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 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 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一),首先看一下子时,子时是夜间23点至夜间1点,这个时段是胆经当令,(这一部分前篇已有论述,为了求得整体效果,再简单重复一下)也就是说,这个期间,胆经在人体值班。中国古代文化里,非常重视这个时辰。恰恰是在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 在【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也就是说;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和肝皆取决于胆的生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到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犯困,可是到夜里一点的时候,我们恰恰就清醒了。这就是因为阳气在这个时候开始生发起来了. (二)肝经当令的时候是指夜间1点到3点,而这个时候叫丑时,丑时是什么样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但你一定要有所收敛,你不能让它一下子就生发上去,所以一定要让它有所控制,就是说升中要有降。 所谓升中有降,用一个比方来说:大家都看过九龙壁,看龙图就会发现,升龙的头都是降下来的,降龙的头是升上去的,就是所谓升的东西你一定要有降才可以,生发的东西一定要有收敛,而收敛之中也一定要有生发,这就是中国学问,非常灵活,不能只有生发没有收敛,只有收藏而没有生长,都是不可以的。 卧则血归于肝。 当躺下睡觉时会闭眼,肝就如同是一个官窍,闭眼则等于关上了阀门,全身的气血则归于肝,有肝来藏血,重新来做血的滤化。所以在此时一定要处于一个熟睡的状态,这样才能做到肝藏血。所以要想养好肝血,凌晨1点到3点要睡好。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你的肝就养不起来。如果一夜一夜地打牌,是养不起肝的。肝主藏血,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作为一名将军不仅仅是能带兵打仗,同时还要运筹帷幄,有深远的谋略。故而,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是否得以发挥完全取决于他肝气肝血是否充足,若肝气肝血足,则做事稳重,踏实。反之,若肝气虚则非常易怒,烦躁,动肝火,因为没有了谋虑。肝主疏泄,肝的疏泄功能决定了人的生发之机,若一个人经常生闷气或郁闷,就会气郁而血流不畅,导致浑身无力,四肢冰冷,即,肝的生发功能长期被抑郁,就会影响到其他脏器的生长和营运功能,哪个脏腑弱,废物不能及时排除,经积累就会生癌。
肝主筋 筋是指连缀四肢五骸的有弹性的筋膜,若肝血滋润到筋膜,则人的活动灵活,否则就会僵硬,经常发生腿部抽筋的人很可能是由于肝血不足而致。 (三)寅时,是指凌晨3时到5时,这个时期是肺经当令。在【黄帝内经】中,把肺经的功能比作“相傅之官”。所谓相傅就是皇帝的宰相或老师。在古代社会里,这就相当于姜子牙,刘伯温等。从人体本身来看,位置高于心脏的就是肺。心为君主之官,肺是相傅之官,很多时候是君主的老师,所以出于君主之上。 在中医理论里,肺的第一个功能是“权衡治理,主一身之气”。人的一身之气,全是由肺主管的。半夜三点到五点的时候,是肺经当令,它开始重新分配全身的气血,所以夜里三点到五点的睡眠,是必须要保障的。人体的气血开始重新分配,心,需要多少,肾需要多少,这个气血的分配是由肺经来完成的。所以凌晨3时到5时,一个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我们人体从静到动的转化,一定是要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这种重新分配的过程,一定要在深度睡眠当中来完成。如果这个时候醒来,就说明气血量不足了,是非常不好的。这个时候人们如果不睡,就会干扰肺气对全身气血的输布,因为在分配的状态下,所有的部门最好都能处在一个相对平静的局面。如果这个时候,突然有个部门处在活跃的状态,那么它要的气就会多,就会干扰中央输布的功能。 肺主管“治节出焉”。而人正常气机的最关键表现就在“节”,人体有节,天地之间也有节,那就是二十四节气。天地之气正常,二十四节气就可以正常,人的肺气是否正常,也要通过节来表现。比如有些人到了某个节气的时候,关节就会出现疼痛,这是什么原因?这是不正常的气的作用导致的,如果是不正常的气机,就会导致节的关键点出现问题,造成疼痛的象。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非常注重节日,中国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各种各样的节日。中国古代强调过节,实际上是告诉大家:每到一个节日,人们的生活都会出现一次转变、转机,“节”其实是转机的意思。