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3-21 22: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四章
         六经病证是外邪侵犯人体,作用于六经,致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及其气化功能失常,从而产生病理变化,出现一系列证候。经络脏腑是人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很可能影响到另一经,六经之间可以相互传变。六经病证传变的一般规律是由表入里,由经络而脏腑,由阳经入阴经。病邪的轻重、体质强弱,以及治疗恰当与否,都是决定传变的主要因素。如病人体质衰弱,或医治不当,虽阳证亦可转入三阴;反之,如病护理较好,医治适宜,正气得复,虽阴证亦可转出三阳。
         病邪自外侵入,逐渐向里发展,由某一经病证转变为另一经病证,称为“传经”。其中若按伤寒六经的顺序相传者,即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称为“循经传”;若是隔一经或两经以上相传者,称为“越经传”;若相互表里的两经相传者,称为“表里传”,如太阳病传少阴病等。   
        伤寒病初起不从阳经传入,而病邪直入于三阴者,称为“直中”。伤寒病不经过传变,两经或三经同时出现的病证,称为“合病”。如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太阴合病等。伤寒病凡一经病证未罢,又见他经病证者,称为“并病”。如太阳少阴并病,太阴少阴并病等。
        但在六经病中,还有另外一种传变方式,却无人注意到,更鲜有人提及,这就是“随经”和“过经”。“随经”是太阳经邪气由经到腑的传变,而“过经”则是阳明经邪气由经到腑的传变,由于二者都属于本经邪气由经到腑的传递,为区别与两经之间的传递,所以在此不妨称之为“经传”。
        传经和经传都属于伤寒六经病的传变方式,六经病各经之间的“传经”方式的传变和一经病经腑间的“经传”方式的传变,构成了六经病传变的完整体系,两者缺一不可。由于传经和经传两种传变方式的范围和方向不同,所以它们的方式、条件和结果也就不同。
第五章
        《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经(手太阳小肠和足太阳膀胱)为三阳之表,专主宣发、行阳,有温阳解表,升阳散寒的功能。对外抵御寒邪入客,对内行阳化气。
        太阳病为表阳证,实寒、瘀血、水湿、痰饮在表之表现。太阳病初之气,客主加临。太阳寒水加临厥阴风木,水生木,客生主为顺,为相得。寒水制约风木,有风的特点和寒的特点。故有可见头项强痛而恶寒,为风寒犯表,故治以辛温解表,宜发汗,不可用吐、下法。无汗者寒甚于风为太阳伤寒表实证宜麻黄汤;有汗者风甚于寒为太阳中风表虚证宜桂枝汤。
           歌决:
太阳为表统荣正之气,
邪犯肌表风寒太阳病,
颈项强痛太阳独有纲,
发热恶寒脉浮有紧缓,
无汗表实伤寒麻黄汤,
甘麻桂杏发汗开毛窍,
有汗表虚中风桂枝汤,
调和营卫桂芍甘姜枣。
       《伤寒论》第18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阳明经(手阳明大肠和足阳明胃)为三阳之里,专主在里之阳,有腐水谷传导糟粕,维养胃气,温煦肌肤的功能。对外承受燥气的影响,对内调节燥与湿的平衡。           阳明病为里阳证,痰热、湿热、水热互结、瘀热在里之表现。阳明病二之气,少阴君火克阳明燥金,火克金,主克客,为逆。以心火克燥金为主。故见阳明燥实之症。治以通腑泄热为主。由于病在里,多用清法和下法。辛寒苦寒清解里热为之清法,如白虎汤;急下存阴苦寒泻下为之下法,如三承气汤。阳明病分经证和腑证二类;阳明经证是邪在胃中的病变;阳明腑证是邪在大肠的病变。
阳明(注解)
胃家,是指胃、大小肠、膀胱。
阳明经证
二证:燥、热。
四大表现:大热、大汗、大渴(烦渴)、脉洪大。
阳明腑证
四大证:痞、满、燥、实。
痞,胃脘痞胀;
满,腹满便秘;
燥,潮热谵语;
实,腹痛拒按。
三承气
大承气汤,峻下剂,大黄、芒硝并用,大黄后下,加枳实、厚朴,治痞满燥实之阳阳明热结重证。
小承气汤,轻下剂,不用芒硝,且三味同煎,治痞满实之阳明热结轻证。
调胃承气汤,缓下剂,不用枳实、厚朴,后纳芒硝,大黄与甘草同煎,治躁实之阳明热结实证。
         歌决:
阳明主肉里阳证,
入里化热胃家实。
表里俱热为经证,
热汗烦渴脉洪大,
石膏知母粳米草,
清解里热白虎汤;
痞满燥实为腑证,
大黄芒硝厚枳草,
随证加减建奇功。
