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多见于急性或慢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引起发热的原因,大致可分成两大类。
外感发热
外感指六淫及戾气等外邪感染。六淫外邪偏于风寒者,则属伤寒,偏于温热者,则属温病。伤寒学派强调风寒,辨证分六经,详于寒而略于热。温病学派强调温热,辨证分卫气营血,重于热而忽于寒。我们应该在继承前人理论经验的基础上,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应用于临床实践。
人体的卫气,通过肺气的宣发,敷布于经脉之外及肌表部位,是一种防御机能。当外邪侵袭人体肌表或从口鼻吸入时,必然要影响卫气的运行,激起抗病反应,“邪正相搏”,因而导致了发热。如寒邪化热或温邪传里,热灼营血及内脏,又可出现种种热型。发热虽是共同的症状表现,但由于病因的不同,其证候的形成和治疗方法亦有区别,所以必须细致地进行辨证施治。
一、风寒
风寒之邪郁于肌腠,外邪感袭,不能宣泄,搏于卫则为寒,郁于营则为热。因而症见发热恶寒。《杂病源流犀烛·恶寒发热原由症治》:“经曰,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曰,夫寒则生热也,寒气外凝,阳气内郁,腠理坚致,六府闭封,致则气不宣通,封则湿气内结,中外相薄,寒盛热生,故人伤于寒转而为热也。”
1.风寒束表
感染风寒,外束肌表,风伤卫,寒伤营,风寒闭塞肌腠,卫阳被遏,营气不和,故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寒重热轻,肢节症楚。足太阳经循行于项背,主一身之表,邪客太阳,络脉不和,故头项强痛,肢节*楚。*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肺合皮毛,表卫受邪,肺气失宣,故鼻塞流涕,咳嗽。*证治汇补。伤风扎“外风所伤,鼻流清涕,咳嗽清痰*舌无胎膜”。舌苔薄白,示风寒。脉浮,示表证。
治法:疏风散寒,辛温解表。
处方:葱豉汤合败毒散加减:
淡豆豉9克,川芍5克,羌活5克,葱白头2个,桔梗3克,前胡6克,茯苹9克。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风寒袭表,邪在卫分者,治疗只宜表散,葱酸汤每能取效。苏颂说:“古今方书用葱治病最多,江南人善作鼓,凡得时气即先用葱豉汤服之取汗,往往便差。”如表邪较重,症见头疼骨楚,或肺气失宣,症见鼻塞咳嗽,则应配合败毒散加减,以散太阳之邪而宣肺气。
2.三阳合病
风寒郁遏三阳,表不解而里有热,故临床表现为发热壮盛,肌肤*灼,邪遏不达,故无汗恶寒。《景岳全书·杂证摸》”:“如感风寒而传化为热。”《类证治裁·伤寒》引程氏说:“夫邪之在三阳也,有太阳之经,有阳明之经,有少阳之经,凡三阳在经之邪,未入腑者,可汗而已。”足太阳膀肮经,起于眼内角,上额,循行头顶及耳上部;足少阳胆经,起于眼外角,分布耳前后;足阳明胃经,起于鼻部,经眼内 角,眼眶下,入上齿,绕过口角。病邪客扰三阳之络,故头疼,眼眶痛,鼻干。舌苔薄白少润,示外感风寒,热邪于里。脉微洪,示热甚。
治法:疏表散寒,清热和里。
处方:柴葛解肌汤加减:
柴胡9克,葛根9克,羌活5克,白芷3克,桔梗3克,生石膏30克(先煎),白芍9克,黄芩9克,水炙甘草5克。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柴葛解肌汤出自《伤寒六书》。实为统治三阳合病,表不解,里有热的主方。此时,只重发表,不清其里,则温散反助里热,表邪亦易热化,徒事清里,不解其表,必致遏邪内传。故用羌活、葛根、柴胡合解三阳表邪,再加黄芩,石膏以清热于里,发表清里同治,对身热壮盛,恶寒无汗,头疼鼻干的证候,往往获得一汗而表解热退。
8.邪传少阳
伤寒中风,邪传少阳,少阳居半表半里之位,风寒侵入半表半里,外与阳争而为寒,内与阴争而为热,表里不拘,内外无定,故临床表现为寒热往来,足少阳属胆,其脉络耳而循胸胁,客邪留阻,故耳聋,胸胁苦满。胆热气溢,胃失和降,故咽干口苦,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舌苔薄白而干,示风寒内传化热。脉弦,示病在少阳。
治法:和解表里,达邪清热。
处方: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9克,黄芩9克,半夏9克,陈皮5克,党参9克,甘草5克,大枣5个,生姜2片。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少阳之寒热,寒已而热,热已而寒,即所谓“往来。”这与太阳之寒时亦热,热时亦寒,阳明之但热不寒,足资鉴别。
