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2-23 20: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善医行四圣心源[六气解]有感心得1
一一一暨吴虹菲老师讲课第十六课开始

五运六气之源,源于河图,基于天干地支纪年。
内外感伤,百变不穷,溯委穷源,不过六气。六气了彻,百病莫逃,至简而法至精也!
任何疾病都离不开六气变化,这是黄元御老先生废寝忘食研究伤寒论后对中医理论的高度总结。洞彻六气理论的,自张仲景以来恐怕唯有黄老了。
六气理论大道至简,如果我们研究伤寒论,不看黄元御老先生的书绝对是一种遗憾。虽然四圣心源没有全面详细讲解五运六气,但六气理论简洁明了传达出了人身之道圆运动的精华。
六经是指地球上的水和空气在太阳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现象。这六气分别为风、热、暑、湿、燥、寒。地球的一切现象究其根源不过都是能量之阳和承载能量之阴相互作用的结果。黄老认为人体也有与地球类似的自然现象,而且这些现象的变化规律与外界的自然现象相一致。
阴阳作用有统一规律,这规律就是阴阳运行的圆运动。地球之阴阳在圆运动的规律下产生了六气,人之阴阳在圆运动规律控制下当然也会产生六气现象。而健康的人六气调和,风热暑湿燥寒会相互制约,在没有疾病。同理如果六气之间发生偏颇,六气不能相互制约,人就会生病,出现与风热暑湿燥寒对应的症状。所以只要了彻人体中的六气,就有能力解决任何疾病。
正如王昭章老师、林全有老师、吴虹菲老师、善医行梅姐所说的,一切缘于大自然,那我们就先从大自然去理解五运六气吧!
五运是指五行的运行规律即我们之前说过的能量传递的五行圆运动规律,而五运六气学就是将自然天气变化和五行运动规律结合在一起的学说。讲五运六气学说先从天干地支开始,对于我们学习中医的人来说,天干地支一定要熟悉。

天地有方位,
天运而地动,
故,
天地是自然,
时间乃人造。
天有十方,
十天干也;
地有十二位,
十二地支是也。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阴天干:乙二、丁四、己六、辛八、癸十
    阳天干:甲一、丙三、戊五、庚七、壬九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阳地支:子一、寅三、辰五、午七、申九、戌 十一
    阴地支:丑二、卯四、巳六、未八、酉十、亥十二

远古时代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
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
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
天道与地道决定着人道,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
天地定位,干支以定时空,时空以定世界。
干象天而支象地,
万物虽长于地上,
但是万物的荣盛兴衰却离不开天。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用以阐述天地人之学。

由于天干地支的意义均来自于树木,所以他们的原始字义也被人们赋予了生动的说法。
干者犹树之干也。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
  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
  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支者犹树之枝也。
  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阴阳交相愕而仵,阳气充盛,阴气开始萌生。
  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就也,万物成熟。
  戌:灭也,万物灭尽。
  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从干支的甲骨文字形上分析,十二地支字形源于十天干衍生。
        癸孕甲,称子 
  己孕庚,称丑
  乙孕丁,称寅 
  乙孕丙,称卯
  己孕辛,称辰 
  丁孕己,称巳
  丁孕戊,称午 
  戊孕庚,称未
  辛孕癸,称申 
  辛孕壬,称酉
  戊孕辛,称戌 
  癸孕乙,称亥
组合序列规律为
阳干配阳支,
阴干配阴支。

天干地支五行
甲一乙二丙三丁四戊五,
己六庚七辛八壬九癸十。

甲己合化土一六共宗,
乙庚合化金二七同道,
丙辛合化水三八为朋,
丁壬合化木四九为友,
戊癸合化火五十同途。


在天为象,
乃三垣二十八宿,
在地成形,则

左青龙
甲(阳)乙(阴)
寅(阳)卯(阴)
东方春风木,

右白虎
庚(阳)辛(阴)
申(阳)酉(阴)
西方秋燥金,

中明堂
戊(阳)己(阴)中央土,
辰戌(阳)丑未(阴)四库土,
中宫长夏湿土,

前朱雀
丙(阳)丁(阴)
已(阴)午(阳)
南方夏君火,

后玄武,
壬(阳)癸(阴)
亥(阴)子(阳)
北方冬寒水。

天干人体,
甲头乙项丙肩求,
丁胸戊肚己脐腹,
庚为腰间辛为肋,
壬是股部癸四肢。

天干脏腑,
甲胆乙肝丙小肠,
丁心戊胃己脾乡,
庚是大肠辛主肺,
膀胱三焦在壬方,
若问肾水心包处,
二者皆在癸中藏。

地支合化,
子丑合化土,
寅亥合化木,
卯戌合化火,
辰酉合化金,
已申合化水,
午未合,
午为太阳,
未为太阴,
合而为土。

地支三合,
申子辰合化为水局,
亥卯未合化为木局,
寅午戌合化为火局,
已酉丑合化为金局,
三合局有吉有凶,
化生、化比者为吉,
化克、化泄者为凶。

地支相冲,
子午相冲,少阴君火,
丑未相冲,太阴湿土,
寅申相冲,少阳相火,
卯酉相冲,阳明躁金,
辰戍相冲,太阳寒水,
巳亥相冲,厥阴风木。

地支相害,
子未相害,
丑午相害,
寅巳相害,
卯辰相害,
申亥相害,
酉戌相害。
相害为被害或害人,
如有制,或者有贵人无妨。无制者不利。
地支相刑,
子刑卯,卯刑子,
为无礼之刑。
寅刑已,已刑申,申刑寅,
为恃势之刑。
丑刑未,未刑戌,戌刑丑,
为无恩之刑。
辰午酉亥为自刑。