       《伤寒论》第263条: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经(手少阳三焦和足少阳胆)为阳分之半表半里,专主筋骨、募原之间,有清泄疏解的作用。对外承接火气的影响,对内平复肝胆相火之升越、调理少阳之郁结。
        少阳病为半表半里的阳证,病位在肝胆,为肝胆病、咽炎、肺炎、胃肠炎等一些急慢性病的证候表现。少阳病三之气,客主都是相火,以火为主,故表现为火性炎上之口苦,咽干、目眩。治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为少阳病正治方,以和法为本,有三禁,禁汗、禁下、禁吐。
          歌决:
少阳半表半里证,
血弱气尽腠理开,
结于胁下正邪争,
口苦咽干目眩纲,
寒热往来心烦呕,
胸满脉弦不欲食,
柴胡正治和解方,
柴芍参夏芩姜枣,
禁汗吐下和少阳。
       《伤寒论》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经(手太阴肺和是太阴脾)为阴分之表,专主在里之出,有利水化湿、行气调气的功能。对外接纳湿气的影响,对内控制水湿的代谢。这一过程的完成不仅需要脾主运化,还要靠肺气的调节。
        太阴病为里阴证、虚寒证。为虚寒水湿、实寒、血虚、气虚、阳虚在里之表现。太阴病四之气,客主都是湿土,故以湿盛为主。脾主大腹,湿盛故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症。病位在脾经,治当以温法和补法为主,当以温里补虚的理中汤或四逆汤为主代表方。
          歌决:
太阴主肢未,
里阴虚寒证,
腹满吐自利,
自痛食不下,
脉缓弱为纲,
正治理中汤,
参术草甘姜,
温里补虚法。
        《伤寒论》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经(手少阴心和足少阴肾)为阴分之中,专主阴分之出入转枢,有泻火清心、疏通阴络 的功能,对外承接热气的影响,对内透发络脉闭阻。
        少阴病为表阴证,为虚寒、水湿、痰饮在表之表现。少阴病五之气,少阴君火克阳明燥金,火克金,客克主,为顺,以火为主。阳损及阴,阴阳两伤,可见脉微细,但欲寐。故有少阴寒化之四逆汤和少阴热化之黄连阿胶汤。是六经中最后层次和最危重的阶段,是邪在心肾两经的病变。治当以扶阳育阴为主,与太阳病均属表证而宜汗解,但发汗必须配伍附子、细辛等温性亢奋药。
         歌决:
少阴主血脉为枢,,
邪在心肾表阴证,
脉微细但欲寐纲。
四肢厥逆寒化证,
心肾阳虚呕不食,
回阳救逆四逆汤,
附子姜草温服好;
心烦不卧热化证,
口燥咽干阴虚亢,
育阴黄连阿胶汤,
连芩芍胶鸡子黄。
       《伤寒论》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经(手厥阴心包和足厥阴肝)为阴分之里,专主在里之入,有育阴安神、养血调经的功能。对外承受风气的作用,对内疏风熄风的功能。
        厥阴病为半表半里阴证,为里虚而寒热错杂之证的表现。厥阴病为终之气,主气是太阳寒水,客气是厥阴风木。水生木,主生客,为逆。为凶。故厥阴病较凶险。死证较多。病位在肝胃心包经,不宜用下法,宜用和解法,但须和之以温性强壮药或寒热并用。有上热下寒证、厥热胜复证、厥逆证、下利吐哕证。厥阴病表现为阴阳乖逆,寒热错杂为主。故以寒热错杂的乌梅丸为代表方。
         歌决:
厥阴主筋膜层,
六经之未病。
厥阴阴气最少,
两阴交尽也。
主肝与心包络,
与少阳表里。
阴阳转换之枢,
厥热往来之;
消渴气上心热,
饥食吐下利。
上热下寒本证,
厥阴提纲证;
乌梅丸主蛔厥,
又主久利也。
厥逆手足冷凉,
当归四逆汤;
又有寒热之分,
阴阳胜复也。
下利白头翁汤,
黄芩连秦皮;
更治肝经热毒,
异病同治性。
呕哕吴茱萸汤,
温降补肝也。
        以上只是简单地应用五运六气理论来分析伤寒论,融入了人体六经(十二经络)的基本功能,基本简单了解了六经本证的表现和一般诊治方法,希望对我们初学者有个印象能更好地正确理解张仲景的思想,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伤寒论条理的深层次的学习。六经病证也不是这样简单的一个证型疾病,还有好多的变证和兼证,希望我们初学者在我们自己心中脑海里有个六经的基本轮廊思维,并与临床相结合熟练掌握后再深入更深层次方面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7-3-21 22:31

本版积分规则

本文内容不够精彩,我要自己发布

发布新帖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62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