其证又颇似痎疟,多是朝轻暮重,先寒慄而后发热。需分辨的是,前者寒热往来常一日数次,发无定时,疟疾则日或间日一发,稍有不同,且疟脉自弦,仍不离少阳,故均应用小柴胡汤。由于少阳属半表半里,汗吐下皆在禁例,法当和解,因此,小柴胡汤以和解少阳的柴胡为主药,佐半夏、黄芩苦辛合化、开结泄热,服后“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愈”。说明少阳证候虽忌发汗,然必得汗始解,如正虚邪恋。原方的参甘姜枣,尤不可少。
二、温热
包括风热表证即表热证,及春温、暑温、湿温、暑湿、秋燥、冬温等疾患。多由风热或温热兼夹其他病邪侵袭肌体所致。这许多疾患,虽有一定的季节或症状等特征,但其病情的反映,可归纳为卫气营血四类证候。卫气营血的四类证候,区分着温热病邪由浅入深的四个阶段,对外感热病临床提供了很好的辨证依据。
卫气营血的传变过程,是从卫分开始,渐次传入气分、营分和血分,亦有病邪不经卫分,直人气分或营分,或由卫传营。
1。卫分证候
即表热证,常见于外感风热,亦是温热病早期证候的共同表现。“温邪上受”从口鼻吸入,首先犯肺,肺合皮毛而主表卫。病邪袭肺侵卫,卫气与之抗争,温为阳邪,故临床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外感温热篇》章虚谷注:“凡温病初感,发热而微恶寒者,邪在卫分”。热性燔灼、开泄,故有汗。热灼津伤,肺失清宣,故咽喉燥痛,口渴,咳嗽。舌苔薄黄、边尖红,示温热。脉浮数,示热邪在卫在表。
治法:泄卫清热,辛凉解表。
处方:桑菊饮合银翘散加减:
清水豆卷12克,薄荷叶5克(后下),炒牛蒡5克,桑叶9克,杭菊9克,银花9克,连翘9克,干芦根30克,杏仁9克,桔梗3克,生甘草3克。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加减:汗多去薄荷叶;咳嗽痰多加炙款冬9克,浙贝母9克,瓜蒌皮9克:秋燥烦热、口干、咳嗽不爽加沙参9克,天花粉12克,水炙桑皮15克。
温邪热变最速,邪侵卫分之初,仍当解 表,表解热退则可杜其传变。所谓“在卫汗之可也”。但温属阳邪,故解表应取辛凉而避辛温,发热不甚,咳而微渴宜辛凉轻剂桑菊饮以宣肺;发热不恶寒而渴,宜辛凉平剂银翘散以泄卫。然二方都主清热,因此,常可结合使用。
还需指出,温热每多兼感,有夹风者,有夹湿者,临床上必须在辛凉解表的同时,力祛兼感之邪,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热邪孤立,病自易愈。
2.气分证候
邪在卫分,不得汗解,因而化热内传气分。这时,一方面由于热邪燔灼,另一方面则由于正邪交争,故临床特征为发热不恶寒,但恶热,汗出不畅或汗出较多而热仍不解。《外感温病篇》章虚谷注:“不恶寒而恶热,小、便色黄,已入气分矣”。
病邪在气分的过程一般较长,因此,气分证候的范围也较广泛,可包括以下几类。
(1)热蕴肺胃:热邪蕴阻于肺胃,热迫津液外泄,故临床表现为高热汗多,热扰胸膈,肺失清肃,故咳嗽,气急、烦渴。《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温病条辨·中焦篇》:“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苔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舌苔黄燥,示阳明热盛伤津。脉洪大,示邪热内炽。
治法:清气泄热,除烦止渴。
处方:白虎汤加减:
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9克,连翘9克,银花12克,鲜竹叶9克,生甘草5克。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邪入阳明气分,其外证为壮热汗多,其内候为烦躁渴饮。见此症象,方堪投白虎汤,所谓“到气才可清气”。即使四肢厥冷,但脉滑而烦渴谵语者,仍属热深厥深,亦宜清解,误用温药,病必危殆。
(2)热结胃肠:热邪与胃肠的食积、燥屎结聚,腑气不通,形成实热壅结,故临床表现为日晡潮热(日晡潮热是指傍晚6~7时身热转高,因此时阳明经气旺盛,邪正相搏故热甚)。热盛扰心,心气内乱,故神昏谵语,循衣摸床。肠内有燥屎,故脘腹胀满疼痛拒按,便秘或稀水旁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湿热病篇》:“湿热证,发痉撮空,神昏笑妄,舌苔干黄起刺,或转黑色,大便不通者,热邪闭结胃腑,宜用承气汤下之。”舌苔黄厚干燥,示阳明腑实。脉沉数,示里热积滞。
治法:通腑破结,泻热存阴。
处方:大承气汤加减:
生大黄9克(后下),元明粉9克(冲),川朴9克,枳实5克,黄芩9克。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阳明腑实热结,热邪燔灼,需急下存阴,所谓“阳明之邪,仍假阳明为出路”。承气用硝黄以逐阳明的燥火实热,然必具备痞满燥实坚潮六证,痞乃胸脘痞闷,满乃腹满,舌苔黄燥,大便干结不通为燥,腹痛拒按为实,胸腹按之坚硬为坚,日晡潮热为潮。六者齐全,即属大承气证无疑。胃脉通心,邪盛热炽,逼乱神明,则见谵语撮空,《伤寒论》中谵语而采取三承气下法的十之八九,可知谵语乃实证应下的主要外候。