过节为什么要休息?实际是在告诉大家,要通过这种保持休息的、安闲的状态,来让自己平安地度过气机的转换点。 但是人们现在对过节有认识上的误区,似乎过节就意味着大吃大喝、暴饮暴食的日子来了,这样反而会造成很多的节日病,这跟古代的理念恰恰相反。古人认为,这种时候要休息,才可以躲过节节坎坎。比如,过去人们认为春节就是一个大鬼,怎么躲过去?传统文化、传统民俗就有很多办法,首先过节的时候,大家还要聚在一起,因为聚在一起人多力量大,可以抗衡邪气。再次,人们还要守岁,因为“岁”是个大怪兽,人们一夜不睡,大家坐在一起,让关键点的这个鬼能够过去,守岁时,到处灯火通明,因为鬼怕灯、怕火。这样,大家就能很好地去理解“节”的意思,不过最重要是要行善,气血充盈,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四),卯时是指早晨5时到7时,这是大肠经当令的时段。有些人说早晨要养成排便的习惯,其实,这个习惯不用养,这是人体气机的一种自然走势。5时到7时,排便是人体很正常的一种现象。古语里早晨叫做天门开,那么相对而言,地户也要开,地户在中医里就是指魄门,魄门就是肛门。 (五)辰时是指上午7-9点,辰时又名食时,为胃经当令之时。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辰时的生肖对应的是龙,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阳气开始占据主动,阴气相反开始处于劣势。阴阳互根,为了滋生阳气,需要食物来补充。所以最好的养生方法是吃早饭。气血流注于胃经,其磨化能力在此时最强。医学认为,不吃早饭危害是很大的;首先,早饭是大脑活动的能量之源,如果没有进食早餐,体内无法供应足够血糖以供消耗,便会感到倦怠、疲劳、脑力无法集中、精神不振、反应迟钝。尤其是上班族,不吃早饭会影响一天的工作质量。其次,不吃早餐,胃中没有食糜充填,胃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会造成胃酸分泌过多,侵蚀周围组织,于是容易造成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再次,在三餐定时情况下,人体内会自然产生胃结肠反射现象,也就是说能促进排便;若习惯成自然,时间久了可能造成胃结肠反射作用失调,而产生便秘。 最后,不吃早餐,饥肠辘辘地开始一天的工作,身体为了取得动力,会动用甲状腺、副甲状腺、脑下垂体之类的腺体,去燃烧组织,除了造成腺体亢进之外,更会使得体质变弱,患上慢性疾病。所以一定要吃早饭。 在这里还想提一下古人的养生方法;古人非常强调护膝,席地而坐时,总是将两手放在膝盖上,因为胃经经过膝盖,手中有个劳宫穴,属于火穴,可以防止膝盖受凉。胃经上有个重要的穴叫做足三里,是个长寿穴,经常按摩足三里,实际上也是养护我们胃气的一个好办法。
(六)巳时是指上午9-11点,这是脾经当令的时段。脾是主运化的,脾和肺在中医里同属于太阴。所谓的太阴,就是它们都具有分配的功能。肺分配的是全身的气血,而脾主要是把胃中腐熟了的食物的气血输送到肌肉腠理当中去,所以脾相对于肺来说是一个前期的、初步的工作。 脾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主一身的肌肉。如果脾的功能很好的话,肌肉就会很发达。脾的运化功能是否正常,往往会通过嘴唇表现出来。脾的运化功能很好,嘴唇就很滋润、丰满;反之,嘴唇就会发瘪、干枯。我们通常所说的重症肌无力的问题,实际上也是由于脾病造成的。还有一些老年人,我们会发现他们的眼皮都耷拉下来了。其实眼皮也是为脾所主的,眼皮耷拉下来,说明脾主肌肉的功能出现问题了。 巳时;是指上午9-11点,这是脾经当令的时段。脾是主运化的,脾主要是把胃中腐熟了的食物的气血输送到肌肉腠理当中去,从而也就决定了脾的一个功能;那就是主一身的肌肉。肌肉的营养从脾的运化水谷精微而得。肌肉丰满与否,与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素问·平人气象论》:“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素问·痿论》:“脾主身之肌肉。”如果脾的功能很好的话,肌肉就会很发达。(这里又对上文作了重复。) (七)午时是中午11点至13点,午时是心经当令。中医认为在五脏中,心为“君主之官”,它的重要意义就可想而知了。“心”对五脏而言,就是天子。在生命储备里已经提到;这个时候阳气最盛,称为合阳。午时和子时相对。这个时段是阴始生,这种阴阳交替的关键时刻。人们最好处于休息的状态,不要干扰了阴阳的变化。 心的神明为神,肾的神明为志。心和肾相交的能力越强,人就显得越精神。所以,午时和子时要休息和睡觉。特别是午间要有一点小憩,就是要稍微休息一下。即使睡不着,闭上眼睛养养神,也是对身体很有好处的。 古人是非常重视子时和午时这两个时辰的,古代练功的人也很重视子午功。为什么又要练习子午功呢,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心肾相交的问题。让心火沉下去,让肾水上来。就是要借助天地阴阳的转换的时候去练功,去利用天机的运行来获取对身体有益的能量。 (八) 未时是指13点到15点,小肠当令。