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1.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 <50次 2.窦性停搏与窦房传导阻滞 3.窦房传导阻滞与房室传导阻滞同时存在 4.心动过缓-过速综合征:窦速和房性心律失常交替出现。(心室率缓,心房率快) | |
| 可见于健康人吸烟、饮茶或咖啡、饮酒、体力活动及情绪激动时。 | 1. 生理性的无症状 2. 病理和药理性可有心悸,乏力 3. 严重者可心绞痛,心功不全 | | 1.无症状无需治疗.去除病因诱因 2.严重者可用β阻滞剂,应用禁忌者可选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
| | 1. 生理性无症状 2. 2病理和病理性可有心悸,乏力 3. 严重可有心绞痛,心功不全,低血压,休克 | 1.窦性心律,P波规律 2.心律<60次/分 3.常伴窦性心律不齐 | 1.无症状无需治疗,去病因诱因 2.有症状可用阿托品,异丙肾,严重的用起搏器 |
| | | | 1.提前发生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略不同 2.P-R间期>0.12秒 3.QRS波型态正常 | 1.偶发房早,继续观察,暂不处理 2.症状明显或伴室上速时可用β阻滞剂.普罗帕酮 |
| 常见于各种瓣膜疾病,最常见于“风心二狭”。 孤立性房颤:发生在无心脏病变的中青年。 | 1.心室律>150次/分 2.最易并发体循环栓塞(肺栓塞),栓子来自左心房或心耳部。 3. 第1心音强弱不定,心室律绝对不规则,脉搏短绌. | 1.P波消失,代之以f波,频率350-600次/分 2.心室律绝对不规则(洋地黄治疗,因其可延长房室结不应期,减慢心室率)3.QRS波形态正常 | 1.发作>48h需抗凝再复律,口服华法林:复律前3周,复律后4周.不适宜用华法林的可以改用APC,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率(INR)到达2.0-3.0。 2.发作<48h直接复律,IC类药(普罗帕酮)可致室性心律失常,严重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禁用;有器质性的用胺碘酮;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用电复律。 3.减慢心率用洋地黄.目标:心室率小于80次,运动时小于100次 |
| 1.通常无器质性心脏病表现,发生机制主要为折返机制 2.常由房早诱发。 | 3.突发突止、心悸。 2.第一心音强度恒定,心律绝对规则 | 1.心率150-250次/分(考题中经常出180±次/分,基本可以诊断室上速) 2.QRS波型态时限正常,但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或原来存在束支传导阻滞时,QRS可宽大畸形。3.逆行P波 与QRS波关系恒定 4.起始突然,由一个房早触发 | 1.刺激迷走神经(室上速特异性治疗)2.首选腺苷,其次维拉帕米,西地兰,普罗帕酮 3.室上速合并预激综合征用普罗帕酮、利多卡因、胺碘酮。4.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用电复律(任何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心脏病都需用电复律) 5.射频消融(由旁路引发的折返性室上速首选) |
| 冠心病,心瓣膜病,高血压,心肌病,甲亢,洋地黄中毒和低血钾 | | 1.提前出现的QRS波,其前无P波2.提前出现的QRS波宽大畸型,时限超过0.12秒 | 1.无器质性无需用药。 2.首选利多卡因。 3.心梗后频发室早或室速首选β受体阻滞剂。 |
| | 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以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心梗后最常见 | 1.非持续性的(<30秒)无明显症状2.持续性的(>30秒或<30秒,但出现明显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最易促发血流动力学障碍和心肌缺血。 | 1.3个或以上的室早连续出现 2.QRS波宽大畸型 3.心室率100-250次/分4.P波和QRS波无固定关系,房室分离5.可见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特异性) | 1.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用利多卡因(胺碘酮等)。 2.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电复律。 |
| 缺血性心脏病,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严重缺氧缺血,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伴极快心室率,电击伤 | | 波型,振幅和频率极不规则,无法辨认QRS波,ST段与T波 | |
| | 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急性风湿热,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结缔组织病和原发性传导束退化症。 | | 一度:每个心房冲到都能传导到心室但P-R间期>0.20秒。 二度I型:RP间期进行性延长,直到一个P波不能下传到心室,相邻RR间期进行性缩短,此型常见、常考。 二度II型:心房冲动传导突然阻滞(P波后QRS波可有可无)但PR间期恒定不变。 三度:大炮音(特异表现);心房与心室活动各自独立,心房率>心室率。如位于房室结及其近邻,心室率40~60次/分;如位于室内传导系统的远端(浦肯野),心室率<40次/分。 | 1. 阿托品只可用于阻滞部位位于房室结。 2. 异丙肾上腺素可用于任何部位的房室传导阻滞。 3. 首选植入起搏器:适用症状明显,心室率明显缓慢者。 |
共 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2-6-12 14:00