如内有燥屎坚结,引起旁流注泻,其泻下物多臭秽异常,肛门灼热作痛,亦宜承气泄壅清热。
(3)湿热交阻:湿与温热或夹暑热逗留三焦,气机不调,热邪被湿阻遏不能透达,故临床表现为身热不扬,午后转盛。湿热交阻,清窍被蒙,故头重。中焦气化失宣,津不上承,故胸闷,泛恶,渴不欲饮。牌主四肢,脾为湿困,故肢体疲怠。《湿热病篇》“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欲饮。”湿热郁蒸肌肤,故颈项及胸腹布见白,《外感湿热篇》:“再有一种白小粒,如水晶色 者,此湿热伤肺,邪虽出而气液枯也,必得甘药补之,或未至久延,伤及气液,乃湿郁卫分,汗出不彻之故,当理气分之邪,或白如枯骨者多凶,为气液竭也”。下迫肠道,故小便短赤,大便稀薄。舌苔黄厚腻,示湿遏热伏。脉濡数,示湿热。
治法:宣气化湿,清热达邪。
处方:三仁汤合薏苡竹叶散加减:
清水豆卷12克,白蔻仁3克,白杏仁9克,陈佩梗9克,陈皮5克,炒蒿梗9克,生苡仁12克,获苓9克,连翘9克,益元散9克(包),淡竹叶9克。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加减:暑湿交阻,低热,四肢疲怠,去清水豆卷、益元散,加鲜藿香9克,甘露消毒丹12克(包)。
湿热蟠踞中焦,氤氲气分,其发热多呈午后升高,常伴发一种晶莹的小粒皮疹,一般先起于颈项,继及胸腹,两腰,布前,病人身热转盛,并感胸脘痞闷,见后,热势每获缓解,胸次亦舒,三四天左右逐渐回收,甚至连发四五次,身热和症状也随着白的出没相应地进退,透邪清,则热除病愈。因此,白是湿热病邪外达的征象,治疗切忌表散,宜宣气化湿,泄热透邪,三仁汤和薏苡竹叶散最为适合。枯燥如虱壳、或带浆的称“枯”和“浆”,均属正气耗伤,应酌加珠儿参、沙参、石斛等以益气阴。
3.营分证候
外感温热,在热盛期中较气分证更进一步的证候。如病邪从卫分不经气分而直人于营,则称“逆传心包。”《外感温热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章虚谷注:“所以言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者,由卫分而入肺经也,以卫气通肺,营气通心,而邪自卫入营,故逆传心包也。”其病情较危重。热入营分,侵扰心神,故临床表现为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热灼血络,故肢体出现斑疹。《外感温热篇》:“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舌质红绛无苔或少苔,示热入营分。脉数,示邪热内炽。
治法:凉营解毒,泄热清心。
处方:清营汤加减:
广犀角9克(先煎),鲜生地30克,元参9克,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9克,丹皮9克,赤芍9克,连翘9克,银花12克,鲜竹叶9克。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温邪入营,为热病临床的严重证候。叶天士提出“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确属经验之谈。邪入营分的指征,是发热烦躁,神昏谵语,皮肤出现斑疹。舌质红绛,苔色深黄少液。转气的治法关键,全在透热,透热自需避免滋阴遏伏,但亦决不宜用表散。重点应清泄营分热邪,清营可杜温邪入里,泄热可透斑疹外达,临床上均宗吴鞠通的清营汤。然斑出于肌肉,应取石膏、知母以清肺胃,疹出于血络,需加丹皮、赤芍以凉营血。
4.血分证候
邪热内陷,深入血分,可有两种情况:
(1)实热:邪热燔灼、煽动肝风,耗血,动血为实热。故临床表现为高热,神昏,手足抽搐。《湿热病篇》:“湿热证,壮热口渴,舌黄或焦黄,发痉,神昏,谵语或笑,邪灼心包,营血已耗。”营分热盛,迫血妄行,故鼻血,咯血,便血或皮肤出现紫色斑疹。《湿热病篇》:“热证,上下失血,或汗血,毒邪深入营分,走窜欲泄。”舌质深绛,示邪热消灼营血。脉数,示热盛。
治法:凉血解毒,清热开窍。
处方:犀角地黄汤合紫雪丹加减:
广犀角9克(先煎),鲜生地30克,赤芍9克,丹皮9克,大青叶15克,连翘9克,银花9克,白茅根30克。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紫雪丹5分,温开水调送。
心主营,肝藏血,热入营血,必然内传包络,煽动肝风,症见神识昏迷,四肢抽搐,且由于温邪燔灼,迫血妄行,常伴有鼻血,咯血或便血,治宜凉血解毒。但凉血解毒,尚不能驱包络之邪,故配合紫雪丹开窍清热。
|
|
|
|
|
共 2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6-12-24 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