中医里说小肠是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有点像国税局,收了很多钱,但自己不能花,上缴出去来回馈社会,即化物出焉。小肠功能就是先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的精华,然后再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如果午饭吃得好,饮食的营养价值高,而且吸收也好的话,人的气色一般都会很好。如果吸收不好的话,就会在人体形成垃圾,从而影响到身体的健康。故午饭要吃好,以备此时的吸收。 (九) 申时指下午的15-17点,是“膀胱”的主时。即,膀胱经当令。申时是学习的好时机。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膀胱经会走人的脑部,所以,古代讲“朝而受业,夕而习复”。意思是说,早上的时候接受师傅教诲,到了傍晚的时候,也就是膀胱经当令的时候,应该好好地去练习。因为,在下午15-17点的时候,是人体记忆力和判断力非常好的时候,这个时间去练习一天的所学,会有很好的收效。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把下午的3-5点这段时间给浪费掉了。在日常生活、企业管理上,大家都可以利用身体的这个规律,工作多了,留着熬夜去做,效率肯定低下,而且损害身体。 (十)酉时,肾经当令(17∶00-19∶00) 在【生命储备】一文中已经谈到 中医认为,肾主藏精,精就是钱,什么都可以买,什么都可以变现。人体细胞组织哪里出了问题了,“精”就会马上过去变成它或帮助它。人体缺某种细胞,它就能够把自己变成这种细胞。所以,精是我们人体当中最具有创造力的一个原始力量,它是支持人体活动的最基本的一个物质。而肾能够充分发挥其秘藏“精”的功能,让精在最关键的时候发生作用。可见中国人对肾的重视是非常科学和理性的,所以,注重性养生是非常重要的。酉时肾经当令,补肾最重要。 然而,人活着每天都要有创造和消耗,既然肾是最主创造的,消耗最厉害的实际上就是肾精的外泄。小孩子是没有房事的,哀而不伤,情绪不会太停滞,这样就处在一个经脉很畅通的情况下,所以小孩子的成长速度是最快的。而人到中年后,中年人有房事,同时情绪上容易受到打击和伤害,属于哀而伤者,所以中年人容易经脉不畅通,这时就会出现机体的老化,变老的一个原因就是消耗大于吸收。意淫是暗耗肾精,肾精消耗太厉害了,人中慢慢地就会变平,寿命就会缩短。当你的身体好时,房事也是可以激发生机的,当身体状况不好的时候,房事就会损耗你的身体。 (十一) 戌时是晚上19-21点这段时间,心包经当令,由心包“主时”。中医认为,这个时段“阴气正盛,阳气将尽”。阴主静阳主动,人体顺应天地之阴阳变化应静以养身,注意休息。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此阶段一般为饭后,血压较饭前增高;并且按血压昼夜节律此时为第二高峰 ,所以更应以休息为主,可以做静坐、听音乐等休闲运动。 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常会做一个动作,那就是双手合十。从中医的角度讲,双手合十就是收敛心包。然后把这个动作停在膻中这个位置,那么掌根处正好是对着膻中穴。这样做,人的心神就会收住,一合十,眼睛自然会闭上,因为心收敛了,神就收敛了。眼睛就是神的分散,所以心收敛了,眼睛自然也会收敛。 心是君主之官,心是不受邪的,而心包是“代君受过”。心脏的病,首先会表现在心包上。中医里,心包经的病叫做“心潺潺大动”,就是感觉心慌,或心脏嘭腾,嘭腾往外跳的时候,你肯定是心包的病而不是心脏的病。人的心情特别郁闷或生气的时候,都会有一个习惯性的动作,就是拍胸脯,这就叫做搏膺。其实是在打膻中穴。因为它是主喜乐,主高兴的一个穴位。它不通畅,对人的身体是不利的,所以,要经常去按摩膻中。 (十二) 亥时,三焦经当令,21点至23点。焦字上半部分是小鸟的意思,下半部分是火的意思,大火就会把小鸟烤干了,所以三焦属于少阴,是小火,人体表是大火。至今,有很多解释;人体腔子,很多脏器全都包括在焦内。上焦是心和肺,中焦是脾和胃。下焦是肝和肾。 亥时这段时间,阴阳交和,气血也被轮流掌管了一个循环了。因为下一个时辰便是子时,胆经当令,阳气生发。 在戌时,心已经很喜悦了。那么下一步就是要让肉体也能够喜悦,这就是身心不二。中国文化讲究身心不二,一个人的心喜悦了,他的身体也要喜悦,而睡觉和养育婴儿其实是一回事,都是让生命在休养生息中得到新的能量,使生命进入到下一个新生的阶段。 天道自然是有规律的,人身是自然的造化,当然是符合自然界规律的。该什么时候睡觉,该什么时候玩,该什么时候吃、喝、拉、撒、睡……全都是规律性的,关键在于人自己是否按照规律去做,是不是在任性地挥霍自己的身体。《黄帝内经》告诉我们,人体是一个最无为和最自足的系统。我们如果偏离了它,是必然要生病的。所以,一定要因循身体本性的原则,这样身体才能够和谐,情绪才可能达到和谐的状态。
|
共 9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3-4-26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