明清以后各医家创新的方剂),药新效强。有的善于守方,临证不乱,有的精于改方,随症变通。有的善治专病,理法方药自成体系;有的精于手术,内外兼治形成特色。现在,这些不同风格流派的中医特色专长,也都随着师承的结束而逐渐磨灭。

此外,还有不少名老中医,不仅医术高超,而且文墨精良。能呤诗填词,行书绘画。其临床医案采记详准,诊查明确。分析病因病机,有条有理;辨明何病何证,有根有据。治用何法,分清标本缓急;选方择药,写明君臣佐使。医案文体排列有序,对仗工整,既有记叙散文之风格,又兼论说词赋之风情。其推理辨析,更似一篇公正的诉讼判词。令人读之如品尝文学作品,有益心志。这已不仅是单纯的中医资料,而是高深的中医文化。可惜随着中医师承的结束和名医的纷纷辞世,大多没有整理传世,传承者则少而又少了。

幸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国家实行了中医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其形式与中医传统师承有很多相同之处。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传承中医导师之人品学品,风格流派、学术经验和特色专长。其中不乏继承衣钵出类拔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者。只是有些院校出身的导师,自身未受师承,专长特色不足。且研究生学期不长,多数时间除上公共课之外,都用在做研究、写论文,跟师临诊时间并不多,较之传统师承的朝夕相处,推心置腹言传身教,仍有很大差距。
总之,传统师承教育的终止,对中医的继承与发展是一大损失。当今完整的中医教育,应该是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的两者结合。院校学理论打基础,师承学临床练技能。这种结合不仅对硕博研究生层级需要,对本专科生层级更需要。当前的症结,一是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对中医师承教育不重视,对名老中医带徒授业缺乏激励政策,名老中医没有择徒授业的自主权没有师徒双向选择的自由。二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有真才实学、艺高业精的老中医越来越少,流落散失在基层医院或民间的高手却不受重视。学子拜师无门,业师传道无路。如笔者虽是江西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执业药师,除父传子之外,难有高徒入门。早年我曾从师多人,积五十年之努力,在中医理论创新、中医外科、烧伤科、皮肤科、肛肠科、小儿疳积、周围血管病以及外用药制剂、中药炮制和临方制剂等方面均有独特专长和改革创新。一徒学我一科,即可立业谋生,七徒八徒也难将我的专长全部传承后世。如今我已年老日短,时光不再,传世无望,只能在博客中对网长叹矣!

期望国家能有好政策,上级能有好安排。让我们这些苟且在世,为数不多的老中医多一些传承,少一声叹息。让成千上万院校中医学子多一些师承,少一点蹉跎。在此我不禁大声呼吁:回来吧,久违的中医师承!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6-11-8 23:47

本版积分规则

本文内容不够精彩,我要自己发布

发布新帖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62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