地支人体,
子丑为腿脚,
寅亥为腿膝,
卯戌为屁股,
辰西为两臂,
巳申为肩胛,
午未为头面。
地支脏腑,
子属膀胱水道耳,
丑为肚脐及脾胃,
寅胆目疾脉两手,
卯木十指内肝方。
辰土为脾肩胸痰,
巳面齿咽小肠肛。
午火心脏并眼比,
未土胃脾并脊梁。
申金大肠经络肺,
酉金咽喉及气管。
戌土命门腿踝足,
亥水发骨尿道肾。

天干和地支是有其五行背景的,所以天干地支组合在一起能分析气候规律。但是要注意一点,气候变化是原本真实存在的,并不是靠天干地支推算出来的,只是古人将这些规律整理在一起,然后用天干地支来解释。五运六气中的六气讲的就是最普通的六种天气,即风热暑湿燥寒六气。
风叫厥阴风木
大寒到春分前为厥阴风木主气,此时地下水经一整个冬天的封藏,其能量开始向上散发到地面,所以地面天气由寒转温,而能量从封藏到散发的过程是一个能量疏泄的过程,是为五行之木也。
疏泄若不通则形成风,所以又称为风木,故厥阴风木的天气特点是温和风。厥者,极也。厥阴是说阴气最重之时,说的是大寒节气,大寒之时,地下水封藏能量已经达到极点了,此时地上阳气最少,阴气最多,所以叫厥阴,而从大寒节气开始的风木之气就称为厥阴风木,为初之气。
火叫少阴君火
春分到小满前为少阴君火主气,这时因木气不断上升,能量得到累积,木化而为火,所以天气从温转热。火主神明,在五行之中拥有最高地位,故称君火。
大寒到春分期间,地下的阳气不断升于地面,地下阳气越来越少,而相对应的,地上的阴气越来越少。到春分时,地上与地下的阳气就相等了,而君火之气是由地上阴气变少过度来的,所以称少阴君火,为二之气。
暑叫少阳相火
小满到大暑前为少阳相火主气,从小满开始大气能量在继续增加,所以天气更热,而这么强大的火将地下之水蒸腾于上而为暑热。在这里就能知道水的消耗是需要很强的能量的。那些脾阳虚的人动不动就会拉肚子,就是因为体内能量少不足以消耗多余的水。
夏至处于少阳相火主气期间,这一天是全年阳气升发最快的一天。有的人说夏至是夏天到了的意思,其实不是的,夏至是夏天达到极致的意思。夏天代表的是一种能量的宣发,不单单是热。夏至日,地下的阳气升发最快,而地上的阳气降敛最慢,这样就达到了一个极致的升发速度。夏至过后,升发速度就开始降低,而降敛开始增加。这种现象,一直保持到大暑那天,升发和降敛速度一致。所以温度在夏至过后还在不断升高,故大暑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在大暑时地面的温度最高,地下的温度最低,阳气也最少,所以叫少阳。少阳相火主气期间,升发速度达到最高而降,敛降速度达到最低而升。这是一个升降的转换处,有如一位承上启下的丞相,故称为少阳相火,为三之气。
湿叫太阴湿土
大暑到秋分前为太阴湿土,大暑过后,阳气开始从地面敛降到地下,而暑气随着天气变凉而化水于地上,故为水湿,此时大气充满水气,又称太阴。大暑到秋分是一年之正中,也是阳气升降浮沉之交,有土气运化之意,故称太阴湿土,为四之气。
燥叫阳明燥金
秋分至小雪前为阳明燥金主气,随着敛降强度不断加强,地面阳气越来越少,温度也越来越低,而地面的湿气也被敛收于地下,故地面干而为燥,这期间最能体现出五行收敛之金气的特点。地下收敛的阳气越来越多,有阳则明,故称阳明燥金,为五之气。
寒叫太阳寒水
小雪到大寒前为太阳寒水主气,地下的水把从地面收敛而来的阳气储存起来,地面的温度达到一年中的最低,故称寒水,而地下之阳气达到最多,所以称太阳,合称太阳寒水,为六之气。
一年之中的天气基本上是以六气按顺序变化而成。其实五行六气的内容还有很多,也不是一下子可以解释清楚的,也需要了解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才能竭尽全力地理解和运用好五运六气。但是最起码的如果把上面的这些大自然的现象和天干地支理解好,就能把黄元御老先生的六气名目理解清楚,就更能理解六气在人体中的运行规律。

六气名目

初之气(大寒立春雨水惊蛰)
厥阴风木  足厥阴肝
        乙木
         手厥阴心主
        相火

二之气(春分清明谷雨立夏)
少阴君火  手少阴心
         丁火
      足少阴肾
         癸水

三之气(小满芒种夏至小暑)
少阳相火  手少阳三焦
        相火   
      足少阳胆
        甲木

四之气(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太阴湿土  足太阴脾
        己土
      手太阴肺
        辛金

五之气(秋分寒露霜降立冬)
阳明燥金  手阳明大肠
        庚金
      足阳明胃
        戊土

终之气(小雪大雪冬至小寒)
太阳寒水  足太阳膀胱
        壬水
      手太阳小肠
        丙火




善医行学员:钟风鸣
                2017.02.23.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2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7-2-24 15:27

发表于 2017-2-24 06: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2-24 15: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本版积分规则

本文内容不够精彩,我要自己发布

发布新帖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62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