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879

性传播疾病

bj_xkj 于 2012-6-11 14:50 发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11 14: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习目标]
1. 了解性传播疾病的传播方式。
2. 了解常见性传播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3. 了解爱滋病的基本知识。
经典性病包括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和腹股沟肉芽肿等。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通过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传播的疾病统称为性传播疾病(STD)。
1  梅毒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主要通过性交传染的一种疾病。除侵犯皮肤粘膜外,还可累及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内脏器官。而且还通过胎盘传染胎儿,造成流产、早产、死产或先天梅毒。
1.1  传播途径
梅毒主要通过性交传染,也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极少数病人可由输血、手术及接触有传染性病人的日常用品而传染。
1.2  梅毒的分期
梅毒可根据传染途径的不同分为先天梅毒与后天梅毒。先天梅毒根据年龄分为早期先天梅毒(小于2岁)及晚期先天梅毒(大于2岁)。后天梅毒包括早期梅毒(病程在2年以内)和晚期梅毒(病程超过2年)。早期梅毒包括一期梅毒(硬下疳)、二期梅毒及早期潜伏梅毒;晚期梅毒包括良性梅毒(皮肤、粘膜、眼、骨等)、内脏梅毒、神经梅毒及晚期潜伏梅毒。早期梅毒有传染性,晚期梅毒无传染性。
1.3  诊断要点
1.3.1  一期梅毒
一般发生于不洁性交后2~4周,绝大部分发生于外生殖器部位。主要症状为硬下疳。硬下疳不经治疗3~8周可自愈。在硬下疳出现2~3周后梅毒血清试验阳性,暗视野查到大量的梅毒螺旋体。
1.3.2  二期梅毒
发生在感染后7~10周或硬下疳出现6~8周。75%以上的病人会发生皮肤损害,皮损形态多种多样,多泛发、对称,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在掌跖部出现钱币状铜红色脱屑性斑疹是特征性皮肤损害。肛门周围及外阴部常可见扁平湿疣。
1.3.3  三期梅毒(晚期梅毒)
发生在感染后的2年。皮损为结节性梅毒疹和树胶肿,还有骨梅毒、心血管梅毒和神经梅毒。
1.3.4  潜伏(隐性)梅毒
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无临床症状但血清反应阳性。这类病人称为潜伏梅毒。感染期在2年以内的称为早期潜伏梅毒;感染期在2年以上者称为晚期潜伏梅毒,一般无传染性。
1.3.5   先天(胎传)梅毒
早期先天梅毒的临床表现常出现于产后的3周,有口腔粘膜损害、弥漫性斑丘疹及丘疹鳞屑性损害及水疱脓疱性损害,也可发生软骨炎、骨膜炎、淋巴结和肝睥肿大等。晚期先天梅毒的表现有结节性梅毒疹、树胶肿、马鞍鼻、马刀胫、赫秦生赤、实质性角膜炎等。
1.4  治疗       
明确诊断后,要早期、规则、足量治疗,治疗后要追踪观察。对传染源及性伴侣要进行检查及治疗。治疗期间禁止性交。
治疗首选药物为长效青霉素(苄星青霉素)或普鲁卡因青霉素,按疗程规则治疗。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或四环素。心血管梅毒,只用普鲁卡因青霉素,不允许用长效青霉素。神经梅毒用水剂青霉素。妊娠期梅毒和先天梅毒的患者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红霉素,禁用四环素。
2  淋病
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主要通过性交传染,临床以尿频、尿急、尿痛和尿道口溢脓为主要症状。
2.1  诊断要点
患者多有不洁性交史,潜伏期2~7 d。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尿道炎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和尿道口溢脓。女性还有下腹痛和脓性白带。慢性期主要表现为后尿道炎症状,如前列腺炎、附睾炎、精囊炎、输卵管炎、盆腔炎等。
2.2  治疗
因目前耐青霉素菌株增多,青霉素已不作为首选用药。可选用氟嗪酸或喹诺酮类药物口服或头孢噻肟、壮观霉素肌肉注射。如药敏试验证实对青霉素敏感则用青霉素治疗。
3  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是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而引起的生殖器、会阴、肛门等处的乳头瘤样增生。本病多见于性活跃期的中青年人,潜伏期为1~6个月,平均3个月。
3.1  诊断要点
皮肤损害为淡红、灰白或淡褐色的柔软增生物,表面角化,自觉症状不明显,触之易出血。在妊娠期或局部异常分泌物增多时,可使疣体增殖。醋酸白实验阳性。
3.2  治疗
3.2.1  局部治疗
为目前最常采用的方法,疗效较肯定,若恰当地采用联合疗法,可取得更满意的疗效。常用0.5%鬼臼毒素酊(尤脱欣)、10%足叶草脂安息香酊25%~50%三氯醋酸溶液等。
3.2.2  物理疗法
激光、电烧灼、冷冻等,应注意掌握治疗的深度,以减少复发或瘢痕的形成。
3.2.3  局部注射
具有抗病毒、抗增殖及免疫调节作用。可选用干扰素、5-氟脲嘧啶、争光霉素等治疗。
3.2.4  全身治疗
目前多与局部治疗联合使用,可起辅助治疗作用。可酌情选用干扰素、胸腺肽、病毒唑等每日或隔日肌肉注射。
3.3  预后
本病的复发率较高,巨大的尖锐湿疣有癌变倾向。
4  艾滋病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毒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和恶性肿瘤,病死率高,预后很差。艾滋病的传播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及母婴传播。
4.1  临床表现
4.1.1  潜伏期
一般是2~15年,平均8~10年。潜伏期 的长短与患者本身的免疫功能、机体状况、病毒的毒力和数量有关。
4.1.2  急性感染
感染HIV后1~6周,约1/3患者可出现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的症状,部分患者躯干有充血性斑疹。
早期:即无症状的HIV感染期。一般无特殊症状,有的病人出现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无压痛。
中期:除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患者有非特异性的全身症状,口腔粘膜常发生念珠菌感染,容易出现皮下血肿及出血点等。
晚期:即艾滋病期
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迅速恶化,并逐渐出现恶液质。由于患者的免疫功能严重缺陷,极易发生各种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并导致死亡。机会感染中常见的包括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及原虫性感染,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4.1.3  皮肤粘膜表现
特征性病变是卡波西肉瘤,脂溢性皮炎是最常见的皮肤表现之一,病毒感染很常见且较严重。
4.2  治疗
目前对艾滋病尚无有效的药物,患者最终几乎都将死于反复的感染或肿瘤。治疗包括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治疗机会感染。

举报 使用道具
| 回复

共 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2-6-11 14:50

本版积分规则

本文内容不够精彩,我要自己发布

发布新帖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62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